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业 争夺世界芯片市场
发布时间:2009/9/21 10:25:43 访问次数:548
后来,德仪发现,无法找到合适的合作者。鉴于德州仪器没有特别的要求,诸如台湾半导体、联合微电子(umc)和chartered都纷纷改变方向。德州仪器副总裁汤姆·索普称,公司想在达拉斯工厂生产芯片半成品,然后在另一家公司完成芯片最后的工序。其它生产厂都想生产整个芯片,因为这样才有丰厚的利润。但是,中国的芯片新军-上海国际半导体制造公司(smi)却愿意冒这个风险。索普称,和中国绝大多数的芯片制造商一样,smi“年轻且胃口很大”。现在,两家公司已不能分离,在未来的岁月里,smic可能会从德州仪器的业务中获得更大的得益。中国芯片制造商也很可能从其它芯片巨头那儿蚕食业务利润。在全球和地区市场,中国芯片制造商在许多方面都在蓄势待发。目前,中国的国内芯片需求强劲。据芯片咨询机构ic insights预测,今年,中国半导体产品的销售额可望达到343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
现在,中国绝大部分的芯片是从国外进口,许多公司正在为中国市场供应芯片。鉴于德州仪器进攻性的战略,可以预料,其它的公司可能也会乐意现中国半导体制造商结盟。中国的芯片市场正在快速成长,4-5年以前,中国第一家芯片厂进行在线销售。由于各种国际法规限制其它公司向中国出品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所以地区制造商在起步阶段似乎是前景迷茫,他们只能在台湾半导体厂商的重压下生产几乎陈旧过时的芯片,向低端市场进军。
4年后,中国芯片制造商处于无人争锋的地位。他们的芯片价格极低,一般比竞争对手低10-20%。isuppli研究机构的分析师len jelinek指出,中国政府对半导体厂商的损失进行补贴,厂商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直到他们实现由亏到赢。
这种政策的扶持,使诸如smic、上海sim-bcd、吉林中华微电子厂以csmc技术等中国公司主得上风,不断扩大市场份额。jelinek称,“smic已成为当地市场的主流厂商,而在过去,客户一般是找umc和台湾半导体的产品。”去年,中国芯片业创收约24亿美元,2003年,中国芯片产量是世界总量的4%。但是,到2007年,这个数字会翻倍,达到9%。而且这个数字可能还有点保守。今年,尽管全球芯片产量会比2004年下降,但中国芯片的市场份额仍将会进一步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必然会打价格战,而中国厂商依靠低价劳动力和政府的补贴,必须会处于极为有利的竞争地位。
现在,许多半导体厂商在中国投资建厂,同时给当地的厂商发订单。台湾半导体公司于2004年10月在中国开设了工厂。 stmicroelectronics联手韩国的hynix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在中国建立合资工厂。 stmicro公司的副总裁劳伦特·波森称,“你必须在客户所在的地方生产,中国已成为整个世界生产加工基地。”
semico research研究机构的分析师joanne itow称,中国的低价战略将会对整个芯片业产生重压,在竞争对手生产低价产品的同时,芯片生产者如果不能采取对策,必然会遭受重创。当然,中国不会一直采取低价战略。许多地方芯片制造商将可能上市,而投资者不会接受政府补贴的损失现状。而客户的需求也不仅仅是低价,台湾半导体公司负责世界品牌管理的主管chuck byers称,“价格是一个因素,客户对芯片的要求还有质量和可靠性。”因此,进入中国市场,芯片制造商仍将面临迟到的风险和各种问题。
