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平板电视遭遇面板瓶颈三问彩电厂商
发布时间:2006/7/11 0:00:00 访问次数:685
最高降幅达到40%
过节期间,记者在深圳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看到,索尼、松下等合资品牌的平板电视价格大幅下降,降价力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五一”、“十一”。据了解,其中松下一款42英寸等离子电视由24900元首次跌进20000元以内,降幅超过5000元。索尼一款新推出的40英寸液晶电视仅售19000元,降价幅度超过40%,与国产品牌价格相近,价格差幅首次缩小至2000元以内。飞利浦一款42英寸液晶电视由29900元直降至21900元,降幅高达8000元。
国产品牌静悄悄
与日系品牌的大幅跳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品牌的突然静默。
创维有关负责深圳国美、苏宁卖场销售的人员介绍,“五一”、“十一”国产品牌的降价幅度在10%至30%之间,而元旦却基本维持了原来的价格,显得比较理性。创维在卖场的销售前两天不如国庆,但第三天与国庆相当。
记者了解几家国产彩电企业,大都表示,目前液晶电视销售火爆的背后是国产企业赔本赚吆喝,按照目前的成本,再降价肯定得赔本。
洋品牌可能重占半壁江山
相关统计显示,国产平板电视始终占据着市场的主流,其中国产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已达74.3%,等离子电视占有率为45.25%,对外资品牌已经构成了相当的压力。不过从元旦销售额占有率来看,国产液晶比例为65.07%,等离子为35.68%。元旦一战,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已经从原先的35%左右至少上升了10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有可能重新夺回半壁江山。
获得低价面板才有钱赚
以往,国产彩电取胜在终端。价格低,市场织得密,从县乡农村到大中城市,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叫作终端制胜。而去年“五一”以后,各企业却在为找到价格便宜的彩电面板而奔波,谁获得低价面板,谁就有钱赚。因为液晶、等离子面板和机芯的成本已经占到产品的80%。组装加工的空间只有20%,没有能力打价格战了。
在供应链方面,洋品牌显示出了其拥有面板和机芯资源的优势。洋品牌元旦大幅跳水的背后是其上游屏资源的相继放量。据了解,韩国三星电子和lg飞利浦lcd公司日前分别宣布各自的超大型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竣工投产。
记者评述
一问:为何失去面板生产的机遇?
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企业之所以能够抓住平板显示的商机,从纯技术的角度,可从产业链的延伸上来解释。液晶显示首先使用在仪器仪表、手机显示等领域,面积较小,清晰度要求不高。然后,笔记本电脑的兴起,让液晶面板变大了,技术要求更高。日本索尼、东芝、日立以及韩国三星都借助液晶显示做大了笔记本产业。台湾是最大it元器件供应商,当然也没有错过这次机会。随后,台式电脑刮起液晶风暴,目前,已经没有多少人再买电脑的crt屏。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中国是液晶面板需求最大的市场之一。仪器仪表不说,手机是世界最大的加工生产基地。再加上占据世界50%的彩电,也就是说,从产业链上来说,多年来中国是液晶面板最大的需求市场。
也就是说,从产业链的角度,中国企业是最应该向液晶面板延伸的,而我们却似乎无动于衷,甘心去买别人最关键的元器,而这恰恰是价值链中最重要的部分。
二问:技工贸还是贸工技?
