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发布时间:2018/2/12 19:15:20 访问次数:1453
1.调整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HZICXC6221723X0G
在不加输入信号时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档)测量电阻R4两端的电压(即VBQ)和Rs两端的电压(即VEQ),调整可调电阻RW3,使VEQ=4.8 V,记下此时的VBQ、VEQ,并计算出此时的/EQ= VEQ /Rs (Rs=470Q)。
2.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使它输出频率为12 MHz的高频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到J4口,在TH1处观察信号峰一峰值约为100 mV以上。
3.调谐放大器的谐振回路使其谐振在输入信号的频率点上。
将示波器探头连接在调谐放大器的输出端(即TH2)上,调节示波器直到能观察到输出信号的波形,再调节中周磁心使示波器上的信号幅度最大,此时放大器即被调谐到输入信号的频率点上。
4.测量电压增益。在调谐放大器对输入信号已经谐振的情况下,用示波器探头在TH1和TH2分别观测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大小,则彳。即为输出倍号与输入信号幅度之比。
5.测量放大器通频带。对放大器通频带的测量有两种方式:用频率特性测试仪(即扫频仪)直接测量;用点频法来测量。用示波器来测量各个频率信号的输出幅度,最终描绘出通频带特性,具体方法如下:通过调节放大器输入信号的频率,使信号频率在谐振频率附近变化(以20 kHz或500 kHz为步进间隔来变化),并用示波器观测各频率点的输出信号的幅度,然后就可以在“幅度一频率”坐标轴上标出放大器的通频带特性。
1.调整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HZICXC6221723X0G
在不加输入信号时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档)测量电阻R4两端的电压(即VBQ)和Rs两端的电压(即VEQ),调整可调电阻RW3,使VEQ=4.8 V,记下此时的VBQ、VEQ,并计算出此时的/EQ= VEQ /Rs (Rs=470Q)。
2.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使它输出频率为12 MHz的高频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到J4口,在TH1处观察信号峰一峰值约为100 mV以上。
3.调谐放大器的谐振回路使其谐振在输入信号的频率点上。
将示波器探头连接在调谐放大器的输出端(即TH2)上,调节示波器直到能观察到输出信号的波形,再调节中周磁心使示波器上的信号幅度最大,此时放大器即被调谐到输入信号的频率点上。
4.测量电压增益。在调谐放大器对输入信号已经谐振的情况下,用示波器探头在TH1和TH2分别观测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大小,则彳。即为输出倍号与输入信号幅度之比。
5.测量放大器通频带。对放大器通频带的测量有两种方式:用频率特性测试仪(即扫频仪)直接测量;用点频法来测量。用示波器来测量各个频率信号的输出幅度,最终描绘出通频带特性,具体方法如下:通过调节放大器输入信号的频率,使信号频率在谐振频率附近变化(以20 kHz或500 kHz为步进间隔来变化),并用示波器观测各频率点的输出信号的幅度,然后就可以在“幅度一频率”坐标轴上标出放大器的通频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