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RFID:无线应用的新秀

发布时间:2007/9/4 0:00:00 访问次数:353


                                              张迎辉

    由于包括美国Wal-Mart、Target、德国Metro集团、以及美国国防部都要求供货商必须采用RFID,使得该技术的应用迅速演化成商业市场的热门议题。

    RFID是英语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线识别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射频识别的的距离可达几十厘米到几米,根据读写的方式,可输入数千字节的信息,此外该技术还具有极高的保密性。

    RFID的构成

    基本的RFID由部分组成:

    1、标签(Tag):由耦合元器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2、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是固定式。

    3、 天线(Antenna):在标签与读取器中传递信息。


    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中一般都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阅读器通过发射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被阅读器读取并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

    发展的趋势

    RFID发展的趋势是标签成本降低,读写距离延长,标签储存容量增大,信息处理时间大大地缩短。

    与普通条码相比,RFID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不需要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使用寿命长,甚至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能够轻易地嵌入或是附着在不同形状的物品上;读取距离更远;可以写入或存取数据,写入时间比打条码时间更短;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标签的数据有密码保存,安全性更高;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产品进行跟踪定位。

    RFID与几种识别技术的区别

  

    应用前景

    RFID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应用范围包括产品防伪、物流管理、汽车防盗等,在零售、存储、运输、配送、生产等多个领域都可以使用。将RFID标签贴在托盘、包装箱或元器件上,进行元器件规格、序列号等信息的自动存储和传递,仓库和车间等不再需要使用手持条形码读卡器对元器件和在制品进行逐个扫描条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遗漏的发生,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零售商品的识别是采用条形码来实现,在商品被出售时,通过条码读卡器识别,条码的数据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只识别一次。另一方面,RFID不需要人工去识别标签,读卡器每250毫秒可以从射频标签中读出位置和商品相关数据。有一些读卡器可以每秒读取200个标签的数据,这比传统扫描方式要快超过1,000倍。RFID的倡导者认为,此举可能大幅削减成本和清理供应链中的障碍。该技术正与物流供应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望在未来几年取代条形码扫描技术。

    RFID的现状

    全球许多大型企业如美国Wal-Mart、Target、德国Metro集团、以及美国国防部都已开始要求供货商必需在2004年年底前导入RFID(无线辨识芯片)技术,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家企业从事RFID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有飞利浦、英飞凌、英特尔等公司在进行芯片解决方案的研发与生产,从事RFID软件的知名大企业有甲骨文、IBM、微软等,同时也有RSA Security、OAT Systems等中小公司在做。

    业界第一个符合全球规则的RFID芯片是由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日前推出:UCODE EPC 1.19,支持UHF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global)标准化运动。该新芯片用于货盘和包装箱识别,支持96位EPCglobal编码标准化。DHL在比利时、芬兰、德国和英国的标签项目中采用了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的高频无源技术,该技术符合ISO15693国际标准。DHL为每个标签付20多美分,预计每年将有15亿件包裹贴上该标签。

    软件方面如Oracle公司的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以及SAP公司的R3系统,Sun公司决定将RFID集成到SunOne集成平台,IBM的DB2也要将数据从RFI


                                              张迎辉

    由于包括美国Wal-Mart、Target、德国Metro集团、以及美国国防部都要求供货商必须采用RFID,使得该技术的应用迅速演化成商业市场的热门议题。

    RFID是英语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线识别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射频识别的的距离可达几十厘米到几米,根据读写的方式,可输入数千字节的信息,此外该技术还具有极高的保密性。

    RFID的构成

    基本的RFID由部分组成:

    1、标签(Tag):由耦合元器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2、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是固定式。

    3、 天线(Antenna):在标签与读取器中传递信息。


    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中一般都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阅读器通过发射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被阅读器读取并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

    发展的趋势

    RFID发展的趋势是标签成本降低,读写距离延长,标签储存容量增大,信息处理时间大大地缩短。

    与普通条码相比,RFID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不需要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使用寿命长,甚至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能够轻易地嵌入或是附着在不同形状的物品上;读取距离更远;可以写入或存取数据,写入时间比打条码时间更短;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标签的数据有密码保存,安全性更高;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产品进行跟踪定位。

    RFID与几种识别技术的区别

  

    应用前景

    RFID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应用范围包括产品防伪、物流管理、汽车防盗等,在零售、存储、运输、配送、生产等多个领域都可以使用。将RFID标签贴在托盘、包装箱或元器件上,进行元器件规格、序列号等信息的自动存储和传递,仓库和车间等不再需要使用手持条形码读卡器对元器件和在制品进行逐个扫描条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遗漏的发生,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零售商品的识别是采用条形码来实现,在商品被出售时,通过条码读卡器识别,条码的数据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只识别一次。另一方面,RFID不需要人工去识别标签,读卡器每250毫秒可以从射频标签中读出位置和商品相关数据。有一些读卡器可以每秒读取200个标签的数据,这比传统扫描方式要快超过1,000倍。RFID的倡导者认为,此举可能大幅削减成本和清理供应链中的障碍。该技术正与物流供应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望在未来几年取代条形码扫描技术。

    RFID的现状

    全球许多大型企业如美国Wal-Mart、Target、德国Metro集团、以及美国国防部都已开始要求供货商必需在2004年年底前导入RFID(无线辨识芯片)技术,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家企业从事RFID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有飞利浦、英飞凌、英特尔等公司在进行芯片解决方案的研发与生产,从事RFID软件的知名大企业有甲骨文、IBM、微软等,同时也有RSA Security、OAT Systems等中小公司在做。

    业界第一个符合全球规则的RFID芯片是由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日前推出:UCODE EPC 1.19,支持UHF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global)标准化运动。该新芯片用于货盘和包装箱识别,支持96位EPCglobal编码标准化。DHL在比利时、芬兰、德国和英国的标签项目中采用了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的高频无源技术,该技术符合ISO15693国际标准。DHL为每个标签付20多美分,预计每年将有15亿件包裹贴上该标签。

    软件方面如Oracle公司的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以及SAP公司的R3系统,Sun公司决定将RFID集成到SunOne集成平台,IBM的DB2也要将数据从RFI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