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以太网接入服务:使虚拟支路成为现实

发布时间:2007/8/31 0:00:00 访问次数:282

                 Jon Ames/PMC-Sierra公司服务供应商部产品营销经理

    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为现代通讯带来巨大的变革。曾经被广泛应用于语音业务的SONET/SDH网络也纷纷向数据业务转移。进而涌现了大量而多样化的应用,但这些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依托:以太网。在数据通讯中,当光纤进一步延伸到接入网络时,基于铜缆的T1/E1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目前,我们可采用基于标准的解决方案,利用现有的SONET/SDH设备基础提供以太网接入服务。以太网接入服务可提高网络效率、增强可扩展性、降低运营成本,是提高收益的关键。

    T1/E1是目前被广泛部署的接入技术。T1/E1最初被用来处理复杂的语音通讯,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接入网络的数据业务中。随着客户端对光纤接入使用的不断增加,T1/E1作为传输媒介的重要性已经下降。T1/E1链路原本是可延伸到数公里以外的传输媒介,而现在却只能用于在到达SONET/SDH网络之前大厦地基里的短途链路。

    传统的电信接口在可扩展性方面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接入带宽,用户必须使用多个T1/E1端口和多个链路协议,如ML-PPP或IMA,或者必须升级到DS3接口。多链路协议增加了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在客户端和服务供应商设备上所花费的成本。相比之下,虽然DS3连接简单省事,但却大大增加了带宽的使用,并且需要一个全新的物理接口。很长时间以来,T1/E1和DS3业务之间的缺口一直是接入网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分插复用器(ADM)和多业务提供平台(MSPP)采用虚拟支路,向SONET/SDH网络传送物理链路的电信号。例如,VT1.5s和VC-12s通常用来传送T1s和E1s。正如任何一个容器通常都需要根据其内容特性量身定制一样,VT1.5/VC-12s的设计要切实符合T1/E1数据传输速率和管理功能。注:相似之处是,VT-2s可用来传输SONET中的E1s,VC-11s可用来传输SDH中的T1。

    表1对T1/E1和VT1.5/VC-12的这种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很明显,T1/VT1.5s和E1/VC-12s的带宽很匹配。在T1/E1 开销中可以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码跟踪错误,而在VT1.5/VC-12s中同样可以使用比特间插奇偶(BIP)方案跟踪错误。如果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错误,所有协议都会将一个远方错误指令(REI)发送回路径源点,如果没有收到有效的信号,会产生一个警报指示信号(AIS)。

    表1: T1/E1与VT1.5/VC-12的相似性

    

    虽然T1/E1标准规定了附加的定时和信令设备,但对数据业务却不起作用。基于分组的传输业务本身就对不稳定的信号具有弹性,而且信令系统只能应用于语音信道。因此,在光纤到楼存在的地方,这个附加的管理层便成为了数据连接的多余部分。实际上,当在SONET/SDH网络上传输以太网业务时,整个T1/E1帧结构都是多余的。VT1.5/VC-12 独自便能够传输以太网(见图1)。最近的改进标准中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一点,创建了只是基于VT1.5/VC-12s的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结果是推出了以太网接入服务一种以可扩展的T1/E1速率运行的、建立在SONET/SDH网络上的以太网服务。

    

    图1:从数据先映射到T1/E1再映射到SONET/SDH演进至将以太网直接映射到低阶SONET/SDH的有效负载中

    在实际运行中,如果没有一定形式的速率适配,以太网既不能直接被映射到T1/E1中也不能被映射到VT1.5/VC-12中。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采用类似HDLC的成帧结构中的桥接控制协议(BCP)/点到点协议(PPP)来实现这一机制。通过检查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之间的帧内容,并用双字节的形式替换特殊字符,以此保持数据的透明度。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所需网络带宽的成倍增加。SDH(LAPS)链路接入协议的标准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比BCP/PPP封装更加简化,但仍可能出现同样的带宽膨胀的问题。

    最近,ITU采用了通用成帧过程(GFP)封装标准,解决了这个问题。GFP协议的核心是保证了带宽的确定性。这是以太网接入服务的基础;从而能够以一个固定的、稳定的速率在SONET/SDH上传输以太网,而无需过度依赖网络上行链路。

    表2: 以太网封装方案比较

    

