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交流条件下器件热载流子的退化比直流条件下更严重
发布时间:2016/4/4 19:25:47 访问次数:464
其次,为防止外界水分、AD620ANZ杂质等的侵入,芯片外一般加有保护的钝化膜。钝化层原来采用磷硅玻璃,后来采用等离子体氮化硅膜。这种膜中含有氢,氢的原子半径很小,极易扩散进入栅下Si-Si0。界面处,取代氧与硅形成Si-H、Si-OH键,热载流子的注入使 Si-H、Si-OH键破坏,在氧化层中形成Q,。或Q。。,从而使热流子效应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可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氮化硅膜保护栅极区来防止氢原子扩散进入。
一些研究证明,工作在交流条件下器件热载流子的退化比直流条件下更严重。
漏极附近电场强度的增加是引发沟道热载流子效应的原因,因此,要减轻漏极附近的场强,比较有效的措施是采用轻掺杂源一漏(Lightly Doped Drain-Source,LDDS)结构,使雪崩注入区向硅衬底下移,离开栅界面处,。
对深亚微米器件,还可采用P-I-N漏MOSFET结构来抑制热载流子效应,所谓P-I-N漏结构是在常规沟道区的源一漏端赴降低掺杂浓度至接近本征的lois/cn3~l016/Cm3(N沟道仍为P区),可进一步降低近漏端电场强度。
此外,工作时限制V DS及VBS的大小,也可改善热载流子效应。
其次,为防止外界水分、AD620ANZ杂质等的侵入,芯片外一般加有保护的钝化膜。钝化层原来采用磷硅玻璃,后来采用等离子体氮化硅膜。这种膜中含有氢,氢的原子半径很小,极易扩散进入栅下Si-Si0。界面处,取代氧与硅形成Si-H、Si-OH键,热载流子的注入使 Si-H、Si-OH键破坏,在氧化层中形成Q,。或Q。。,从而使热流子效应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可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氮化硅膜保护栅极区来防止氢原子扩散进入。
一些研究证明,工作在交流条件下器件热载流子的退化比直流条件下更严重。
漏极附近电场强度的增加是引发沟道热载流子效应的原因,因此,要减轻漏极附近的场强,比较有效的措施是采用轻掺杂源一漏(Lightly Doped Drain-Source,LDDS)结构,使雪崩注入区向硅衬底下移,离开栅界面处,。
对深亚微米器件,还可采用P-I-N漏MOSFET结构来抑制热载流子效应,所谓P-I-N漏结构是在常规沟道区的源一漏端赴降低掺杂浓度至接近本征的lois/cn3~l016/Cm3(N沟道仍为P区),可进一步降低近漏端电场强度。
此外,工作时限制V DS及VBS的大小,也可改善热载流子效应。
上一篇:ICP随VB的变化情况
上一篇:栅介质按照击穿时的情况
热门点击
- 转换为ASCII码文本文件(TXT)
- RC电路的输出波形及其傅里叶变换结果
- 半加器逻辑功能检验
- 逻辑状态( States)
- 高斯白噪声信号源应用实例
- 元器件的所有属性
- Probe的功能
- 差分电路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 新版本的PSpice增加了对元器件功率的仿真
- 逻辑模拟的基本步骤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