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一般选择原则
发布时间:2015/3/7 15:54:28 访问次数:449
现代传感器在原理与结构上千差万别, K351AN如何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测量对象以及测量环境合理地选用传感器,是在组成测量系统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传感器确定之后,与之相配套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也就可以确定了。测量结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选用是否合理。
要进行一个具体的测量工作,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即使是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的传感器可供选用,哪一种原理的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具体分析。概括起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因素进行考虑:
(1)与测量条件有关的因素
1)测量的目的。
2)被测量的选择。
3)测量范围。
4)输入信号的幅值、频带宽度。
5)精度要求。
6)测量所需要的时间。
(2)与传感器有关的技术指标
1)精度。
2)稳定度。
3)响应特性。
4)模拟量与数字量。
5)输出幅值。
6)对被测物体产生的负载效应。
7)校正周期。
8)超标准过大的输入信号保护。
(3)与使用环境条件有关的因素
1)安装现场条件及情况。
2)环境条件(湿度、温度、振动等]。
3)信号传输距离。
4)现场所需提供的功率容量。
5)安装现场的电磁环境。
现代传感器在原理与结构上千差万别, K351AN如何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测量对象以及测量环境合理地选用传感器,是在组成测量系统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传感器确定之后,与之相配套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也就可以确定了。测量结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选用是否合理。
要进行一个具体的测量工作,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即使是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的传感器可供选用,哪一种原理的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具体分析。概括起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因素进行考虑:
(1)与测量条件有关的因素
1)测量的目的。
2)被测量的选择。
3)测量范围。
4)输入信号的幅值、频带宽度。
5)精度要求。
6)测量所需要的时间。
(2)与传感器有关的技术指标
1)精度。
2)稳定度。
3)响应特性。
4)模拟量与数字量。
5)输出幅值。
6)对被测物体产生的负载效应。
7)校正周期。
8)超标准过大的输入信号保护。
(3)与使用环境条件有关的因素
1)安装现场条件及情况。
2)环境条件(湿度、温度、振动等]。
3)信号传输距离。
4)现场所需提供的功率容量。
5)安装现场的电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