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编程芯片的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的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92
     辛 勤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思想和结构,提出了一种实现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的设计方案,随后对各个模块进行了分析。整个试验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产生各种调制制式的中频信号;也可以接收各种中频信号,并变频成基带信号。另外,它利用通用微机完成形式多样的基带信号处理,使得整个平台结构简单,功能强大。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
     数字上变频 数字下变频 pci总线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的几年发展的新技术,是继无线电通讯从模拟到数字,从固定到移动的第三次革命。当初,是由于解决军事通讯中的不同体制、不同标准之间的兼容性而提出来的一种技术要求。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第三代移动通讯标准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的提出,这要求地持多媒体的信息传输,如语音、图像、传真、互联网服务。这就要求它支持宽带的移动多媒体服务。只有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才能如此复杂地传输数据,这为软件无线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是利用通用的硬件作为无线通信的平台,而把尽可能多的个人通信功能和服务采用软件来实现。它的优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和结构通用,功能实现灵活;(2)系统的改进和升级方便;(3)不同通信系统之间可以进行通信;(4)肯有良好的复用性。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是把硬件作为无线电的基本平台,而把尽可能多的列线电及个人通信功能用软件实现。这样无线通信新系统,新产品的开发将逐步转移到软件上,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思想与传统结构的区别在于:将ad和da向rf端靠近,由基带移到中频,甚至到射频,同时用高速的dsp/cpu做a/d后的一
     系列处理。图1给出了软件无线电的理想结构。但是由于现在dsp、adc技术等还不能满足这种理想结构的要求,图2给出了现在具备的条件能够实现的软件无线电结构,它将专用的可编程duc,ddc代替了dsp的中频信号处理功能。在本文中讨论的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的结构是基于图2所示的结构图进行设计的,对些我们利用了可编程的上变频和下变频芯片代替数字处理器(dsp),用以弥补目前dsp运算速度不能满足软件无线电要求的缺陷。
     1 系统结构
     我们设计和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的系统结构图如图3
     ,它主要由发射模块和拉收模块两个主要
     部分组成。系统的发射模块可以处理多种基带信号,并可由用户选择调制方式、设置发送波波器数以及输出频度,并最终生成中频为10-20mhz的多种调制信号(如am、
     fm、mpsk、qam等)。系统的接收模块能够收多种指示的中频信号(如am、fm、mpsk、mfssk、qam等),要求调制信号的载频在20mhz以下,模拟调制信号的基带带宽不超过500khz。数字调制信号的码元速率不超过16ksps。整个系统由一片cpld芯片进行控制,由引可以简化电路,方便调度,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在系统的设计中,我们并没有采肜传统的方法利用dsp进行基带信号处理,而是利用通用微机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并采用pc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则当前通用计算机发展迅速,如基于奔腾ⅲ的通用计算机的综合处理性能接近甚至超过第三代的dsp处理芯片(如it公司的ysm320c50系列),利用和微机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比dsp更方便。二则pci总线具有很高的输速率(峰值速率可达132mb/s),而我们设计的系统基带信号输速率是在1000ksps以下,所以利用pci总线来传输数据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总线控制器s5933、外部fifo、全局控制器cpld、数字上变频器件hsp50215、数字下变频器件hsp50214b、hsp50210、高速d/a器件ad9762等单元。如图3所示,待发射的基带信号由pci总线输入,经fifo缓存后送入数字上变频器件hsp50215输出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中频信号;高速和a/d
     辛 勤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思想和结构,提出了一种实现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的设计方案,随后对各个模块进行了分析。整个试验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产生各种调制制式的中频信号;也可以接收各种中频信号,并变频成基带信号。另外,它利用通用微机完成形式多样的基带信号处理,使得整个平台结构简单,功能强大。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
     数字上变频 数字下变频 pci总线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的几年发展的新技术,是继无线电通讯从模拟到数字,从固定到移动的第三次革命。当初,是由于解决军事通讯中的不同体制、不同标准之间的兼容性而提出来的一种技术要求。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第三代移动通讯标准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的提出,这要求地持多媒体的信息传输,如语音、图像、传真、互联网服务。这就要求它支持宽带的移动多媒体服务。只有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才能如此复杂地传输数据,这为软件无线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是利用通用的硬件作为无线通信的平台,而把尽可能多的个人通信功能和服务采用软件来实现。它的优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和结构通用,功能实现灵活;(2)系统的改进和升级方便;(3)不同通信系统之间可以进行通信;(4)肯有良好的复用性。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是把硬件作为无线电的基本平台,而把尽可能多的列线电及个人通信功能用软件实现。这样无线通信新系统,新产品的开发将逐步转移到软件上,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思想与传统结构的区别在于:将ad和da向rf端靠近,由基带移到中频,甚至到射频,同时用高速的dsp/cpu做a/d后的一
     系列处理。图1给出了软件无线电的理想结构。但是由于现在dsp、adc技术等还不能满足这种理想结构的要求,图2给出了现在具备的条件能够实现的软件无线电结构,它将专用的可编程duc,ddc代替了dsp的中频信号处理功能。在本文中讨论的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的结构是基于图2所示的结构图进行设计的,对些我们利用了可编程的上变频和下变频芯片代替数字处理器(dsp),用以弥补目前dsp运算速度不能满足软件无线电要求的缺陷。
     1 系统结构
     我们设计和软件无线电试验平台的系统结构图如图3
     ,它主要由发射模块和拉收模块两个主要
     部分组成。系统的发射模块可以处理多种基带信号,并可由用户选择调制方式、设置发送波波器数以及输出频度,并最终生成中频为10-20mhz的多种调制信号(如am、
     fm、mpsk、qam等)。系统的接收模块能够收多种指示的中频信号(如am、fm、mpsk、mfssk、qam等),要求调制信号的载频在20mhz以下,模拟调制信号的基带带宽不超过500khz。数字调制信号的码元速率不超过16ksps。整个系统由一片cpld芯片进行控制,由引可以简化电路,方便调度,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在系统的设计中,我们并没有采肜传统的方法利用dsp进行基带信号处理,而是利用通用微机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并采用pc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则当前通用计算机发展迅速,如基于奔腾ⅲ的通用计算机的综合处理性能接近甚至超过第三代的dsp处理芯片(如it公司的ysm320c50系列),利用和微机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比dsp更方便。二则pci总线具有很高的输速率(峰值速率可达132mb/s),而我们设计的系统基带信号输速率是在1000ksps以下,所以利用pci总线来传输数据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总线控制器s5933、外部fifo、全局控制器cpld、数字上变频器件hsp50215、数字下变频器件hsp50214b、hsp50210、高速d/a器件ad9762等单元。如图3所示,待发射的基带信号由pci总线输入,经fifo缓存后送入数字上变频器件hsp50215输出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中频信号;高速和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