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广阔高容量RF芯片
发布时间:2010/7/23 10:46:35 访问次数:852
- 51电子网公益库存:
- P16C2305-1W
- PT7311-31-0
- PT7611-41-2
- P0405-140
- Q69510V9200S172
- Q69660M350K72
- QB-80GC-TC-01S
- QEB363-LF
- RTL8201R
- RTL8102E-VB-GR
- RTD2555LH
拥有铁电随机存取内存(f-ram)技术之ramtron公司,日前完成了一份针对目前市面上超高频(uhf)epc class 1 gen2标准rfid芯片的调查,据其内容,未来可能开发出一种利用f-ram内存功能并提高rf应用无线数据存取能力的新型rfid芯片。
标准的电子式可清除程序化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eeprom)内存几乎已应用在当今所有的产业标签应用中,与eeprom内存相比,f-ram内存具有多项性能优势。首先,f-ram内存的读写速度比eeprom快一百倍。其次,f-ram的读写电压比eeprom低,对微弱rf读/写磁场的灵敏度更高,因此写入距离更长。
存储容量加大 应用面更广 几乎每周的产业新闻中都会出现采用rf技术的新的应用报道,例如被动、半被动、主动的电子卷标芯片。在这些新应用中,有些要求或希望在标识其资产的 rfid芯片上可储存更多的信息。
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厂商可以提供有较大内存容量卷标的产品,大多数厂商只能提供容量仅比传统纯epc标签多数百个存储位的产品。有些卷标可能达到数千位的内存容量,但由于eeprom内存天生所具有的读写速度慢的缺陷,读写10至20kb数据耗时长达几十秒,电子卷标使用者和厂家均认为使用标准eeprom来实现大容量内存电子卷标并不合适。表1所列为某些希望、甚至必须采用大容量内存卷标的新兴应用。
ramtron已开发出支持uhf epc class1 gen2协议的maxarias无线内存系列,以满足新兴的大容量内存rfid应用的需求。maxarias组件是结合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barrier diode)rf前端的高灵敏度与f-ram内存单元技术优势的新一代rf内存芯片,其所产生的整合技术实现了迄今最高的灵敏度、更长的工作距离和出色的写入速度。
系统整合商可以利用maxarias无线内存来当作“移动数据库”,以扩充rf识别功能,在本地的高性能芯片中储存资产信息。maxarias系列的第一批产品具有4kb、8kb和16kb的内存容量,使用者可在rf内存芯片上保存250至1000个16位数据。 写入次数明显优于eeprom maxarias内存映像(memory map)的配置,可为使用者提供最大的灵活性来写入数据,并采用区块写入保护指令保护内存区。maxarias内存还具有几乎无限的写入次数,达1014次,换句话说,电子卷标可反复擦写千万亿次才会出现内存磨损的问题。反观,标准eeprom标签擦写十万次后就会出现故障。
maxarias无线内存的写入速度比eeprom卷标快六倍,读取速度快二倍,可以在那些需要接连写入数百个标签的应用或不停车收费应用中发挥优势。在不停车收费应用中,内存速度要能够精确地写入与读出。此外,电子卷标上写入的数据可保存20年以上,非常适合资产追踪管理。maxarias系列产品符合uhf被动芯片的epc class1 gen2标准,也符合uhf频段(860m~960mhz)的全球频率标准。
在过去25年中,f-ram储存技术已经运用在全球各地严苛的计量、汽车电子、工业、科学仪器及计算应用上。如今,像maxarias无线内存产品这种新型的大容量rf内存ic,可为全球的rf系统整合商和使用者带来新的功能与选择。在 物流、供应链和资产追踪等领域内,利用射频(rf)技术实现自动识别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展,并且几乎覆盖了世界上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区域。随着以epcglobal class-1 gen2协议作为互通性的全球标准逐步被采纳和实施,以及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fid)技术的识别速度和精度的提升,未来数年,rfid市场可能有爆发性的增长,rf技术将无所不在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 51电子网公益库存:
