水泥回转窑分解炉温度的模糊控制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587
摘要: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在水泥回转窑分解炉温度控制中的成功应用,并讨论了水泥回转窑生产过程dcs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应用软件开发。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控制效果良好、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 关键词:模糊控制 dcs 水泥回转窑 分解炉温度
水泥生产过程是一个理化反应过程,具有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系统工况复杂多变,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采用传统的控制策略往往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控制品质。为了达到进一步稳定操作工艺、优化技术参数、节能降耗、提高运转率之目的,目前世界各大水泥制造商和计算机公司除了注重dcs系统在水泥生产线的应用外,还特别开发了一些应用于水泥生产工艺各主要环节的先进控制策略,其中模糊控制技术在提高产量和质量、节能以及稳定工况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自1965年l.a.zadeh教授提出模糊集理论后,1973年e. h. mamdani教授首次成功地将模糊控制应用于锅炉和蒸汽机的控制中,获得了比pid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1979年丹麦工程师ostergaard成功地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石灰窑生产过程的控制中,揭开了模糊控制技术工业化应用的新篇章。模糊控制规则是以模糊集理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从行为上模仿人的模糊推理和决策过程的智能控制方法,是模糊数学与控制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能够解决许多复杂而无法建立精确对象模型的系统的控制问题。它先将操作人员或专家的经验归结为模糊控制规则,然后把传感器信号模糊化,并用此模糊输入去适配控制规则,完成模糊逻辑推理,最后将模糊输出量进行解模糊判决,变为模拟量或数字量后送到执行器上。
杭州水泥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honeywell 最新推出的plantscape dcs系统,应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了水泥回转窑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1 分解炉温度的模糊控制
杭州水泥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五级旋风窑外预热分解”技术,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包括窑外预热分解、窑内煅烧、熟料冷却、废气处理和煤粉制备等工序。其中,窑尾分解炉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它的稳定对整条水泥生产线的稳产、高产和节能具有重大影响。根据对生产工艺和现场数据的分析以及操作人员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
(1)如果增加喂煤滑差电机转速,则增大了入分解炉的煤粉流量,这将加剧分解炉内的反应,使分解炉温度升高。转速越高,则温度上升的速度越快。
(2)如果增加生料滑差电机转速,则增大了入窑生料流量,这将增加分解炉内反应物料数量,使分解炉温度升高。但生料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物料未能充分反应,分解炉温度反而会下降。事实上,入窑生料流量与入分解炉煤粉流量之间应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便进行充分反应。
(3)如果增大回转窑转速,则分解炉温度略有下降,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正常情况下,回转窑转速基本保持不变。
由此可见,影响分解炉温度的因素很多,但喂煤滑差电机的转速是一个主要因素,而其它因素诸如生料滑差电机的转速和回转窑的转速也对分解炉温度有一定影响,且各因素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但它们的作用不是线性的,难以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该过程。如果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即通过建立对象模型来实现对分解炉温度的控制则非常困难,为此我们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对分解炉温度的自动调节。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为分解炉温度偏差e和温度偏差的变化ec,输出变量为喂煤滑差电机转速增量δn,将回转窑转速和生料滑差电机转速作为干扰因素处理。
摘要: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在水泥回转窑分解炉温度控制中的成功应用,并讨论了水泥回转窑生产过程dcs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应用软件开发。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控制效果良好、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 关键词:模糊控制 dcs 水泥回转窑 分解炉温度
水泥生产过程是一个理化反应过程,具有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系统工况复杂多变,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采用传统的控制策略往往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控制品质。为了达到进一步稳定操作工艺、优化技术参数、节能降耗、提高运转率之目的,目前世界各大水泥制造商和计算机公司除了注重dcs系统在水泥生产线的应用外,还特别开发了一些应用于水泥生产工艺各主要环节的先进控制策略,其中模糊控制技术在提高产量和质量、节能以及稳定工况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自1965年l.a.zadeh教授提出模糊集理论后,1973年e. h. mamdani教授首次成功地将模糊控制应用于锅炉和蒸汽机的控制中,获得了比pid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1979年丹麦工程师ostergaard成功地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石灰窑生产过程的控制中,揭开了模糊控制技术工业化应用的新篇章。模糊控制规则是以模糊集理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从行为上模仿人的模糊推理和决策过程的智能控制方法,是模糊数学与控制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能够解决许多复杂而无法建立精确对象模型的系统的控制问题。它先将操作人员或专家的经验归结为模糊控制规则,然后把传感器信号模糊化,并用此模糊输入去适配控制规则,完成模糊逻辑推理,最后将模糊输出量进行解模糊判决,变为模拟量或数字量后送到执行器上。
杭州水泥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honeywell 最新推出的plantscape dcs系统,应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了水泥回转窑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1 分解炉温度的模糊控制
杭州水泥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五级旋风窑外预热分解”技术,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包括窑外预热分解、窑内煅烧、熟料冷却、废气处理和煤粉制备等工序。其中,窑尾分解炉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它的稳定对整条水泥生产线的稳产、高产和节能具有重大影响。根据对生产工艺和现场数据的分析以及操作人员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
(1)如果增加喂煤滑差电机转速,则增大了入分解炉的煤粉流量,这将加剧分解炉内的反应,使分解炉温度升高。转速越高,则温度上升的速度越快。
(2)如果增加生料滑差电机转速,则增大了入窑生料流量,这将增加分解炉内反应物料数量,使分解炉温度升高。但生料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物料未能充分反应,分解炉温度反而会下降。事实上,入窑生料流量与入分解炉煤粉流量之间应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便进行充分反应。
(3)如果增大回转窑转速,则分解炉温度略有下降,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正常情况下,回转窑转速基本保持不变。
由此可见,影响分解炉温度的因素很多,但喂煤滑差电机的转速是一个主要因素,而其它因素诸如生料滑差电机的转速和回转窑的转速也对分解炉温度有一定影响,且各因素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但它们的作用不是线性的,难以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该过程。如果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即通过建立对象模型来实现对分解炉温度的控制则非常困难,为此我们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对分解炉温度的自动调节。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为分解炉温度偏差e和温度偏差的变化ec,输出变量为喂煤滑差电机转速增量δn,将回转窑转速和生料滑差电机转速作为干扰因素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