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7/21 20:12:48 访问次数:348
继电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NCP1117ST18T3G
答:对被保护对象实现继电保护,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内容:①确定被保护对象在正常运行状态和模拟进行保护的异常或故障状态下,有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可供进行状态判别的量、质或量与质的重要变化,这些用来进行状态判别的物理量(如通过被保护电力元件的电流大小等),称为故障量或启动量;②将反映故障量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按规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实现状态判别,发出警告信号或断路器跳闸命令的硬件设各。
(1)故障量。用于继电保护状态判别的故障量,随被保护对象而异,也随所处电力系统的周围条件而异。使用得最为普遍的是工频电气量。而最基本的是通过电力元件的电流和所在母线的电压,以及由这些量演绎出来的其他量,如功率、相序量、阻抗、频率等,从而构成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阻抗保护、频率保护等。例如,对于发电机,可以通过检测通过发电机绕组两端的电流是否大小相等、相位是否相反,来判定定子绕组是否发生了短路故障;对于变压器,也可以用同样的判据来实现绕组的短路故障保护,这种方式叫作电流差动保护,是电力元件最基本的一种保护方式;对于油浸绝缘变压器,可以用油中气体含量作为故障量,构成气体保护。线路继电保护的种类最多,如在最简单的辐射形供电网络中,可以用反映被保护元件通过的电流显著增大而动作的过电流保护来实现线路保护;而在复杂电力网中,除电流大小外,还必须配以母线电压的变化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实现线路保护,而最为常用的是可以正确地反映故障点到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处电气距离的距离保护;对于主要输电线路,还借助连接两侧变电站的通信通道相互传输继电保护信息,来实现对线路的保护;近年来,又开始研究利用故障初始过程暂态量作为判据的线路保护。对于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简单的以反映母线电压的频率绝对值下降或频率变化率为负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已开始走向频率崩溃;复杂的则在一个处所设立中心站,通过通信通道连续收集相关变电站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及时向相应变电站发出操作命令,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硬件结构。硬件结构又叫装置。硬件结构中,有反映一个或多个故障量而动作的继电器元件,组成逻辑回路的时间元件和扩展输出回路数的中间元件等。在~90世纪50年代及以前,它们差不多都是用电磁型的机械元件构成。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陆续推广了利用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整流型元件和由半导体分立元件组成的装置。70年代以后,利用集成电路构成的装置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得到广泛运用。到80年代,微型机在安全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中逐渐应用。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继电保护硬件设各的可靠性、运行维护方便性也不断得到提高。目前,是多种硬件结构并存的时代。
继电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NCP1117ST18T3G
答:对被保护对象实现继电保护,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内容:①确定被保护对象在正常运行状态和模拟进行保护的异常或故障状态下,有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可供进行状态判别的量、质或量与质的重要变化,这些用来进行状态判别的物理量(如通过被保护电力元件的电流大小等),称为故障量或启动量;②将反映故障量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按规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实现状态判别,发出警告信号或断路器跳闸命令的硬件设各。
(1)故障量。用于继电保护状态判别的故障量,随被保护对象而异,也随所处电力系统的周围条件而异。使用得最为普遍的是工频电气量。而最基本的是通过电力元件的电流和所在母线的电压,以及由这些量演绎出来的其他量,如功率、相序量、阻抗、频率等,从而构成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阻抗保护、频率保护等。例如,对于发电机,可以通过检测通过发电机绕组两端的电流是否大小相等、相位是否相反,来判定定子绕组是否发生了短路故障;对于变压器,也可以用同样的判据来实现绕组的短路故障保护,这种方式叫作电流差动保护,是电力元件最基本的一种保护方式;对于油浸绝缘变压器,可以用油中气体含量作为故障量,构成气体保护。线路继电保护的种类最多,如在最简单的辐射形供电网络中,可以用反映被保护元件通过的电流显著增大而动作的过电流保护来实现线路保护;而在复杂电力网中,除电流大小外,还必须配以母线电压的变化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实现线路保护,而最为常用的是可以正确地反映故障点到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处电气距离的距离保护;对于主要输电线路,还借助连接两侧变电站的通信通道相互传输继电保护信息,来实现对线路的保护;近年来,又开始研究利用故障初始过程暂态量作为判据的线路保护。对于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简单的以反映母线电压的频率绝对值下降或频率变化率为负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已开始走向频率崩溃;复杂的则在一个处所设立中心站,通过通信通道连续收集相关变电站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及时向相应变电站发出操作命令,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硬件结构。硬件结构又叫装置。硬件结构中,有反映一个或多个故障量而动作的继电器元件,组成逻辑回路的时间元件和扩展输出回路数的中间元件等。在~90世纪50年代及以前,它们差不多都是用电磁型的机械元件构成。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陆续推广了利用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整流型元件和由半导体分立元件组成的装置。70年代以后,利用集成电路构成的装置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得到广泛运用。到80年代,微型机在安全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中逐渐应用。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继电保护硬件设各的可靠性、运行维护方便性也不断得到提高。目前,是多种硬件结构并存的时代。
上一篇:电力元件继电保护的选择性
上一篇:继电保护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热门点击
- 蓄电池的运行方式一般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 直流系统发生正极接地和负极接地时对运行有何危
-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一般是由什么决定的?
- 硅整流发电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 轴颈圆度及圆柱度误差的检验
- 怎样测量断路器跳合闸回路中的电压降,怎样算合
- 长霉试验
- 发电机纵差动保护的作用是什么?动作时的现象有
- 变压器差动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
- 厂用母线送电的操作原则怎样?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