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将在中国建立基础架构实现战略扩张
发布时间:2007/9/5 0:00:00 访问次数:342
陆楠
全球计算存储大厂美光日前组织召开了一个小型的业务介绍会,形式虽然低调,但会议内容所透露出的信息却高调显示了美光的全球战略正依借中国的布局积极拉开新的大幕。
眼下,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巨大,重点应用市场的转移对内存制造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提高制造效率、进行成本控制和准确的进行技术投资是内存厂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于美光这样以计算存储为主要产品的制造商来讲,应用市场的转移是首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尽管在某些地区性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个人电脑的销售依然呈现强劲的增长趋势,但整体计算机市场已经出现了放缓,包括消费、移动和网络类在内的多元化的非计算机应用市场正迅速增长。
业务重点的部署
美光先进技术与策略营销执行总监Terry Lee 表示,美光的全球业务包括设计、生产和元器件域模组封装测试厂,目前亚洲和北美市场客户占到58%,其余则在欧洲(42%)。其中,亚洲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客户增长最快的地区,2004年达到13%,日本则是8%,其次是中国台湾6%。目前,美光的产品包括DDR2 、SDRAM、NAND、CMOS影像传感器、CellularRAM以及移动SDRAM。虽然计算机DRAM依然是美光的主要产品,但非计算机DRAM、闪存和影像传感器的产品份额正在迅速增长,这正反应了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趋势。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的统计资料,200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额约为2140亿美元,其中电脑应用以41.7%排在首位,其次是消费类,占19%,手机则为16.7%,而从2004年终端市场增长率来看,消费电子远远超过PC,其中最为耀眼的是可录DVD,达到272%,其次是数字相机,达到27%;手机的出货量也以15%的增长幅度超过了PC的13%。
根据这一趋势,美光把存储产品市场锁定在三个方向:一是计算机和消费类应用,二是网络通讯应用,三是成像应用。首先是面向计算机市场继续推进他们的DDR2产品向512Mb过渡。Terry Lee 表示,台式机对DDR2元件密度的需求在明年会向512Mb过渡,计算行业内存的采购量将继续受到价格、系统验证和升级速度的影响,笔记本需求持续增长,而电源问题将促使各种平台的架构性调整。他并指出,台式机DDR2的需求要到明年第四季度才开始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现在的成本要比预计的高,这种情况要等第二代设计计划出现才能解决,” Terry Lee 说,“明年DDR2-533将成为PC和NB的主流,而工作站和服务器的主流则是DDR2-400。”
他表示,美光在计算机和消费市场策略是在保持台式机领域的主导型市场份额的同时,扩大消费类市场的份额,积极开发和制造符合市场应用的系统要求的存储架构,并以具有广泛产品组合的纯半导体生产商的身份为客户提供支持和服务。
在消费类应用方面,美光看重那些增长最快的市场,包括可录DVD、DTV、SAN Switches、闪存卡等。Terry Lee指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延长了低存储密度和老式接口的生命周期,而较PC市场它们至少落后了一代。“我们在消费领域提供特种(利基型)DRAM,包括从64-512Mb的移动SDRAM、16-128Mb的PSARM,同时提供64-256Mb的手机用SDRAM和128Mb DDR SDRAM产品,”他说,“重要的是,成功实施超收缩技术(Hypershrink technology,6F2)使我们的产品具备了消费电子要求的小尺寸优势,此外,运用6F2阵列架构——相对于标准的8F2而言,在采用类似设计规则和生产设备的前提下,使得我们单位芯片产量提高大约20%,美光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成功利用该技术实现批量生产的内存厂商。”
美光公布的产品路线图也显示6F2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他们已经有60%的110纳米晶圆采用了此项技术,同时将在大部分95纳米技术的DRAM产品上实施,并将全部用于80纳米技术的DRAM产品。
中国战略
美光在提升技术并设定目标市场的同时正在积极调整区域发展政策扩大全球战略,通过积极进行业务网点建设,构筑战略合作联盟。目前,亚太地区占据了美光三分之一的销售量。在未来的五年里,预计美光在该地区的营业额将超出公司整体收入的一半以上。针对这个不断增长的市场,美光启动了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更好地满足当地客户对半导体的需求。他们把中国作为扩大美光在亚洲影响力的基石。
Terry Lee表示,美光将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基础架构,加强与其他半导体厂商的竞争能
