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通信网络

基于DirectDraw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实时显示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703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刘佳音 禹卫东

    

    摘要: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实时显示技术。利用该技术并结合机载sar实时成像处理器的硬件环境,实现了具有多种功能的滚动显示软件,软件开发采用了基于directdraw的技术。目前该软件已成功运行于中科院电子所研制的机载sar实时成像处理器上。该项技术可方便地移植到其他类似的雷达图像显示系统中。

    

    关键词:directdravq实时显示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主动式微波遥感手段,它以飞机或卫星为载体对地进行观测。与光学成像不同,把sar回波数据转换为sar图像需要一系列复杂的信号处理步骤,通常只能采取记录回波数据、事后处理得到图像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嵌入式dsp芯片速度的不断提高,机上实时成像处理技术已成为现实。

    sar实时成像处理器可以在载机平台飞行的同时获得所观测区域的sar图像,这对于实时侦察具有重要意义。图像实时滚动显示是sar实时成像处理器的一个重要功能,它用来直观地把处理器生成的图像按载机飞行速度,同步地输出到显示设备上。

    本文介绍的基于directdraw的sar图像实时滚动显示软件已成功地运行于中科院电子所开发的机载sar实时成像处理器上,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运行的硬件环境及功能需求

    本软件运行于中科院电子所研制的机载sar实时成像处理器上,硬件环境如图1所示。

    

    

    机上雷达通过天线对地面测绘区域发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地物回波经过放大、下变频和正交解调后,生成视频回波信号(分为i/q两路),进入机上的实时成像处理器中。

    在实时成像处理器中,首先视频信号经a/d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成像处理(包括方位预滤波、距离压缩、ctm、方位压缩、ictm等硬件单元)生成实时连续的sar图像数据,其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图像数据通过pci接口卡(总线宽度为32位)传入主控计算机。在主控计算机中,sar图像数据经本软件处理后,通过显示器完成雷达图像的实时滚动显示,其中,图像的显示分辨率为1024×768,显示字长为8bit,显示图像灰度级为256级。

    

    

    根据上述技术参数,本软件设计思想及所完成的功能如下:

    (1)屏幕显示模式为图像自下而上进行滚动显示,其中水平方向为距离向,垂直方向为方位向。

    (2)雷达数据在成像时,图像数据持续显示速度应符合大于6.25mbps(762.5×4096×2)的标准,否则,会造成数据的拥塞,导致显示的图像出错。

    (3)雷达成像时读入16bit无符号数据,而显示字长为8bit,所以,要从16bit数据中选取连续的8bit用来成像,而且选取的位置必须可调,即可以动态改变图像的亮度。

    (4)雷达图像每行4096点。普通的显示器能显示的最大尺寸为1024×768,所以,雷达图像不可能一次全部显示出来,必须动态地分区域显示。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图像显示模式:全分辨率——起始距离可选,显示距离向0~4096点中的任意1024点(如图2所示);低分辨率——距离向4抽1.方位向4抽l,从而在1024×768的显示器上就能显示出整体的雷达图像(如图3所示)。

    

    

    

    (5)每行图像数据中都附加了辅助数据,它包含了雷达图像的信息,输出显示可把其叠加到图像上。

    过去在显示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时,一般采用图形设备接口gdi。利用gdi显示雷达滚动图像,优点是使用方法简单,只需较少的代码便能实现,但windows的设备无关性原则使得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访问设备硬件,处理图像必须通过gdi,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图形的显示速度,并且在缩放图像时还容易引起失真和屏闪现象。

    directdraw是directx sdk的主要部分之一。它允许直接对显示内存操作,支持硬件位块传输、硬件覆盖、表面翻转,并且保持同目前的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兼容。作为一种软件接口,使用directdraw可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刘佳音 禹卫东

    

    摘要: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实时显示技术。利用该技术并结合机载sar实时成像处理器的硬件环境,实现了具有多种功能的滚动显示软件,软件开发采用了基于directdraw的技术。目前该软件已成功运行于中科院电子所研制的机载sar实时成像处理器上。该项技术可方便地移植到其他类似的雷达图像显示系统中。

    

    关键词:directdravq实时显示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主动式微波遥感手段,它以飞机或卫星为载体对地进行观测。与光学成像不同,把sar回波数据转换为sar图像需要一系列复杂的信号处理步骤,通常只能采取记录回波数据、事后处理得到图像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嵌入式dsp芯片速度的不断提高,机上实时成像处理技术已成为现实。

    sar实时成像处理器可以在载机平台飞行的同时获得所观测区域的sar图像,这对于实时侦察具有重要意义。图像实时滚动显示是sar实时成像处理器的一个重要功能,它用来直观地把处理器生成的图像按载机飞行速度,同步地输出到显示设备上。

    本文介绍的基于directdraw的sar图像实时滚动显示软件已成功地运行于中科院电子所开发的机载sar实时成像处理器上,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运行的硬件环境及功能需求

    本软件运行于中科院电子所研制的机载sar实时成像处理器上,硬件环境如图1所示。

    

    

    机上雷达通过天线对地面测绘区域发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地物回波经过放大、下变频和正交解调后,生成视频回波信号(分为i/q两路),进入机上的实时成像处理器中。

    在实时成像处理器中,首先视频信号经a/d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成像处理(包括方位预滤波、距离压缩、ctm、方位压缩、ictm等硬件单元)生成实时连续的sar图像数据,其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图像数据通过pci接口卡(总线宽度为32位)传入主控计算机。在主控计算机中,sar图像数据经本软件处理后,通过显示器完成雷达图像的实时滚动显示,其中,图像的显示分辨率为1024×768,显示字长为8bit,显示图像灰度级为256级。

    

    

    根据上述技术参数,本软件设计思想及所完成的功能如下:

    (1)屏幕显示模式为图像自下而上进行滚动显示,其中水平方向为距离向,垂直方向为方位向。

    (2)雷达数据在成像时,图像数据持续显示速度应符合大于6.25mbps(762.5×4096×2)的标准,否则,会造成数据的拥塞,导致显示的图像出错。

    (3)雷达成像时读入16bit无符号数据,而显示字长为8bit,所以,要从16bit数据中选取连续的8bit用来成像,而且选取的位置必须可调,即可以动态改变图像的亮度。

    (4)雷达图像每行4096点。普通的显示器能显示的最大尺寸为1024×768,所以,雷达图像不可能一次全部显示出来,必须动态地分区域显示。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图像显示模式:全分辨率——起始距离可选,显示距离向0~4096点中的任意1024点(如图2所示);低分辨率——距离向4抽1.方位向4抽l,从而在1024×768的显示器上就能显示出整体的雷达图像(如图3所示)。

    

    

    

    (5)每行图像数据中都附加了辅助数据,它包含了雷达图像的信息,输出显示可把其叠加到图像上。

    过去在显示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时,一般采用图形设备接口gdi。利用gdi显示雷达滚动图像,优点是使用方法简单,只需较少的代码便能实现,但windows的设备无关性原则使得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访问设备硬件,处理图像必须通过gdi,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图形的显示速度,并且在缩放图像时还容易引起失真和屏闪现象。

    directdraw是directx sdk的主要部分之一。它允许直接对显示内存操作,支持硬件位块传输、硬件覆盖、表面翻转,并且保持同目前的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兼容。作为一种软件接口,使用directdraw可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的焊接
    整机电路简单,用洞洞板搭线比较方便。EM8621实际采...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