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电源管理趋势探讨

发布时间:2007/9/7 0:00:00 访问次数:270


        随着半导体终端产品朝向轻薄短小、数字化和整合多功能三大趋势发展,模拟领域的电源管理IC的地位可说是越来越重要,成绩亦显得非常亮眼,在市场一片繁荣之下,电源管理的设计趋势也值得关注,对此,业内领先的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各自的一些技术观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白光LED驱动成为设计重点

        便携式产品为LCD显示器提供背光的光源是系统之中耗电量最大的部分,其耗电量是显示器所获电量的十倍以上。背光源功率越大,便携式设备的LCD能够发出的光越强,由于功率限制日趋苛刻,所以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亮度输出,因此功耗较低的白光LED仍然是最受青睐的选择。

        目前,众多厂商正在开发结构更加紧凑、背光效率更高的白光LED驱动电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便携式系统电源管理产品部副总裁Peter Henry指出,由于移动电话继续朝着多功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预计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的需求量会持续增加。例如,目前普通的移动电话一般只采用2至4颗发光二极管驱动器。但功能更加丰富的双屏照相手机需要7到9颗发光二极管驱动器,才可满足灯光方面的要求。

        NS新近推出的LP3936灯管理单元共有三组可以各自独立控制的驱动器。一组是主驱动器,负责驱动4个发光二极管,主要为尺寸不超过2.5英寸的显示器提供背光;而另一组则是辅助驱动器,负责驱动2个发光二极管,主要为副显示器或小键盘提供背光;另外还有一组负责提供装饰灯或闪光灯的发光二极管驱动器。

        此外,新一代的OLED显示器在便携式设备中的应用也开始逐步升温,电源IC供应商正在努力扩展这方面的白光LED驱动器。Sipex公司电源管理产品技术市场部经理李子俊称,2.2英寸全彩PMOLED已经量产,在彩屏需求量大增的手机市场中逐渐展露头角。因为PMOLED的入门门槛较AMOLED低,在今天的市场中崛起也较快,Sipex己推出SP6690/91系列数款驱动芯片供客户选择。

        一般来说,PMOLED根据屏幕尺寸大小,所需要的驱动电压亦有所不同。例如1英寸全彩PMOLED所需的电压约在+11V左右,在手机应用上,由于锂电池标准电压在+2.7V至+4.2V之间,这时就需要一颗升压IC作电压转换来驱动此类OLED。

        至于AMOLED的技术门槛较高,因此要设计符合特性,又能使面板图像均匀呈现的驱动IC相当不容易,加上面对良品率稳定且价格持续下滑的主流TFT LCD面板的竞争,未来的市场前景还不算明朗。

        LCD TV带来新的需求

        随着LCD面板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及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LCD的另一个新兴应用——LCD TV也进入家庭,市场的需求正在稳步攀升。LCD TV制造商正越来越多地依靠电源管理领域的创新,以此作为在市场中独树一帜的关键因素。

        TI公司系统电源管理业务应用工程师Steve Mappus表示,LCDTV对电源管理的依赖程度很高,需要诸如AC功率因数校正、隔离式电源转换、非隔离式负载点电源转换以及各种层次的电源监控、排序和监控保护等电路。对于当前的LCD TV设计而言,需要使用传统的模拟电源控制IC,以及带有一个或更多执行监控功能的微控制器。

        TI在该领域的电源产品布局完善,300W至400W的电源系统(大多数40英寸的LCD TV均属于此类系统)使用开关式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如UCC28050/1)来提高AC线路电压,使之经调节后达到极高的电压DC输出。如果随后再加上有源钳位PWM控制器(如UCC2894),那么LCD TV电源系统的总体效率就能得到优化,因为一系列定义明确的功能针对功率因数校正级实现了零电流开关,并针对隔离式DC/DC级实现了零电压开关。对于低电压的非绝缘负载点转换而言,TI推出了各种带有集成MOSFET的DC/DC转换器,如TI的SWIFT DC/DC系列或TPS6xxx系列低压转换器。

        专门针对数控电源系统的开发,TI近期推出了UCD7K、UCD8K以及UCD9K系列Fusion Digital Power数字电源产品,功能相当于几块高速模拟控制IC之和,微控制器与LCD背光显示器驱动信号统一进入同一个基于DSP的控制器。随着LCD TV对电源管理的要求变得日益复杂,数字电源解决方案今后将更具吸引力。不过,Steve Mappus也指出,数字电源在液晶电视中的普及速度将取决于LCD TV制造商与电源管理半导体制造商


