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HDTV只是缺个技术标准?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13
    
    
     陶显芳 中国hdtv技术从2000年起,每次在深圳高交会上都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人们一年又一年,热烈了又热烈地期盼着我国hdtv技术标准的诞生。在2003年的深圳高交会上,本来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就想借机发布中国的hdtv技术标准已经试验成功的新消息,以示祝贺,但事与愿违,这次在高交会上展示的两套hdtv(地面)广播技术标准(清华与上海交大)试验都没有成功,只好很遗憾的宣布,我国的hdtv技术标准年内不准备发布,延时到明年年底。
    
     1998年,当技术不断进步正要进入dvd时代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先是美国好莱坞提出对节目进行分区的学说,把dvd的视盘格式分成六个区,中国被排在最后一区就已有被藐视之嫌,并且又从美国跳出一个mpeg-la公司——一个专门替mpeg版权持有者收钱的公司。 针对国外公司不断提出要对中国的dvd产品收费的情况,1999年,由信息产业部牵头,国内多家消费电子企业联合成立了evd联盟——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evd技术开发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得evd技术标准很快就能出台,并于2003年11月18日成功发布了我国第一套evd数字音视频刻录机标准。 与此同时,由52个成员组成的“数字音视频编解技术标准工作组”于2002年6月也宣布开始成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技术标准工作组”于2004年初正式发布了拥有我国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技术部分标准——avs1.0。avs1.0比mpeg2压缩率高1.4倍(即等于mpeg2的2.4倍),用1.5mhz带宽就可以看标准清晰度电视,用6mhz带宽可以看高清电视,并且活动图像处理功能比mpeg2高很多。 2003年国家公布了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时间表,200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行有线电视数字信号节目广播,2008年全国开始进行高清数字电视地面信号广播。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信息,同时也是中国人满怀信心对中国hdtv技术发展的一种期待。 制定一个技术标准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只需在现有各类产品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对所有厂家的各种型号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进行统一测试、对比、分类,然后制定一个既能体现各种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同时也符合用户的质量要求的标准,一个产品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就这样地诞生了。技术标准制定过程本来就是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份内的事,而这次hdtv标准的制定却要劳动这么多单位,这么多部门,这可不是一件简单平常的事情啊。 目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的hdtv产品,所以也还没有自己的hdtv标准,这本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是先有产品后再有标准,还是先有标准后才有产品,这个并不是法律问题。由于美国在1996年就公布了他们的hdtv标准,并进行了正式广播,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在美国的hddv标准上进行改进,那么我们也不需要先有自己hdtv产品再有标准。 但当美国在1996年公布了他们的hdtv标准后,我国出于自身的利益,也想自己制定一个不同于美国的hdtv标准。在中国人的眼里,既然标准与别人的不同我们当然也就不需要向外国交技术专利费了,但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太简单。 中国的hdtv技术只是缺一个技术标准吗?中国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hdtv标准,就不用再像dvd那样要交专利费了吗? 根据专利法,技术标准并不受专利保护,受专利保护的是实现技术标准的方法。因此,不管你是使用美国的hdtv标准或是欧洲的hdtv标准,并不是因为技术标准本身的使用要交专利费,而是,不管使用什么标准,只要你使用了别人的专利技术,就得交专利费。 很多人都不明白,技术是我发明的或者这个产品是我开发成功的,怎么又是你的专利呢?问题正好就在这里,专利与发明是不能等同的,只有发明通过法律登记以后才能成为专利。同样一项技术发明,可能有很多发明人,但只能产生一个专利,这个专利只授予第一个专利申请的人,其他人哪怕是第一时间发明人,但他不是第一个登记也享受不到专利权。 美国的hdtv技术产品,如:mpeg2也大量使用了日本的专利技术,因为hdtv技术在日本发展得最早,但通过互相授权的方式,美国就不需要再向日本交专利费,而日本也可以免费使用美国的mpeg2技术,或其它hdtv技术。 如果中国将要诞生hdtv标准(清华或上海交大的),将来能够成为国际标准,即: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都会使用,并且在标准中有一项或多项非常重要的专利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那么中国的hdtv才有可能不用向外国人交专利费,或少交专利费。因为,可以通过专利授权交换的方式,来换取其它专利的使用权,要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hdtv标准,哪怕是中国自己制定的,也都得要给专利权人交专利费。 我们现在能
    
