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结晶体管的型号标记若不清晰或无法辨识
发布时间:2017/2/8 21:53:00 访问次数:694
单结晶体管的型号标记若不清晰或无法辨识,则必须对其性能进行检测。
①通过测量正、反向电AM26LS31CDR阻值,判断单结晶体管的3个引脚 单结晶体管的内部仅有一个PN结,REm和R"2的正向电阻值大致相等(均约为几千欧姆),反向电阻值则很大;而且R出的正、反向电阻值也大致相等(均为3~12kΩ)。⒏发射极E的识别。将万用表置于R×1k挡位,两支表笔随意接人被测单结晶体管的两个引脚,最终总能测试两个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相等(3~10Ω)的情况,此时,两支表笔所接人的就是Bl和B2,剩余的引脚即是发射极E。
b。第一基极Bl和第二基极砀的区分。因为第二基极助更靠近PN结,故E与勤之间的正向电阻值比E与Bl之间的正向电阻值要小一些。实际中对于被测单结晶体管第一基极PDl和第二基极助的区分,并非是必需的;因为即使这两个基极引脚被接反,单结晶体管亦不会被损坏,而仅仅是影响了其输出脉冲的幅值;若产生这种现象,只需将两个基极引脚对调一下即可。
最实用的区分方法是根据实际使用效果来判断Bl和助的正确接法。对于叩)0.5的单结晶体管,有R⒊>R扭,因此红、黑表笔分别接人E和B1时测出的电阻值大于两支表笔分别接入E和助时测出的电阻值;对于叩(0,5的单结晶体管,有RⅡ<R⒊,因此红、黑表笔分别接人E和B1时测出的电阻值小于两支表笔分别接入E和助时测出的电阻值;如此,即可判断出单结晶体管的第一基极B1和第二基极B2。
单结晶体管的型号标记若不清晰或无法辨识,则必须对其性能进行检测。
①通过测量正、反向电AM26LS31CDR阻值,判断单结晶体管的3个引脚 单结晶体管的内部仅有一个PN结,REm和R"2的正向电阻值大致相等(均约为几千欧姆),反向电阻值则很大;而且R出的正、反向电阻值也大致相等(均为3~12kΩ)。⒏发射极E的识别。将万用表置于R×1k挡位,两支表笔随意接人被测单结晶体管的两个引脚,最终总能测试两个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相等(3~10Ω)的情况,此时,两支表笔所接人的就是Bl和B2,剩余的引脚即是发射极E。
b。第一基极Bl和第二基极砀的区分。因为第二基极助更靠近PN结,故E与勤之间的正向电阻值比E与Bl之间的正向电阻值要小一些。实际中对于被测单结晶体管第一基极PDl和第二基极助的区分,并非是必需的;因为即使这两个基极引脚被接反,单结晶体管亦不会被损坏,而仅仅是影响了其输出脉冲的幅值;若产生这种现象,只需将两个基极引脚对调一下即可。
最实用的区分方法是根据实际使用效果来判断Bl和助的正确接法。对于叩)0.5的单结晶体管,有R⒊>R扭,因此红、黑表笔分别接人E和B1时测出的电阻值大于两支表笔分别接入E和助时测出的电阻值;对于叩(0,5的单结晶体管,有RⅡ<R⒊,因此红、黑表笔分别接人E和B1时测出的电阻值小于两支表笔分别接入E和助时测出的电阻值;如此,即可判断出单结晶体管的第一基极B1和第二基极B2。
上一篇:单结晶体管
上一篇:以数字式万用表的二极管挡位
热门点击
- 压断路器按照结构型式分为框架式和塑料外壳式两
- 稳压二极管在稳压范围内的工作电流被称为稳定电
- 绘制各类比较器的传输特性曲线
- 开启式负荷开关俗称胶盖刀开关
- 光电探测器输出的光电流/的大小
- 超高频三极管(微波三极管)
- 针孔是光刻胶层尺寸非常小的空洞
- 共射极直流放大倍数
- 微调电阻器
- 触发脉冲必须与主回路电源电压保持同步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