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在通信线路误码率测试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90
     刘成国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在阐述通信线路误码率测试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利用微机系统进行误码率测试的新方法,以及该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通信
     误码率 511码序列 测试
     1 通信线路误码率测试
     1.1 测试原理及方法
     在数字通信中,误码率是检验数据传输设备及其信道工作质量的一个主要标准。实际应用中一般都采用本原多项式为1+x5+x9的m序列,其周期为2
     9 -1=511,即通常所说的511码序列。511码序列实际上是一个伪随机码序列,利用它进行通信线路误码率测试的原理如图1所示。
     在实际工伯中一般采用误码率测试仪(以下称误码仪)来测试通信线路的误码率。为解决远距离传输造成的信号衰减,实际通信中常用两台调制解调器(modem)将收、发数据终端连接起来,从而实际应用中的误码率测
     试就有自测、环测和对测三种方式,如图2所示。
     1.2
     利用误码仪测试误码率存在的缺陷
     当需要对某个信道进行误码率测试时,在通信的两端要同时将数据终端的收发电缆拔下再连接到误码仪上,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操作不方便,从开始测试
     到恢复线路状态要对电缆进行两次插拔,既费时又费事;二是同时对多路信道进行误码率测试时,必需具备多台误码仪;三是多次插拔电缆会因电缆磨损严重或接触不良影响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2
     利用微机系统实现误码率的测试
     2.1 实现原理
     针对上述不利之外,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误码率测试方法应用在我单位的数据传输中心(30路通信信道。新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一台微机,辅以自行开发的软、硬件系统替代误码仪,对所有信道进行集中控制和测试。在测试系统不工作时它仅仅是挂接在通信信道上,对信道中的数据传输不产生任何影响;当要对某一个或几个信道进行误码率测试时,在软件的控制下切断该信道与数据端的连接,并将其接到测试系统,利用微机与对端的误码仪进行测试,完毕后由软件将线路恢复原状,如图3所示。
     2.2 硬件设计
     由于数据传输中心有多达30路通信信道,为了控制灵活方便,我们设计了一块外围式线路切换板和一块基于isa总线的控制板,以实现从32路全双工通信信道中分组选择1~8路进行误码率测试。分别方式为4个信道作为一组,每组中只能有一个信道被选中测试,最多时可以选中8个信道(一组一个)参加测试。为实现511码序列的接收与发送,又购买了一块基于isa总线的误码测试板,该板被设计成具有8路全双工通道,支持包括双同步传输方式在内的多种通信协议;且板上具有时钟控制电路,可以方便地实现测试码速率的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将系统设计成外时钟解发的方式,即系统收发511码序列的速率由modem的传输速率来确定,最大可支持到14.4kbits/s的速率。如图4所示。
     2.3 软件设计
     2.3.1 应用程序介绍
     目前使用的微机测试系统的软件是用dc++3.1在dos6平台下开发的。由于多路信道的误码率测试具随机性,为适应这种具有多任务性质的操作,在设计过程中模拟了win32系统的多路程技术,将软件设计成包含一个主线程和多个子线程。主线程负责系统的初始化、人机接口、记录显示及子线程的调度。各子线程独立负责对某个信道进行误码率测试,其数目与被选择要测试的信道数目相关。当需要对某个信道测试误码率时,主线程执行下列操作:
     ·通过控制板向线路切发送控制信息,将相应信道接驳到误码测试板中,同时切断该信道与数据终端的连接;
     ·初始化误码测试板上相应通道的状态;
     刘成国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在阐述通信线路误码率测试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利用微机系统进行误码率测试的新方法,以及该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通信
     误码率 511码序列 测试
     1 通信线路误码率测试
     1.1 测试原理及方法
     在数字通信中,误码率是检验数据传输设备及其信道工作质量的一个主要标准。实际应用中一般都采用本原多项式为1+x5+x9的m序列,其周期为2
     9 -1=511,即通常所说的511码序列。511码序列实际上是一个伪随机码序列,利用它进行通信线路误码率测试的原理如图1所示。
     在实际工伯中一般采用误码率测试仪(以下称误码仪)来测试通信线路的误码率。为解决远距离传输造成的信号衰减,实际通信中常用两台调制解调器(modem)将收、发数据终端连接起来,从而实际应用中的误码率测
     试就有自测、环测和对测三种方式,如图2所示。
     1.2
     利用误码仪测试误码率存在的缺陷
     当需要对某个信道进行误码率测试时,在通信的两端要同时将数据终端的收发电缆拔下再连接到误码仪上,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操作不方便,从开始测试
     到恢复线路状态要对电缆进行两次插拔,既费时又费事;二是同时对多路信道进行误码率测试时,必需具备多台误码仪;三是多次插拔电缆会因电缆磨损严重或接触不良影响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2
     利用微机系统实现误码率的测试
     2.1 实现原理
     针对上述不利之外,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误码率测试方法应用在我单位的数据传输中心(30路通信信道。新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一台微机,辅以自行开发的软、硬件系统替代误码仪,对所有信道进行集中控制和测试。在测试系统不工作时它仅仅是挂接在通信信道上,对信道中的数据传输不产生任何影响;当要对某一个或几个信道进行误码率测试时,在软件的控制下切断该信道与数据端的连接,并将其接到测试系统,利用微机与对端的误码仪进行测试,完毕后由软件将线路恢复原状,如图3所示。
     2.2 硬件设计
     由于数据传输中心有多达30路通信信道,为了控制灵活方便,我们设计了一块外围式线路切换板和一块基于isa总线的控制板,以实现从32路全双工通信信道中分组选择1~8路进行误码率测试。分别方式为4个信道作为一组,每组中只能有一个信道被选中测试,最多时可以选中8个信道(一组一个)参加测试。为实现511码序列的接收与发送,又购买了一块基于isa总线的误码测试板,该板被设计成具有8路全双工通道,支持包括双同步传输方式在内的多种通信协议;且板上具有时钟控制电路,可以方便地实现测试码速率的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将系统设计成外时钟解发的方式,即系统收发511码序列的速率由modem的传输速率来确定,最大可支持到14.4kbits/s的速率。如图4所示。
     2.3 软件设计
     2.3.1 应用程序介绍
     目前使用的微机测试系统的软件是用dc++3.1在dos6平台下开发的。由于多路信道的误码率测试具随机性,为适应这种具有多任务性质的操作,在设计过程中模拟了win32系统的多路程技术,将软件设计成包含一个主线程和多个子线程。主线程负责系统的初始化、人机接口、记录显示及子线程的调度。各子线程独立负责对某个信道进行误码率测试,其数目与被选择要测试的信道数目相关。当需要对某个信道测试误码率时,主线程执行下列操作:
     ·通过控制板向线路切发送控制信息,将相应信道接驳到误码测试板中,同时切断该信道与数据终端的连接;
     ·初始化误码测试板上相应通道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