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增强并口EPP协议扩展计算机的ISA接口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723
用增强并口epp协议扩展计算机的isa接口
摘 要: 提出了用epp协议和cpld扩展笔记本电脑的isa接口的方法,给出了详细的技术解决方案。扩展的isa接口可以达到1310 kb/s的双向通讯速度,与isa本身的速度相当。用户可以通过扩展的isa接口直接使用市场上的基于isa的接口卡。
关键词: isa 标准并口 增强并口(epp)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利用微机开发便携式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一直是微机应用系统开发者十分关心的课题。特别是在基于笔记本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是针对台式机或者工控机设计的,一般都做成了标准的插卡,如a/d卡、d/a卡、rs232扩展卡等。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插卡,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再编写所需要的程序。但是在基于笔记本的应用系统中,由于笔记本电脑没有扩展槽,如果用户自己不再配一个扩展箱,就不能配置现成的插卡。扩展箱的主要功能是扩展笔记本的各种外围接口,即把笔记本的功能扩展为与一个台式机相同的功能。它需要单独的电源供应,体积比笔记本电脑本身大,又比笔记本重的多,价格在人民币7000~10000元左右。如果能够找到一种便捷的方法,为笔记本电脑提供一个标准的总线接口,如isa接口,那么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插卡都可以用在笔记本上,不仅为用户节约了一个扩展箱投资,而且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余地。本文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
1 epp并口
最初的计算机并口只是为打印机设计的,数据只是单向传输。ibm公司引进了ps/2设计后,并口开始支持双向数据传输,但是ps/2实际上并没有成为一个业界广泛认可的双向并口模式。1992年,由itel,xicom和zenith公司共同制定了epp1.7标准。以后ieee又发展了ieee1284的epp标准。实际上epp的标准共有三个,即epp1.7、epp1.9和ieee1284,这些标准并不完全兼容,特别是epp1.7和ieee1284之间,不过这些对用户的使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文献[1]即是ieee1284标准,其中规定了并口各种模式的详细的时序图,包括spp、ps/2、ecp和epp模式。作者根据ieee1284上规定的时序图进行了时序设计,而计算机上提供的epp版本是epp1.7或epp1.9,实际使用中它们没有什么不能匹配的地方。
2 用epp扩展isa接口的总体设计
计算机主板上一般有2~3个isa插槽,可以扩充一些isa插卡。大多数基于isa标准的微机数据采集和控制只用到了isa接口的数据线、地址线、aen、ale、#ior、#iow等信号,有的也用到了中断和dma的信号。只要了解这些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用逻辑器件“制造”出isa接口,文献[2]介绍了用单片机扩展总线的技术,包括isa、std总线等。作者曾经用并口的spp模式和80c196单片机扩展出了计算机的isa接口,但是io读写只能达到20kb/s左右,总体的效果不太理想。ecp和epp都能进行高速双向数据通讯,但是ecp的实现远比epp复杂的多,其性能和epp却大致相当,所以最终的方案采用了epp模式。由于单片机是一个单任务的串行控制器,如果单片机只是用来扩展isa接口,那么可以达到比较高的速度;否则,isa总线的速度会大大降低,最后变得失去使用价值,所以最终的外设芯片不能采用单片机,只能采用dsp或者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作者选用了后一种方案。
用epp扩展isa口的硬件核心是一片可编程逻辑器件,如cpld,它一方面负责与计算机通过epp协议进行双向数据通讯,另一方面负责产生isa接口时序,系统体系相当简洁而高效,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epp的数据线d0~d7和信号线nwrite、ndstrb、nastrb、ninit、nwait、intr直接与cpld的双向i/o线相连。另外,epp没有定义标准并口的第12、13、15三个引脚,这些引脚用户可以灵活使用。电路图上并口的第13脚和cpld连了起来,可以提供其他的功能。cpld提供了isa接口的d0~d77、a0~a15、ale、aen、#ior、#iow、irq、iordy等信号。扩展的isa接口提供了16根地址线,可以寻址64k的io空间,这比计算机所提供的io空间(1k)大了许多倍。用户可以专门设计具有64k寻址能力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板,也可以用只有1k寻址能力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板,在这种情况下,地址线的高6位被忽略了,但这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3 硬件操作方法