陆楠
全球计算存储大厂美光日前组织召开了一个小型的业务介绍会,形式虽然低调,但会议内容所透露出的信息却高调显示了美光的全球战略正依借中国的布局积极拉开新的大幕。
眼下,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巨大,重点应用市场的转移对内存制造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提高制造效率、进行成本控制和准确的进行技术投资是内存厂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于美光这样以计算存储为主要产品的制造商来讲,应用市场的转移是首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尽管在某些地区性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个人电脑的销售依然呈现强劲的增长趋势,但整体计算机市场已经出现了放缓,包括消费、移动和网络类在内的多元化的非计算机应用市场正迅速增长。
业务重点的部署
美光先进技术与策略营销执行总监Terry Lee 表示,美光的全球业务包括设计、生产和元器件域模组封装测试厂,目前亚洲和北美市场客户占到58%,其余则在欧洲(42%)。其中,亚洲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客户增长最快的地区,2004年达到13%,日本则是8%,其次是中国台湾6%。目前,美光的产品包括DDR2 、SDRAM、NAND、CMOS影像传感器、CellularRAM以及移动SDRAM。虽然计算机DRAM依然是美光的主要产品,但非计算机DRAM、闪存和影像传感器的产品份额正在迅速增长,这正反应了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趋势。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的统计资料,200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额约为2140亿美元,其中电脑应用以41.7%排在首位,其次是消费类,占19%,手机则为16.7%,而从2004年终端市场增长率来看,消费电子远远超过PC,其中最为耀眼的是可录DVD,达到272%,其次是数字相机,达到27%;手机的出货量也以15%的增长幅度超过了PC的13%。
根据这一趋势,美光把存储产品市场锁定在三个方向:一是计算机和消费类应用,二是网络通讯应用,三是成像应用。首先是面向计算机市场继续推进他们的DDR2产品向512Mb过渡。Terry Lee 表示,台式机对DDR2元件密度的需求在明年会向512Mb过渡,计算行业内存的采购量将继续受到价格、系统验证和升级速度的影响,笔记本需求持续增长,而电源问题将促使各种平台的架构性调整。他并指出,台式机DDR2的需求要到明年第四季度才开始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现在的成本要比预计的高,这种情况要等第二代设计计划出现才能解决,” Terry Lee 说,“明年DDR2-533将成为PC和NB的主流,而工作站和服务器的主流则是DDR2-400。”
他表示,美光在计算机和消费市场策略是在保持台式机领域的主导型市场份额的同时,扩大消费类市场的份额,积极开发和制造符合市场应用的系统要求的存储架构,并以具有广泛产品组合的纯半导体生产商的身份为客户提供支持和服务。
在消费类应用方面,美光看重那些增长最快的市场,包括可录DVD、DTV、SAN Switches、闪存卡等。Terry Lee指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延长了低存储密度和老式接口的生命周期,而较PC市场它们至少落后了一代。“我们在消费领域提供特种(利基型)DRAM,包括从64-512Mb的移动SDRAM、16-128Mb的PSARM,同时提供64-256Mb的手机用SDRAM和128Mb DDR SDRAM产品,”他说,“重要的是,成功实施超收缩技术(Hypershrink technology,6F2)使我们的产品具备了消费电子要求的小尺寸优势,此外,运用6F2阵列架构——相对于标准的8F2而言,在采用类似设计规则和生产设备的前提下,使得我们单位芯片产量提高大约20%,美光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成功利用该技术实现批量生产的内存厂商。”
美光公布的产品路线图也显示6F2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他们已经有60%的110纳米晶圆采用了此项技术,同时将在大部分95纳米技术的DRAM产品上实施,并将全部用于80纳米技术的DRAM产品。
中国战略
美光在提升技术并设定目标市场的同时正在积极调整区域发展政策扩大全球战略,通过积极进行业务网点建设,构筑战略合作联盟。目前,亚太地区占据了美光三分之一的销售量。在未来的五年里,预计美光在该地区的营业额将超出公司整体收入的一半以上。针对这个不断增长的市场,美光启动了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更好地满足当地客户对半导体的需求。他们把中国作为扩大美光在亚洲影响力的基石。
Terry Lee表示,美光将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基础架构,加强与其他半导体厂商的竞争能
上一篇:NI推出高精度USB数据采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