- P16C2305-1W
- PT7311-31-0
- PT7611-41-2
- P0405-140
- Q69510V9200S172
- Q69660M350K72
- QB-80GC-TC-01S
- QEB363-LF
- RTL8201R
- RTL8102E-VB-GR
- RTD2555LH
拥有铁电随机存取内存(f-ram)技术之ramtron公司,日前完成了一份针对目前市面上超高频(uhf)epc class 1 gen2标准rfid芯片的调查,据其内容,未来可能开发出一种利用f-ram内存功能并提高rf应用无线数据存取能力的新型rfid芯片。
标准的电子式可清除程序化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eeprom)内存几乎已应用在当今所有的产业标签应用中,与eeprom内存相比,f-ram内存具有多项性能优势。首先,f-ram内存的读写速度比eeprom快一百倍。其次,f-ram的读写电压比eeprom低,对微弱rf读/写磁场的灵敏度更高,因此写入距离更长。
存储容量加大 应用面更广 几乎每周的产业新闻中都会出现采用rf技术的新的应用报道,例如被动、半被动、主动的电子卷标芯片。在这些新应用中,有些要求或希望在标识其资产的 rfid芯片上可储存更多的信息。
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厂商可以提供有较大内存容量卷标的产品,大多数厂商只能提供容量仅比传统纯epc标签多数百个存储位的产品。有些卷标可能达到数千位的内存容量,但由于eeprom内存天生所具有的读写速度慢的缺陷,读写10至20kb数据耗时长达几十秒,电子卷标使用者和厂家均认为使用标准eeprom来实现大容量内存电子卷标并不合适。表1所列为某些希望、甚至必须采用大容量内存卷标的新兴应用。
ramtron已开发出支持uhf epc class1 gen2协议的maxarias无线内存系列,以满足新兴的大容量内存rfid应用的需求。maxarias组件是结合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barrier diode)rf前端的高灵敏度与f-ram内存单元技术优势的新一代rf内存芯片,其所产生的整合技术实现了迄今最高的灵敏度、更长的工作距离和出色的写入速度。
系统整合商可以利用maxarias无线内存来当作“移动数据库”,以扩充rf识别功能,在本地的高性能芯片中储存资产信息。maxarias系列的第一批产品具有4kb、8kb和16kb的内存容量,使用者可在rf内存芯片上保存250至1000个16位数据。 写入次数明显优于eeprom maxarias内存映像(memory map)的配置,可为使用者提供最大的灵活性来写入数据,并采用区块写入保护指令保护内存区。maxarias内存还具有几乎无限的写入次数,达1014次,换句话说,电子卷标可反复擦写千万亿次才会出现内存磨损的问题。反观,标准eeprom标签擦写十万次后就会出现故障。
maxarias无线内存的写入速度比eeprom卷标快六倍,读取速度快二倍,可以在那些需要接连写入数百个标签的应用或不停车收费应用中发挥优势。在不停车收费应用中,内存速度要能够精确地写入与读出。此外,电子卷标上写入的数据可保存20年以上,非常适合资产追踪管理。maxarias系列产品符合uhf被动芯片的epc class1 gen2标准,也符合uhf频段(860m~960mhz)的全球频率标准。
在过去25年中,f-ram储存技术已经运用在全球各地严苛的计量、汽车电子、工业、科学仪器及计算应用上。如今,像maxarias无线内存产品这种新型的大容量rf内存ic,可为全球的rf系统整合商和使用者带来新的功能与选择。在 物流、供应链和资产追踪等领域内,利用射频(rf)技术实现自动识别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展,并且几乎覆盖了世界上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区域。随着以epcglobal class-1 gen2协议作为互通性的全球标准逐步被采纳和实施,以及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fid)技术的识别速度和精度的提升,未来数年,rfid市场可能有爆发性的增长,rf技术将无所不在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上一篇:食品安全唤RFID 安防技术
下一篇:再冲刺产业环境中国具备模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