        随着半导体终端产品朝向轻薄短小、数字化和整合多功能三大趋势发展,模拟领域的电源管理IC的地位可说是越来越重要,成绩亦显得非常亮眼,在市场一片繁荣之下,电源管理的设计趋势也值得关注,对此,业内领先的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各自的一些技术观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白光LED驱动成为设计重点

        便携式产品为LCD显示器提供背光的光源是系统之中耗电量最大的部分,其耗电量是显示器所获电量的十倍以上。背光源功率越大,便携式设备的LCD能够发出的光越强,由于功率限制日趋苛刻,所以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亮度输出,因此功耗较低的白光LED仍然是最受青睐的选择。

        目前,众多厂商正在开发结构更加紧凑、背光效率更高的白光LED驱动电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便携式系统电源管理产品部副总裁Peter Henry指出,由于移动电话继续朝着多功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预计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的需求量会持续增加。例如,目前普通的移动电话一般只采用2至4颗发光二极管驱动器。但功能更加丰富的双屏照相手机需要7到9颗发光二极管驱动器,才可满足灯光方面的要求。

        NS新近推出的LP3936灯管理单元共有三组可以各自独立控制的驱动器。一组是主驱动器,负责驱动4个发光二极管,主要为尺寸不超过2.5英寸的显示器提供背光;而另一组则是辅助驱动器,负责驱动2个发光二极管,主要为副显示器或小键盘提供背光;另外还有一组负责提供装饰灯或闪光灯的发光二极管驱动器。

        此外,新一代的OLED显示器在便携式设备中的应用也开始逐步升温,电源IC供应商正在努力扩展这方面的白光LED驱动器。Sipex公司电源管理产品技术市场部经理李子俊称,2.2英寸全彩PMOLED已经量产,在彩屏需求量大增的手机市场中逐渐展露头角。因为PMOLED的入门门槛较AMOLED低,在今天的市场中崛起也较快,Sipex己推出SP6690/91系列数款驱动芯片供客户选择。

        一般来说,PMOLED根据屏幕尺寸大小,所需要的驱动电压亦有所不同。例如1英寸全彩PMOLED所需的电压约在+11V左右,在手机应用上,由于锂电池标准电压在+2.7V至+4.2V之间,这时就需要一颗升压IC作电压转换来驱动此类OLED。

        至于AMOLED的技术门槛较高,因此要设计符合特性,又能使面板图像均匀呈现的驱动IC相当不容易,加上面对良品率稳定且价格持续下滑的主流TFT LCD面板的竞争,未来的市场前景还不算明朗。

        LCD TV带来新的需求

        随着LCD面板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及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LCD的另一个新兴应用——LCD TV也进入家庭,市场的需求正在稳步攀升。LCD TV制造商正越来越多地依靠电源管理领域的创新,以此作为在市场中独树一帜的关键因素。

        TI公司系统电源管理业务应用工程师Steve Mappus表示,LCDTV对电源管理的依赖程度很高,需要诸如AC功率因数校正、隔离式电源转换、非隔离式负载点电源转换以及各种层次的电源监控、排序和监控保护等电路。对于当前的LCD TV设计而言,需要使用传统的模拟电源控制IC,以及带有一个或更多执行监控功能的微控制器。

        TI在该领域的电源产品布局完善,300W至400W的电源系统(大多数40英寸的LCD TV均属于此类系统)使用开关式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如UCC28050/1)来提高AC线路电压,使之经调节后达到极高的电压DC输出。如果随后再加上有源钳位PWM控制器(如UCC2894),那么LCD TV电源系统的总体效率就能得到优化,因为一系列定义明确的功能针对功率因数校正级实现了零电流开关,并针对隔离式DC/DC级实现了零电压开关。对于低电压的非绝缘负载点转换而言,TI推出了各种带有集成MOSFET的DC/DC转换器,如TI的SWIFT DC/DC系列或TPS6xxx系列低压转换器。

        专门针对数控电源系统的开发,TI近期推出了UCD7K、UCD8K以及UCD9K系列Fusion Digital Power数字电源产品,功能相当于几块高速模拟控制IC之和,微控制器与LCD背光显示器驱动信号统一进入同一个基于DSP的控制器。随着LCD TV对电源管理的要求变得日益复杂,数字电源解决方案今后将更具吸引力。不过,Steve Mappus也指出,数字电源在液晶电视中的普及速度将取决于LCD TV制造商与电源管理半导体制造商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