后来,德仪发现,无法找到合适的合作者。鉴于德州仪器没有特别的要求,诸如台湾半导体、联合微电子(umc)和chartered都纷纷改变方向。德州仪器副总裁汤姆·索普称,公司想在达拉斯工厂生产芯片半成品,然后在另一家公司完成芯片最后的工序。其它生产厂都想生产整个芯片,因为这样才有丰厚的利润。但是,中国的芯片新军-上海国际半导体制造公司(smi)却愿意冒这个风险。索普称,和中国绝大多数的芯片制造商一样,smi“年轻且胃口很大”。现在,两家公司已不能分离,在未来的岁月里,smic可能会从德州仪器的业务中获得更大的得益。中国芯片制造商也很可能从其它芯片巨头那儿蚕食业务利润。在全球和地区市场,中国芯片制造商在许多方面都在蓄势待发。目前,中国的国内芯片需求强劲。据芯片咨询机构ic insights预测,今年,中国半导体产品的销售额可望达到343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
现在,中国绝大部分的芯片是从国外进口,许多公司正在为中国市场供应芯片。鉴于德州仪器进攻性的战略,可以预料,其它的公司可能也会乐意现中国半导体制造商结盟。中国的芯片市场正在快速成长,4-5年以前,中国第一家芯片厂进行在线销售。由于各种国际法规限制其它公司向中国出品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所以地区制造商在起步阶段似乎是前景迷茫,他们只能在台湾半导体厂商的重压下生产几乎陈旧过时的芯片,向低端市场进军。
4年后,中国芯片制造商处于无人争锋的地位。他们的芯片价格极低,一般比竞争对手低10-20%。isuppli研究机构的分析师len jelinek指出,中国政府对半导体厂商的损失进行补贴,厂商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直到他们实现由亏到赢。
这种政策的扶持,使诸如smic、上海sim-bcd、吉林中华微电子厂以csmc技术等中国公司主得上风,不断扩大市场份额。jelinek称,“smic已成为当地市场的主流厂商,而在过去,客户一般是找umc和台湾半导体的产品。”去年,中国芯片业创收约24亿美元,2003年,中国芯片产量是世界总量的4%。但是,到2007年,这个数字会翻倍,达到9%。而且这个数字可能还有点保守。今年,尽管全球芯片产量会比2004年下降,但中国芯片的市场份额仍将会进一步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必然会打价格战,而中国厂商依靠低价劳动力和政府的补贴,必须会处于极为有利的竞争地位。
现在,许多半导体厂商在中国投资建厂,同时给当地的厂商发订单。台湾半导体公司于2004年10月在中国开设了工厂。 stmicroelectronics联手韩国的hynix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在中国建立合资工厂。 stmicro公司的副总裁劳伦特·波森称,“你必须在客户所在的地方生产,中国已成为整个世界生产加工基地。”
semico research研究机构的分析师joanne itow称,中国的低价战略将会对整个芯片业产生重压,在竞争对手生产低价产品的同时,芯片生产者如果不能采取对策,必然会遭受重创。当然,中国不会一直采取低价战略。许多地方芯片制造商将可能上市,而投资者不会接受政府补贴的损失现状。而客户的需求也不仅仅是低价,台湾半导体公司负责世界品牌管理的主管chuck byers称,“价格是一个因素,客户对芯片的要求还有质量和可靠性。”因此,进入中国市场,芯片制造商仍将面临迟到的风险和各种问题。
上一篇:沈阳民企;收购日本“太阳能”公司
下一篇:IBM苹果联手新款Power芯片
热门点击
- 蹭网卡;蹭网容易泄漏隐私
- 优朋普乐与乐视网联合起诉迅雷侵权
- 电子书被期盼具备互联网连接、电邮及更长电池寿命
- 创业板IT企业之网宿科技
- 惠普发售1700元平板电脑
- WINDOWS 7将推动触控屏NB的大量涌现
- 中国芯片业 争夺世界芯片市场
- 微软正式发布面向正版用户的免费安全软件
- 广东联通成立3G营销部
- AMD改变市场营销策略
推荐电子资讯
- PPS影音 3.1版本功能上线
- 新版的PPS影音3.1中,产品对整个UI的部分结构进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