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Spice提供的直流工作点分析(Bias Point)工具
发布时间:2015/8/27 22:01:21 访问次数:1991
利用PSpice提供的直流工作点分析(Bias Point)工具,得到图5.3.1中各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ACPL-054L-000E观察各三极管是否均工作在放大区。
两级放大电路的交流指标的测量:
(1)观察输出波形:利用瞬态分析(Time Domain),在Probe窗口中得到out点的波形,观察波形是否失真,单击菜单Trace->Evaluate Measurement,求出Max(V(out》/max(V(inl))的值。
(2)测量中频增益和带宽值:利用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频率范围设置为0.01 Hz~100 MHz(注意PSpice中“兆”需要用“Meg”表示),在Probe窗口执行Trace/Add Trace,或单击撬,分别输入DB(V(out》和P(V(out》,观察两级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波特图,并使月添加特征函数的方法(Trace->Evaluate Measurement),得到中频增益(Max(Vout》、下限截止频率(Cutoff_Highpass_3 dB(V(out》)、上限截止频率(CutoffLowpass_3 dB(V(out》),以及带(Bandwidth_Bandpass_3 dB(V(out》)的值。
(3)测量输入电阻:利用(2)的交流扫描分析的结果,画出输出变量为Ri=Vi/li的频率特性曲线,读出电路工作频率1 kHz时的值,从而得到电路输入电阻的值。
(4)测量输出电阻:将信号源Vi短路,在输出端添加一个信号源Vt(可以使用幅度为10 mV,频率为1 kHz的正弦波信号)替代。再进行PSpice交流扫描分析,画出输出变量Ro=Vt/lt的频率特性,读出电路工作频率1 kHz时的值,从而得到电路输出电阻的值。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对交流指标的影响
为图5.3.1的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如图5.3.2所示。
(1)在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的基础上进阶进行参数扫描分析(Parametric sweep),分析反馈电阻的阻值与反馈系数的关系。
(2)使用步骤3中的方法测量反镄电路的中频增益、带宽、输入电阻以及输出电阻的大小。
(3)使用瞬态分析(Time Domain)工具,观察反馈电路对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利用PSpice提供的直流工作点分析(Bias Point)工具,得到图5.3.1中各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ACPL-054L-000E观察各三极管是否均工作在放大区。
两级放大电路的交流指标的测量:
(1)观察输出波形:利用瞬态分析(Time Domain),在Probe窗口中得到out点的波形,观察波形是否失真,单击菜单Trace->Evaluate Measurement,求出Max(V(out》/max(V(inl))的值。
(2)测量中频增益和带宽值:利用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频率范围设置为0.01 Hz~100 MHz(注意PSpice中“兆”需要用“Meg”表示),在Probe窗口执行Trace/Add Trace,或单击撬,分别输入DB(V(out》和P(V(out》,观察两级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波特图,并使月添加特征函数的方法(Trace->Evaluate Measurement),得到中频增益(Max(Vout》、下限截止频率(Cutoff_Highpass_3 dB(V(out》)、上限截止频率(CutoffLowpass_3 dB(V(out》),以及带(Bandwidth_Bandpass_3 dB(V(out》)的值。
(3)测量输入电阻:利用(2)的交流扫描分析的结果,画出输出变量为Ri=Vi/li的频率特性曲线,读出电路工作频率1 kHz时的值,从而得到电路输入电阻的值。
(4)测量输出电阻:将信号源Vi短路,在输出端添加一个信号源Vt(可以使用幅度为10 mV,频率为1 kHz的正弦波信号)替代。再进行PSpice交流扫描分析,画出输出变量Ro=Vt/lt的频率特性,读出电路工作频率1 kHz时的值,从而得到电路输出电阻的值。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对交流指标的影响
为图5.3.1的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如图5.3.2所示。
(1)在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的基础上进阶进行参数扫描分析(Parametric sweep),分析反馈电阻的阻值与反馈系数的关系。
(2)使用步骤3中的方法测量反镄电路的中频增益、带宽、输入电阻以及输出电阻的大小。
(3)使用瞬态分析(Time Domain)工具,观察反馈电路对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上一篇:第一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