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管的输出变压器到整流管连接线
发布时间:2020/7/25 17:12:33 访问次数:3263
HFA1103IB电源部分中的 D5 会发热,当我把继电器控制部分断掉,发热就消失了,是否是太小的缘故。
输出部分原先是 采用继电器,发现继电器会干扰,实际我也发现了继电器控制部分的隔离无效(3V 和 5V 都有接在芯片模块上),如果我把光耦后面的 用24V ,PGND 磁珠隔离下连 GND,是否可以去掉干扰。
另外一个光耦输出是我打算采用的,不晓得是否合理,我输出部分 都是用来控制 继电器,电磁阀之类的。
开关电源 PCB 排版是开发电源产品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许多情况下,一个在纸上设计得非常完美的电源可能在初次调试时无法正常工作,原因是该电源的 PCB 排版存在着许多问题.详细讨论了开关电源 PCB 排版的基本要点,并描述了一些实用的 PCB 排版例子。
开关电源印制电路板(PCB)工程设计
开关电源PCB布线要点
开关电源布线体会 首先从开关电源的设计及生产工艺开始描述吧,先说说印制板的设计。
开关电源工作在高频率,高脉冲状态,属于模拟电路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种类。
布板时须遵循高频电路布线原则。

布局:脉冲电压连线尽可能短,其中输入开关管到变压器连线,输出变压器到整流管连接线。脉冲电流环路尽可能小如输入滤波电容正到变压器到开关管返回电容负。输出部分变压器出端到整流管到输出电感到输出电容返回变压器电路中X电容要尽量接近开关电源输入端,输入线应避免与其他电路平行,应避开。 Y电容应放置在机壳接地端子或FG连接端。共摸电感应与变压器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磁偶合。如不好处理可在共摸电感与变压器间加一屏蔽,以上几项对开关电源的EMC性能影响较大。
输出电容一般可采用两只一只靠近整流管另一只应靠近输出端子,可影响电源输出纹波指标,两只小容量电容并联效果应优于用一只大容量电容。发热器件要和电解电容保持一定距离,以延长整机寿命,电解电容是开关电源寿命的瓶劲,如变压器、功率管、大功率电阻要和电解保持距离,电解之间也须留出散热空间,条件允许可将其放置在进风口.

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 PWM 方波来驱动功率 MOS 管,那么自然需要产生振荡的模块,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形成锯齿波和比较器来生成占空比可调的方波。
误差放大器的作用是为了保证输出恒流或者恒压,对反馈电压进行采样处理。从而来调节驱动 MOS 管的 PWM,最后的驱动部分结构很简单,就是很大面积的 MOS 管,电流能力强。
启动模块的作用自然是来启动芯片工作的,因为上电瞬间有可能所有晶体管电流为 0 并维持不变,这样没法工作。启动电路的作用就是相当于“点个火”,然后再关闭。
上电瞬间,S3 自然是打开的,然后 S2 打开可以打开 M4 Q1 等,就打开了 M1 M2,右边恒流源电路正常工作,S1 也打开了,就把 S2 给关闭了,完成启动。如果没有 S1 S2 S3,瞬间所有晶体管电流为 0。
输入电压太高时,通过开关管来关断输出,避免损坏,通过比较器可以设置一个保护点。
温度保护是为了防止芯片异常高温损坏,原理比较简单,利用晶体管的温度特性然后通过比较器设置保护点来关断输出。
通过检测输出电流来反馈控制输出管的状态,可以关断或者限流。如图的电流采样,利用晶体管的电流和面积成正比来采样,一般采样管 Q2 的面积会是输出管面积的千分之一,然后通过电压比较器来控制 MOS 管的驱动。
通过偏置电流,恒流源电路可以说是所有电路的基石,带隙基准也是因此产生的,然后通过电流镜来为每一个功能模块提供电流,电流镜就是通过晶体管的面积来设置需要的电流大小,类似镜像。
一颗 DC/DC 电源芯片 LM2675 的内部全部结构,也算是把以前的皮毛知识复习了一下。当然,这只是原理上的基本架构,具体设计时还要考虑非常多的参数特性,需要作大量的分析和仿真,而且必须要对半导体工艺参数有很深的理解,因为制造工艺决定了晶体管的很多参数和性能。

