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芯片和触摸芯片
发布时间:2020/8/26 0:07:34 访问次数:1630
智能锁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在安全性能方面,还是用户体验方面,智能锁无疑是这个电子化时代的新宠儿。“既安全又便捷”的智能锁真正实现了“无匙”化,同样,一款优良的智能锁,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心脏”——主控MCU。
比亚迪半导体历时一年半,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集成触摸、RFID智能锁主控MCU——BF5823AM48。传统主流智能锁方案设计至少需要三颗核心芯片:
MCU——基本控制和运算处理
RFID智能卡检测芯片——用户实现刷卡开锁功能
触摸控制芯片——密码开锁功能
比亚迪半导体的这款高集成、“三合一”MCU芯片,仅一颗便可集成并实现以上全部功能,无论在客户开发应用还是成本管控中都有更优的体验。
相对于市场主流智能锁板方案,比亚迪半导体推出的这颗“三合一”MCU芯片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
整体方案性价比更高,传统主流方案必须外接单独的RFID芯片和触摸芯片才能实现刷卡解锁和密码解锁。比亚迪半导体方案,无需另外采购这两颗芯片,可直接使用内部集成的触摸功能和RFID检卡功能,整体方案性价比更高。
方案开发更加便捷,由于这款三合一MCU芯片具有高集成优势,客户在方案开发过程中只需要调试一颗芯片,无需再单独调试RFID芯片和触摸芯片,大大降低了开发难度,加快了开发周期,并且比亚迪半导体提供完整可靠的芯片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配套调试资料,使客户调试更加得心应手,方便高效。
更低静态功耗比亚迪半导体自2015年发布首款指纹识别芯片后,产品技术持续创新升级,现不仅拥有业内最全尺寸指纹传感器,同时也是业内首家整体嵌入式指纹方案供应商(锁控三合一、DSP+指纹算法+传感器等)。在MCU领域,比亚迪半导体也已拥有双核触控MCU芯片、EMC增强型触控MCU芯片,工业三合一MCU芯片,成为业内产品集成度最高、抗干扰性能最优、品质表现优异的代表。
输出配置:正输出类型:固定稳压器数:1电压 - 输入(最大值):12V电压 - 输出(最小值/固定):1.8V电流 - 输出:1.5A电流 - 静态(Iq):10mAPSRR:60dB(120Hz)保护功能:过流,超温工作温度:0°C ~ 125°C安装类型:通孔封装/外壳:TO-220-3供应商器件封装:TO-220-3无铅情况/RoHs:无铅/符合RoHs
(素材来源:eepw和ttic.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特别感谢)
智能锁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在安全性能方面,还是用户体验方面,智能锁无疑是这个电子化时代的新宠儿。“既安全又便捷”的智能锁真正实现了“无匙”化,同样,一款优良的智能锁,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心脏”——主控MCU。
比亚迪半导体历时一年半,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集成触摸、RFID智能锁主控MCU——BF5823AM48。传统主流智能锁方案设计至少需要三颗核心芯片:
MCU——基本控制和运算处理
RFID智能卡检测芯片——用户实现刷卡开锁功能
触摸控制芯片——密码开锁功能
比亚迪半导体的这款高集成、“三合一”MCU芯片,仅一颗便可集成并实现以上全部功能,无论在客户开发应用还是成本管控中都有更优的体验。
相对于市场主流智能锁板方案,比亚迪半导体推出的这颗“三合一”MCU芯片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
整体方案性价比更高,传统主流方案必须外接单独的RFID芯片和触摸芯片才能实现刷卡解锁和密码解锁。比亚迪半导体方案,无需另外采购这两颗芯片,可直接使用内部集成的触摸功能和RFID检卡功能,整体方案性价比更高。
方案开发更加便捷,由于这款三合一MCU芯片具有高集成优势,客户在方案开发过程中只需要调试一颗芯片,无需再单独调试RFID芯片和触摸芯片,大大降低了开发难度,加快了开发周期,并且比亚迪半导体提供完整可靠的芯片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配套调试资料,使客户调试更加得心应手,方便高效。
更低静态功耗比亚迪半导体自2015年发布首款指纹识别芯片后,产品技术持续创新升级,现不仅拥有业内最全尺寸指纹传感器,同时也是业内首家整体嵌入式指纹方案供应商(锁控三合一、DSP+指纹算法+传感器等)。在MCU领域,比亚迪半导体也已拥有双核触控MCU芯片、EMC增强型触控MCU芯片,工业三合一MCU芯片,成为业内产品集成度最高、抗干扰性能最优、品质表现优异的代表。
输出配置:正输出类型:固定稳压器数:1电压 - 输入(最大值):12V电压 - 输出(最小值/固定):1.8V电流 - 输出:1.5A电流 - 静态(Iq):10mAPSRR:60dB(120Hz)保护功能:过流,超温工作温度:0°C ~ 125°C安装类型:通孔封装/外壳:TO-220-3供应商器件封装:TO-220-3无铅情况/RoHs:无铅/符合RoHs
(素材来源:eepw和ttic.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特别感谢)
上一篇:机械式继电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上一篇:包装的内存管芯在负载下变热
热门点击
- 高频脉冲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
- 微控制器向32位高速智能化
- 开关频率对电感电流纹波的影响
- 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互连
- 偏置电路压控振荡器和缓冲器
- 图像识别的过程归纳方式分离
- 栅极驱动损耗功率开关驱动电路
- RFID芯片和触摸芯片
- 多功能通讯串口可调整帧显示频率
- 高转换效率电源模块
推荐技术资料
- 业余条件下PCM2702
- PGM2702采用SSOP28封装,引脚小而密,EP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