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助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发布时间:2007/9/7 0:00:00 访问次数:277
有些批评家认为,中国推动产业复兴和科技创新是“本国技术保护主义”,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下一个亚洲奇迹的火种。不管怎样,他们都预期“中国设计”的标签将取代“中国制造”的标签。
随着中国超越低技术、超低成本制造和装配基地的地位,该国的创造力不断提升。中国战略产业发展的变化,促使政府对于创新活动提供大量支持,并吸引西方投资涌入。而且这种活动集中于食物链顶端--产业观察家将其称为“创造性的高价值知识产权(IP)产业”--的市场潜力。
最近英特尔公司宣布,其风险投资部门,即英特尔战略投资事业部通过其2亿美元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Intel Capital China Technology Fund),已完成面向中国公司的三笔投资。这是自6月份该基金宣布成立以来完成的首批投资。这暗示投向中国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处于上升之势。
确实,来自风险投资公司及美国硅谷公司的资金正在投向中国各地具有前途的初创公司。同时,中国的国家及地方研发机构亦在加紧推动自身在消费电子、数字媒体,以及游戏、动画、先进电脑图像和多媒体通讯等相关创新性产业中的高级创新和开发活动。
“几年后我们将看到中国在决定消费电子发展趋势方面从追随者变成领导者。”飞利浦半导体(Philips Semiconductors)的执行副总裁Leon Husson在最近发表的专访稿中表示。
中国有望爬上电子产业链的高端。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其国内数字娱乐、数字媒体和创新产业领域中的商业开发。中国鼓励在以技术主导的高端市场领域的外国投资和产业合作,特别是电脑游戏领域,以此建立中国自己的竞争力。
但是,虽然中国拥有大量的工程和科学人才,而且低成本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中国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在中国确立自己在创新性产业中的领导地位过程中,建立创新性产业的产业基地和国内基础设施所需的知识产权和专业技术却掌握在美国、韩国、新加坡、日本和西欧等地区的手中。
因此,中国需要创造一个复杂的全球生态系统,以支持其日益增长的知识型经济。它也给全球各地的半导体、IT、通信、消费电子、媒体、内容和IP供应商带来机遇和挑战。这将影响这些产业的市场格局和力量平衡。
最近风险资金对中国的投资表明了这一点。美国风险投资协会( 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的数据指出,2004年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国投资超过5.57亿美元,为10年来最高,加上非美国公司的风险投资,合计达12.7亿美元。
英特尔最近投资的三家中国公司分别为:芯邦微电子(香港)有限公司(一家无晶圆半导体设计公司)、思华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宽带娱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芯原股份有限公司(一家ASIC设计代工厂商),具体投资金额未透露。 对于中国的巨大潜力,英特尔投资的总裁 Arvind Sodhani毫不掩饰,“中国是全球市场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2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只是冰山一角。据中国商务部,2005年头7个月,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达332亿美元。全球五大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Accel Partners最近表示,出资2.5亿美元与IDG VC共同组建一家总额达5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主要面向IT和消费技术。
Lion Strategy Advisors的CEO和创始人Paul Krasinski表示:“意义重大的是,除了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外,中国正在出现草根投资(grass-roots investing)。中国正成为下一个硅谷。”
有些批评家认为,中国推动产业复兴和科技创新是“本国技术保护主义”,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下一个亚洲奇迹的火种。不管怎样,他们都预期“中国设计”的标签将取代“中国制造”的标签。
随着中国超越低技术、超低成本制造和装配基地的地位,该国的创造力不断提升。中国战略产业发展的变化,促使政府对于创新活动提供大量支持,并吸引西方投资涌入。而且这种活动集中于食物链顶端--产业观察家将其称为“创造性的高价值知识产权(IP)产业”--的市场潜力。
最近英特尔公司宣布,其风险投资部门,即英特尔战略投资事业部通过其2亿美元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Intel Capital China Technology Fund),已完成面向中国公司的三笔投资。这是自6月份该基金宣布成立以来完成的首批投资。这暗示投向中国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处于上升之势。
确实,来自风险投资公司及美国硅谷公司的资金正在投向中国各地具有前途的初创公司。同时,中国的国家及地方研发机构亦在加紧推动自身在消费电子、数字媒体,以及游戏、动画、先进电脑图像和多媒体通讯等相关创新性产业中的高级创新和开发活动。
“几年后我们将看到中国在决定消费电子发展趋势方面从追随者变成领导者。”飞利浦半导体(Philips Semiconductors)的执行副总裁Leon Husson在最近发表的专访稿中表示。
中国有望爬上电子产业链的高端。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其国内数字娱乐、数字媒体和创新产业领域中的商业开发。中国鼓励在以技术主导的高端市场领域的外国投资和产业合作,特别是电脑游戏领域,以此建立中国自己的竞争力。
但是,虽然中国拥有大量的工程和科学人才,而且低成本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中国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在中国确立自己在创新性产业中的领导地位过程中,建立创新性产业的产业基地和国内基础设施所需的知识产权和专业技术却掌握在美国、韩国、新加坡、日本和西欧等地区的手中。
因此,中国需要创造一个复杂的全球生态系统,以支持其日益增长的知识型经济。它也给全球各地的半导体、IT、通信、消费电子、媒体、内容和IP供应商带来机遇和挑战。这将影响这些产业的市场格局和力量平衡。
最近风险资金对中国的投资表明了这一点。美国风险投资协会( 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的数据指出,2004年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国投资超过5.57亿美元,为10年来最高,加上非美国公司的风险投资,合计达12.7亿美元。
英特尔最近投资的三家中国公司分别为:芯邦微电子(香港)有限公司(一家无晶圆半导体设计公司)、思华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宽带娱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芯原股份有限公司(一家ASIC设计代工厂商),具体投资金额未透露。 对于中国的巨大潜力,英特尔投资的总裁 Arvind Sodhani毫不掩饰,“中国是全球市场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2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只是冰山一角。据中国商务部,2005年头7个月,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达332亿美元。全球五大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Accel Partners最近表示,出资2.5亿美元与IDG VC共同组建一家总额达5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主要面向IT和消费技术。
Lion Strategy Advisors的CEO和创始人Paul Krasinski表示:“意义重大的是,除了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外,中国正在出现草根投资(grass-roots investing)。中国正成为下一个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