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高频双半波整流电路
发布时间:2007/9/10 0:00:00 访问次数:509
摘要:分析传统双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分析改进型高频双半波整流电路的原理及其优点,解决传统双半波整流电路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双半波整流 续流
1 引言
在低压输出的推挽、桥式、半桥式开关电源电路中,变压器的次级多采用传统型双半桥整流电路。但该电路中变压器的结构复杂,而且要求变压器的容量相对较大。本文介绍的改进型双半波整流电路能实现对推挽、桥式、半桥式等电路结构的简化并提高隔离变压器利用率。下面对比分析两种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 传统双半波整流电路
传统双半波整流电路中变压器次级线圈中心抽头接输出负端。中心抽头将次级线圈分成为两个极性相反的电势源和漏感。但是它们的磁结构却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而且两个漏感由于不可能完全相等而产生的起始偏差对电路的正常工作有很大影响。另外,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因续流而短路,这期间续流对次级线圈中的电流分配也有影响。以上这些都是传统双半波整流应注意的问题。
这种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如下:
根据图1所示,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正半周的有效期间,VD1处于导通状态,VD2为阻断状态。通过电感LO的电流ILO流过N21,而N22上无电流。在续流期间,N21、N22两端电压为0。理论上,输出电流应在次级线圈N21、N22之间均匀分布。但实际上,由于漏感与实际的磁路结构有关,输出电流在N21、N22之间不可能是均匀分配的。
N21释放出大部分能量,I21减小,N22通过漏感和其有效电压使电流增加,从而完成续流过程。在负半周的有效期间VD1处于阻断,VD2导通,N22、VD2承担LO上所有电流。再下一个续流期间,N21、N22两端电压又都变为0,与上述的续流期间一样N22释放电流(主要波形见图2)。
由上述分析可知:N21、N22不仅在续流期间供给负载电流,而且各线圈在相连的二极管导通时也提供负载电流。这样,不仅增加了线圈的电流有效值使变压器容量加大,而且两线圈的磁路结构不同也会造成其电流值与理论值有较大差异。
3 改进型双半波整流电路
为了完成从传统双半波整流到改进型双半波整流的转化,可以利用单端正激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把变压器的工作过程分解为两个部分,即正半周工作过程和负半周工作过程。这样可得到图3所示电路,即改进型双半波整流电路。它是由一个没有抽头的变压器次级线圈、两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两个独立相同的滤波电感和与传统双半波整流电路相同的滤波电容所组成。
该电路的工作过程为:在每个工作周期的正半周有效期间,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电压U2为正,VD1正偏导通,VD2反偏阻断,VD1同时处于整流和续流工作状态。L1通过VD1、通路续流放电。L2的电流流过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VD1、C形成闭合回路。输出电流是两个滤波电感电流IL1、IL2的直流分量的总和。变压器在正半周有效期间内只流过了负载电流的一半,L1两端电压UL1为负值,IL1逐渐减小,UL2为正,IL2增加。正半周有效期间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续流间隔,U2电压为0,I2迅速下降到0。VD2导通形成L2的续流通路,IL1继续减小,UL2变为负值,IL2随之减小。在负半周有效期间到来时,变压器次级线圈电压U2变为负,VD2处于正偏导通,VD1反偏阻断。同理,VD2也同时具有整流和续流的作用,变压器次级线圈上电流I2迅速改变方向,其大小等于L1上的电流IL1。VD2整流过程中,变压器次级线圈、VD2、C及L1构成回路,L1两端电压UL1变正,L1储能,电流IL1开始增加。L2通过VD2续
摘要:分析传统双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分析改进型高频双半波整流电路的原理及其优点,解决传统双半波整流电路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双半波整流 续流
1 引言
在低压输出的推挽、桥式、半桥式开关电源电路中,变压器的次级多采用传统型双半桥整流电路。但该电路中变压器的结构复杂,而且要求变压器的容量相对较大。本文介绍的改进型双半波整流电路能实现对推挽、桥式、半桥式等电路结构的简化并提高隔离变压器利用率。下面对比分析两种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 传统双半波整流电路
传统双半波整流电路中变压器次级线圈中心抽头接输出负端。中心抽头将次级线圈分成为两个极性相反的电势源和漏感。但是它们的磁结构却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而且两个漏感由于不可能完全相等而产生的起始偏差对电路的正常工作有很大影响。另外,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因续流而短路,这期间续流对次级线圈中的电流分配也有影响。以上这些都是传统双半波整流应注意的问题。
这种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如下:
根据图1所示,在每一个工作周期的正半周的有效期间,VD1处于导通状态,VD2为阻断状态。通过电感LO的电流ILO流过N21,而N22上无电流。在续流期间,N21、N22两端电压为0。理论上,输出电流应在次级线圈N21、N22之间均匀分布。但实际上,由于漏感与实际的磁路结构有关,输出电流在N21、N22之间不可能是均匀分配的。
N21释放出大部分能量,I21减小,N22通过漏感和其有效电压使电流增加,从而完成续流过程。在负半周的有效期间VD1处于阻断,VD2导通,N22、VD2承担LO上所有电流。再下一个续流期间,N21、N22两端电压又都变为0,与上述的续流期间一样N22释放电流(主要波形见图2)。
由上述分析可知:N21、N22不仅在续流期间供给负载电流,而且各线圈在相连的二极管导通时也提供负载电流。这样,不仅增加了线圈的电流有效值使变压器容量加大,而且两线圈的磁路结构不同也会造成其电流值与理论值有较大差异。
3 改进型双半波整流电路
为了完成从传统双半波整流到改进型双半波整流的转化,可以利用单端正激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把变压器的工作过程分解为两个部分,即正半周工作过程和负半周工作过程。这样可得到图3所示电路,即改进型双半波整流电路。它是由一个没有抽头的变压器次级线圈、两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两个独立相同的滤波电感和与传统双半波整流电路相同的滤波电容所组成。
该电路的工作过程为:在每个工作周期的正半周有效期间,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电压U2为正,VD1正偏导通,VD2反偏阻断,VD1同时处于整流和续流工作状态。L1通过VD1、通路续流放电。L2的电流流过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VD1、C形成闭合回路。输出电流是两个滤波电感电流IL1、IL2的直流分量的总和。变压器在正半周有效期间内只流过了负载电流的一半,L1两端电压UL1为负值,IL1逐渐减小,UL2为正,IL2增加。正半周有效期间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续流间隔,U2电压为0,I2迅速下降到0。VD2导通形成L2的续流通路,IL1继续减小,UL2变为负值,IL2随之减小。在负半周有效期间到来时,变压器次级线圈电压U2变为负,VD2处于正偏导通,VD1反偏阻断。同理,VD2也同时具有整流和续流的作用,变压器次级线圈上电流I2迅速改变方向,其大小等于L1上的电流IL1。VD2整流过程中,变压器次级线圈、VD2、C及L1构成回路,L1两端电压UL1变正,L1储能,电流IL1开始增加。L2通过VD2续
上一篇:零压零流开关电源的研究与应用
热门点击
- 新型自动电压切换集成电路STR81145
- PWM恒流充电系统的设计
- 铃流源电路的新设计
- 新型XEFT基准电压源ADR290/291/
- 汽车专用交流发电机稳压器MC33092
- 超低压差稳压技术
- SPWM逆变器死区影响的几种补偿方法
- 阀侧移相12脉波同相逆并联整流电源
- 适用功率MOSFET封装的选择
- 镇流器控制与半桥驱动器IR2156的功能及应
推荐技术资料
- Seeed Studio
-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