epp协议定义的并
用增强并口epp协议扩展计算机的isa接口
摘 要: 提出了用epp协议和cpld扩展笔记本电脑的isa接口的方法,给出了详细的技术解决方案。扩展的isa接口可以达到1310 kb/s的双向通讯速度,与isa本身的速度相当。用户可以通过扩展的isa接口直接使用市场上的基于isa的接口卡。
关键词: isa 标准并口 增强并口(epp)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利用微机开发便携式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一直是微机应用系统开发者十分关心的课题。特别是在基于笔记本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是针对台式机或者工控机设计的,一般都做成了标准的插卡,如a/d卡、d/a卡、rs232扩展卡等。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插卡,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再编写所需要的程序。但是在基于笔记本的应用系统中,由于笔记本电脑没有扩展槽,如果用户自己不再配一个扩展箱,就不能配置现成的插卡。扩展箱的主要功能是扩展笔记本的各种外围接口,即把笔记本的功能扩展为与一个台式机相同的功能。它需要单独的电源供应,体积比笔记本电脑本身大,又比笔记本重的多,价格在人民币7000~10000元左右。如果能够找到一种便捷的方法,为笔记本电脑提供一个标准的总线接口,如isa接口,那么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插卡都可以用在笔记本上,不仅为用户节约了一个扩展箱投资,而且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余地。本文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
1 epp并口
最初的计算机并口只是为打印机设计的,数据只是单向传输。ibm公司引进了ps/2设计后,并口开始支持双向数据传输,但是ps/2实际上并没有成为一个业界广泛认可的双向并口模式。1992年,由itel,xicom和zenith公司共同制定了epp1.7标准。以后ieee又发展了ieee1284的epp标准。实际上epp的标准共有三个,即epp1.7、epp1.9和ieee1284,这些标准并不完全兼容,特别是epp1.7和ieee1284之间,不过这些对用户的使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文献[1]即是ieee1284标准,其中规定了并口各种模式的详细的时序图,包括spp、ps/2、ecp和epp模式。作者根据ieee1284上规定的时序图进行了时序设计,而计算机上提供的epp版本是epp1.7或epp1.9,实际使用中它们没有什么不能匹配的地方。
2 用epp扩展isa接口的总体设计
计算机主板上一般有2~3个isa插槽,可以扩充一些isa插卡。大多数基于isa标准的微机数据采集和控制只用到了isa接口的数据线、地址线、aen、ale、#ior、#iow等信号,有的也用到了中断和dma的信号。只要了解这些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用逻辑器件“制造”出isa接口,文献[2]介绍了用单片机扩展总线的技术,包括isa、std总线等。作者曾经用并口的spp模式和80c196单片机扩展出了计算机的isa接口,但是io读写只能达到20kb/s左右,总体的效果不太理想。ecp和epp都能进行高速双向数据通讯,但是ecp的实现远比epp复杂的多,其性能和epp却大致相当,所以最终的方案采用了epp模式。由于单片机是一个单任务的串行控制器,如果单片机只是用来扩展isa接口,那么可以达到比较高的速度;否则,isa总线的速度会大大降低,最后变得失去使用价值,所以最终的外设芯片不能采用单片机,只能采用dsp或者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作者选用了后一种方案。
用epp扩展isa口的硬件核心是一片可编程逻辑器件,如cpld,它一方面负责与计算机通过epp协议进行双向数据通讯,另一方面负责产生isa接口时序,系统体系相当简洁而高效,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epp的数据线d0~d7和信号线nwrite、ndstrb、nastrb、ninit、nwait、intr直接与cpld的双向i/o线相连。另外,epp没有定义标准并口的第12、13、15三个引脚,这些引脚用户可以灵活使用。电路图上并口的第13脚和cpld连了起来,可以提供其他的功能。cpld提供了isa接口的d0~d77、a0~a15、ale、aen、#ior、#iow、irq、iordy等信号。扩展的isa接口提供了16根地址线,可以寻址64k的io空间,这比计算机所提供的io空间(1k)大了许多倍。用户可以专门设计具有64k寻址能力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板,也可以用只有1k寻址能力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板,在这种情况下,地址线的高6位被忽略了,但这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3 硬件操作方法
epp协议定义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