这是中国企业争论的一个大问题,而占上风的一定是贸工技。中国市场这么大,只要产品有市场,企业就能生存,就能做大。因此先把别人的技术拿来,甚至把别人的产品贴上自己的商标,占领市场就行了。甚至假冒别人的产品更能赚大钱。因此,企业把最重要的资源都集中到
最高降幅达到40%
过节期间,记者在深圳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看到,索尼、松下等合资品牌的平板电视价格大幅下降,降价力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五一”、“十一”。据了解,其中松下一款42英寸等离子电视由24900元首次跌进20000元以内,降幅超过5000元。索尼一款新推出的40英寸液晶电视仅售19000元,降价幅度超过40%,与国产品牌价格相近,价格差幅首次缩小至2000元以内。飞利浦一款42英寸液晶电视由29900元直降至21900元,降幅高达8000元。
国产品牌静悄悄
与日系品牌的大幅跳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品牌的突然静默。
创维有关负责深圳国美、苏宁卖场销售的人员介绍,“五一”、“十一”国产品牌的降价幅度在10%至30%之间,而元旦却基本维持了原来的价格,显得比较理性。创维在卖场的销售前两天不如国庆,但第三天与国庆相当。
记者了解几家国产彩电企业,大都表示,目前液晶电视销售火爆的背后是国产企业赔本赚吆喝,按照目前的成本,再降价肯定得赔本。
洋品牌可能重占半壁江山
相关统计显示,国产平板电视始终占据着市场的主流,其中国产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已达74.3%,等离子电视占有率为45.25%,对外资品牌已经构成了相当的压力。不过从元旦销售额占有率来看,国产液晶比例为65.07%,等离子为35.68%。元旦一战,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已经从原先的35%左右至少上升了10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有可能重新夺回半壁江山。
获得低价面板才有钱赚
以往,国产彩电取胜在终端。价格低,市场织得密,从县乡农村到大中城市,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叫作终端制胜。而去年“五一”以后,各企业却在为找到价格便宜的彩电面板而奔波,谁获得低价面板,谁就有钱赚。因为液晶、等离子面板和机芯的成本已经占到产品的80%。组装加工的空间只有20%,没有能力打价格战了。
在供应链方面,洋品牌显示出了其拥有面板和机芯资源的优势。洋品牌元旦大幅跳水的背后是其上游屏资源的相继放量。据了解,韩国三星电子和lg飞利浦lcd公司日前分别宣布各自的超大型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竣工投产。
记者评述
一问:为何失去面板生产的机遇?
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企业之所以能够抓住平板显示的商机,从纯技术的角度,可从产业链的延伸上来解释。液晶显示首先使用在仪器仪表、手机显示等领域,面积较小,清晰度要求不高。然后,笔记本电脑的兴起,让液晶面板变大了,技术要求更高。日本索尼、东芝、日立以及韩国三星都借助液晶显示做大了笔记本产业。台湾是最大it元器件供应商,当然也没有错过这次机会。随后,台式电脑刮起液晶风暴,目前,已经没有多少人再买电脑的crt屏。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中国是液晶面板需求最大的市场之一。仪器仪表不说,手机是世界最大的加工生产基地。再加上占据世界50%的彩电,也就是说,从产业链上来说,多年来中国是液晶面板最大的需求市场。
也就是说,从产业链的角度,中国企业是最应该向液晶面板延伸的,而我们却似乎无动于衷,甘心去买别人最关键的元器,而这恰恰是价值链中最重要的部分。
二问:技工贸还是贸工技?
这是中国企业争论的一个大问题,而占上风的一定是贸工技。中国市场这么大,只要产品有市场,企业就能生存,就能做大。因此先把别人的技术拿来,甚至把别人的产品贴上自己的商标,占领市场就行了。甚至假冒别人的产品更能赚大钱。因此,企业把最重要的资源都集中到
上一篇:解读06年电子信息调控措施
下一篇:闪联公司化运营台前幕后
热门点击
- WAPI技术拖后腿英雄气短
- WAPI屡遭排斥利益不相关注定的尴尬
- 汉芯造假调查:为什么举报陈进和汉芯
- 时评: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
- 专家揭露微电子行业造假内幕
- “超龙计划”重启国人信心
- TD-SCDMA五大突出优势
- 日本厂商:TFT液晶产业的真正链主
- 周其仁:汉芯故事的另一面
- 真假双核战:AMD英特尔"忽悠"谁呢
推荐电子资讯
- 最差劲科技合作品盘点
- 最差劲的科技合作品。 LG普拉达: 看到这个不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