(素材来源:21ic.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特别感谢)
HFA1103IB电源部分中的 D5 会发热,当我把继电器控制部分断掉,发热就消失了,是否是太小的缘故。
输出部分原先是 采用继电器,发现继电器会干扰,实际我也发现了继电器控制部分的隔离无效(3V 和 5V 都有接在芯片模块上),如果我把光耦后面的 用24V ,PGND 磁珠隔离下连 GND,是否可以去掉干扰。
另外一个光耦输出是我打算采用的,不晓得是否合理,我输出部分 都是用来控制 继电器,电磁阀之类的。
开关电源 PCB 排版是开发电源产品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许多情况下,一个在纸上设计得非常完美的电源可能在初次调试时无法正常工作,原因是该电源的 PCB 排版存在着许多问题.详细讨论了开关电源 PCB 排版的基本要点,并描述了一些实用的 PCB 排版例子。
开关电源印制电路板(PCB)工程设计
开关电源PCB布线要点
开关电源布线体会 首先从开关电源的设计及生产工艺开始描述吧,先说说印制板的设计。
开关电源工作在高频率,高脉冲状态,属于模拟电路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种类。
布板时须遵循高频电路布线原则。

布局:脉冲电压连线尽可能短,其中输入开关管到变压器连线,输出变压器到整流管连接线。脉冲电流环路尽可能小如输入滤波电容正到变压器到开关管返回电容负。输出部分变压器出端到整流管到输出电感到输出电容返回变压器电路中X电容要尽量接近开关电源输入端,输入线应避免与其他电路平行,应避开。 Y电容应放置在机壳接地端子或FG连接端。共摸电感应与变压器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磁偶合。如不好处理可在共摸电感与变压器间加一屏蔽,以上几项对开关电源的EMC性能影响较大。
输出电容一般可采用两只一只靠近整流管另一只应靠近输出端子,可影响电源输出纹波指标,两只小容量电容并联效果应优于用一只大容量电容。发热器件要和电解电容保持一定距离,以延长整机寿命,电解电容是开关电源寿命的瓶劲,如变压器、功率管、大功率电阻要和电解保持距离,电解之间也须留出散热空间,条件允许可将其放置在进风口.

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 PWM 方波来驱动功率 MOS 管,那么自然需要产生振荡的模块,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形成锯齿波和比较器来生成占空比可调的方波。
误差放大器的作用是为了保证输出恒流或者恒压,对反馈电压进行采样处理。从而来调节驱动 MOS 管的 PWM,最后的驱动部分结构很简单,就是很大面积的 MOS 管,电流能力强。
启动模块的作用自然是来启动芯片工作的,因为上电瞬间有可能所有晶体管电流为 0 并维持不变,这样没法工作。启动电路的作用就是相当于“点个火”,然后再关闭。
上电瞬间,S3 自然是打开的,然后 S2 打开可以打开 M4 Q1 等,就打开了 M1 M2,右边恒流源电路正常工作,S1 也打开了,就把 S2 给关闭了,完成启动。如果没有 S1 S2 S3,瞬间所有晶体管电流为 0。
输入电压太高时,通过开关管来关断输出,避免损坏,通过比较器可以设置一个保护点。
温度保护是为了防止芯片异常高温损坏,原理比较简单,利用晶体管的温度特性然后通过比较器设置保护点来关断输出。
通过检测输出电流来反馈控制输出管的状态,可以关断或者限流。如图的电流采样,利用晶体管的电流和面积成正比来采样,一般采样管 Q2 的面积会是输出管面积的千分之一,然后通过电压比较器来控制 MOS 管的驱动。
通过偏置电流,恒流源电路可以说是所有电路的基石,带隙基准也是因此产生的,然后通过电流镜来为每一个功能模块提供电流,电流镜就是通过晶体管的面积来设置需要的电流大小,类似镜像。
一颗 DC/DC 电源芯片 LM2675 的内部全部结构,也算是把以前的皮毛知识复习了一下。当然,这只是原理上的基本架构,具体设计时还要考虑非常多的参数特性,需要作大量的分析和仿真,而且必须要对半导体工艺参数有很深的理解,因为制造工艺决定了晶体管的很多参数和性能。

(素材来源:21ic.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特别感谢)
上一篇:漏电感对输出电压调节的影响
上一篇:正激式变换和升压式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