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阻的位置应该紧靠驱动端
发布时间:2019/2/5 16:45:38 访问次数:3027
对于菊花链布线,布线从驱动端开始,依次到达各接收端。如果使用串联电阻来改变信号特性,串联电阻的位置应该紧靠驱动端。在控制走线的高次谐波MC56F8014VFAE干扰方面,菊花链走线效果最好。但这种走线方式布通率最低,不容易100%布通。实际设计中,使菊花链布线中分支长度尽可能短。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使用了简单的终端电阻,实际可选择更复杂的匹配终端。 第一种是RC匹配终端。RC匹配终端可以减少回路功率消耗,但只能用于信 号工作比较稳定的情况,这种方式最适合对时钟线信号进行匹配处理,但缺点是 RC匹配终端中的电容可能影响信号的形状和传播速度。
第二种是串联电阻匹配终端,匹配电阻放在驱动源端附近,它不会产生额外的 功率消耗,但会减慢信号的传输速率。这种方式用于时间延迟影响不大的J总线驱动 电路。串联电阻匹配终端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减少板上器件的使用数量和连线密度。 最后一种是分离匹配终端,也称戴维南匹配终端,这种方式匹配元器件需要放
置在接收端附近。其优点是不会拉低信号,并且可以很好地避免噪声干扰。例如,高速T儿电路中的分支端长度应小于1.5in。这种拓扑结构占用的布线空间较小并可用单一电阻匹配终结。但是这种走线结构使得在不同的信号接收端信号的接收不同步。
星形拓扑结构若保持每分支线近视等长则可有效避免时钟信号的不同步问题,但在密度很高的PCB上手工完成布线十分困难。采用自动布线器是完成星形布线的最好方法。每条分支上都需要终端电阻。终端电阻的阻值应和连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这可通过手工计算,也可通过CAD工具计算出特征阻抗值和终端匹配电阻值。
对于菊花链布线,布线从驱动端开始,依次到达各接收端。如果使用串联电阻来改变信号特性,串联电阻的位置应该紧靠驱动端。在控制走线的高次谐波MC56F8014VFAE干扰方面,菊花链走线效果最好。但这种走线方式布通率最低,不容易100%布通。实际设计中,使菊花链布线中分支长度尽可能短。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使用了简单的终端电阻,实际可选择更复杂的匹配终端。 第一种是RC匹配终端。RC匹配终端可以减少回路功率消耗,但只能用于信 号工作比较稳定的情况,这种方式最适合对时钟线信号进行匹配处理,但缺点是 RC匹配终端中的电容可能影响信号的形状和传播速度。
第二种是串联电阻匹配终端,匹配电阻放在驱动源端附近,它不会产生额外的 功率消耗,但会减慢信号的传输速率。这种方式用于时间延迟影响不大的J总线驱动 电路。串联电阻匹配终端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减少板上器件的使用数量和连线密度。 最后一种是分离匹配终端,也称戴维南匹配终端,这种方式匹配元器件需要放
置在接收端附近。其优点是不会拉低信号,并且可以很好地避免噪声干扰。例如,高速T儿电路中的分支端长度应小于1.5in。这种拓扑结构占用的布线空间较小并可用单一电阻匹配终结。但是这种走线结构使得在不同的信号接收端信号的接收不同步。
星形拓扑结构若保持每分支线近视等长则可有效避免时钟信号的不同步问题,但在密度很高的PCB上手工完成布线十分困难。采用自动布线器是完成星形布线的最好方法。每条分支上都需要终端电阻。终端电阻的阻值应和连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这可通过手工计算,也可通过CAD工具计算出特征阻抗值和终端匹配电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