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频率与传输途径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3/29 22:41:13 访问次数:531
从电磁波传输理论可知,当接收天线长度等于电磁波1/4波长时接收效率最高。JAN1N746A-1当RFI频率为150kHz~SO(⒛0)MHz,对应的1/4波长为5∞m~%cm。当EUT内部或外部连线接近或超过1〃干扰波长时,这些连接线都会成为非常有效的干扰发射和接收天线。
在RΠ频率低端(150kHz~10MHz),RFI通过空间辐射传递效率非常低,主要通过电缆直接进入EUT内部。若被测电缆与EUT其他部分靠得太近,通过电缆之间或被测电缆与内部电路之间的感容耦合,RΠ依然可以传递到EUT其他部分,只是与直接传输的RFI相比,感应干扰幅度较小.且其传输效率随RΠ频率的降低而降低。
在RFI频率的中端(10~50MHz),沿被测电缆直接传递进人EUT内部是RFI的主要干扰形式;被测电缆与EUT其他部分感容耦合效率已经较高,成为不可忽略的干扰因素;RFI通过空间辐射传递效率有所提高,但通过此方式耦合的干扰幅度较低,是产生干扰的次要因素。
在RΠ频率的高端(50~230MHz),沿被测电缆直接传递进人EUT内部的RΠ依然是主要干扰形式之一;被测电缆与EUT其他部分之间的感容耦合也成为产生干扰的重要因素;同时,RFI通过空间辐射传递的效率已经较高,特别是gO~2⒛MHz,RFI通过空间辐射传递已成为干扰的另一主要因素。
从电磁波传输理论可知,当接收天线长度等于电磁波1/4波长时接收效率最高。JAN1N746A-1当RFI频率为150kHz~SO(⒛0)MHz,对应的1/4波长为5∞m~%cm。当EUT内部或外部连线接近或超过1〃干扰波长时,这些连接线都会成为非常有效的干扰发射和接收天线。
在RΠ频率低端(150kHz~10MHz),RFI通过空间辐射传递效率非常低,主要通过电缆直接进入EUT内部。若被测电缆与EUT其他部分靠得太近,通过电缆之间或被测电缆与内部电路之间的感容耦合,RΠ依然可以传递到EUT其他部分,只是与直接传输的RFI相比,感应干扰幅度较小.且其传输效率随RΠ频率的降低而降低。
在RFI频率的中端(10~50MHz),沿被测电缆直接传递进人EUT内部是RFI的主要干扰形式;被测电缆与EUT其他部分感容耦合效率已经较高,成为不可忽略的干扰因素;RFI通过空间辐射传递效率有所提高,但通过此方式耦合的干扰幅度较低,是产生干扰的次要因素。
在RΠ频率的高端(50~230MHz),沿被测电缆直接传递进人EUT内部的RΠ依然是主要干扰形式之一;被测电缆与EUT其他部分之间的感容耦合也成为产生干扰的重要因素;同时,RFI通过空间辐射传递的效率已经较高,特别是gO~2⒛MHz,RFI通过空间辐射传递已成为干扰的另一主要因素。
上一篇:RFI对EUT的影响表现形式
上一篇:测试失败原因的判断和问题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