    与传统的电信业务比较,以太网接入服务更容易扩展。

    正如我们可以使用多链路技术将T1/E1s逻辑地组合到一起,

                 Jon Ames/PMC-Sierra公司服务供应商部产品营销经理

    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为现代通讯带来巨大的变革。曾经被广泛应用于语音业务的SONET/SDH网络也纷纷向数据业务转移。进而涌现了大量而多样化的应用,但这些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依托:以太网。在数据通讯中,当光纤进一步延伸到接入网络时,基于铜缆的T1/E1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目前,我们可采用基于标准的解决方案,利用现有的SONET/SDH设备基础提供以太网接入服务。以太网接入服务可提高网络效率、增强可扩展性、降低运营成本,是提高收益的关键。

    T1/E1是目前被广泛部署的接入技术。T1/E1最初被用来处理复杂的语音通讯,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接入网络的数据业务中。随着客户端对光纤接入使用的不断增加,T1/E1作为传输媒介的重要性已经下降。T1/E1链路原本是可延伸到数公里以外的传输媒介,而现在却只能用于在到达SONET/SDH网络之前大厦地基里的短途链路。

    传统的电信接口在可扩展性方面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接入带宽,用户必须使用多个T1/E1端口和多个链路协议,如ML-PPP或IMA,或者必须升级到DS3接口。多链路协议增加了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在客户端和服务供应商设备上所花费的成本。相比之下,虽然DS3连接简单省事,但却大大增加了带宽的使用,并且需要一个全新的物理接口。很长时间以来,T1/E1和DS3业务之间的缺口一直是接入网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分插复用器(ADM)和多业务提供平台(MSPP)采用虚拟支路,向SONET/SDH网络传送物理链路的电信号。例如,VT1.5s和VC-12s通常用来传送T1s和E1s。正如任何一个容器通常都需要根据其内容特性量身定制一样,VT1.5/VC-12s的设计要切实符合T1/E1数据传输速率和管理功能。注:相似之处是,VT-2s可用来传输SONET中的E1s,VC-11s可用来传输SDH中的T1。

    表1对T1/E1和VT1.5/VC-12的这种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很明显,T1/VT1.5s和E1/VC-12s的带宽很匹配。在T1/E1 开销中可以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码跟踪错误,而在VT1.5/VC-12s中同样可以使用比特间插奇偶(BIP)方案跟踪错误。如果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错误,所有协议都会将一个远方错误指令(REI)发送回路径源点,如果没有收到有效的信号,会产生一个警报指示信号(AIS)。

    表1: T1/E1与VT1.5/VC-12的相似性

    

    虽然T1/E1标准规定了附加的定时和信令设备,但对数据业务却不起作用。基于分组的传输业务本身就对不稳定的信号具有弹性,而且信令系统只能应用于语音信道。因此,在光纤到楼存在的地方,这个附加的管理层便成为了数据连接的多余部分。实际上,当在SONET/SDH网络上传输以太网业务时,整个T1/E1帧结构都是多余的。VT1.5/VC-12 独自便能够传输以太网(见图1)。最近的改进标准中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一点,创建了只是基于VT1.5/VC-12s的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结果是推出了以太网接入服务一种以可扩展的T1/E1速率运行的、建立在SONET/SDH网络上的以太网服务。

    

    图1:从数据先映射到T1/E1再映射到SONET/SDH演进至将以太网直接映射到低阶SONET/SDH的有效负载中

    在实际运行中,如果没有一定形式的速率适配,以太网既不能直接被映射到T1/E1中也不能被映射到VT1.5/VC-12中。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采用类似HDLC的成帧结构中的桥接控制协议(BCP)/点到点协议(PPP)来实现这一机制。通过检查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之间的帧内容,并用双字节的形式替换特殊字符,以此保持数据的透明度。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所需网络带宽的成倍增加。SDH(LAPS)链路接入协议的标准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比BCP/PPP封装更加简化,但仍可能出现同样的带宽膨胀的问题。

    最近,ITU采用了通用成帧过程(GFP)封装标准,解决了这个问题。GFP协议的核心是保证了带宽的确定性。这是以太网接入服务的基础;从而能够以一个固定的、稳定的速率在SONET/SDH上传输以太网,而无需过度依赖网络上行链路。

    表2: 以太网封装方案比较

    

    与传统的电信业务比较,以太网接入服务更容易扩展。

    正如我们可以使用多链路技术将T1/E1s逻辑地组合到一起,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