    
     陶显芳 中国hdtv技术从2000年起,每次在深圳高交会上都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人们一年又一年,热烈了又热烈地期盼着我国hdtv技术标准的诞生。在2003年的深圳高交会上,本来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就想借机发布中国的hdtv技术标准已经试验成功的新消息,以示祝贺,但事与愿违,这次在高交会上展示的两套hdtv(地面)广播技术标准(清华与上海交大)试验都没有成功,只好很遗憾的宣布,我国的hdtv技术标准年内不准备发布,延时到明年年底。
    
     1998年,当技术不断进步正要进入dvd时代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先是美国好莱坞提出对节目进行分区的学说,把dvd的视盘格式分成六个区,中国被排在最后一区就已有被藐视之嫌,并且又从美国跳出一个mpeg-la公司——一个专门替mpeg版权持有者收钱的公司。 针对国外公司不断提出要对中国的dvd产品收费的情况,1999年,由信息产业部牵头,国内多家消费电子企业联合成立了evd联盟——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evd技术开发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得evd技术标准很快就能出台,并于2003年11月18日成功发布了我国第一套evd数字音视频刻录机标准。 与此同时,由52个成员组成的“数字音视频编解技术标准工作组”于2002年6月也宣布开始成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技术标准工作组”于2004年初正式发布了拥有我国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技术部分标准——avs1.0。avs1.0比mpeg2压缩率高1.4倍(即等于mpeg2的2.4倍),用1.5mhz带宽就可以看标准清晰度电视,用6mhz带宽可以看高清电视,并且活动图像处理功能比mpeg2高很多。 2003年国家公布了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时间表,200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行有线电视数字信号节目广播,2008年全国开始进行高清数字电视地面信号广播。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信息,同时也是中国人满怀信心对中国hdtv技术发展的一种期待。 制定一个技术标准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只需在现有各类产品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对所有厂家的各种型号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进行统一测试、对比、分类,然后制定一个既能体现各种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同时也符合用户的质量要求的标准,一个产品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就这样地诞生了。技术标准制定过程本来就是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份内的事,而这次hdtv标准的制定却要劳动这么多单位,这么多部门,这可不是一件简单平常的事情啊。 目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的hdtv产品,所以也还没有自己的hdtv标准,这本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是先有产品后再有标准,还是先有标准后才有产品,这个并不是法律问题。由于美国在1996年就公布了他们的hdtv标准,并进行了正式广播,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在美国的hddv标准上进行改进,那么我们也不需要先有自己hdtv产品再有标准。 但当美国在1996年公布了他们的hdtv标准后,我国出于自身的利益,也想自己制定一个不同于美国的hdtv标准。在中国人的眼里,既然标准与别人的不同我们当然也就不需要向外国交技术专利费了,但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太简单。 中国的hdtv技术只是缺一个技术标准吗?中国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hdtv标准,就不用再像dvd那样要交专利费了吗? 根据专利法,技术标准并不受专利保护,受专利保护的是实现技术标准的方法。因此,不管你是使用美国的hdtv标准或是欧洲的hdtv标准,并不是因为技术标准本身的使用要交专利费,而是,不管使用什么标准,只要你使用了别人的专利技术,就得交专利费。 很多人都不明白,技术是我发明的或者这个产品是我开发成功的,怎么又是你的专利呢?问题正好就在这里,专利与发明是不能等同的,只有发明通过法律登记以后才能成为专利。同样一项技术发明,可能有很多发明人,但只能产生一个专利,这个专利只授予第一个专利申请的人,其他人哪怕是第一时间发明人,但他不是第一个登记也享受不到专利权。 美国的hdtv技术产品,如:mpeg2也大量使用了日本的专利技术,因为hdtv技术在日本发展得最早,但通过互相授权的方式,美国就不需要再向日本交专利费,而日本也可以免费使用美国的mpeg2技术,或其它hdtv技术。 如果中国将要诞生hdtv标准(清华或上海交大的),将来能够成为国际标准,即: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都会使用,并且在标准中有一项或多项非常重要的专利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那么中国的hdtv才有可能不用向外国人交专利费,或少交专利费。因为,可以通过专利授权交换的方式,来换取其它专利的使用权,要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hdtv标准,哪怕是中国自己制定的,也都得要给专利权人交专利费。 我们现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