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表
工作原理
IN +
REF
REFGND
最高位
8,192C
4,096C
4C
2C
C
C
忙
COMP
IN-
16,384C
SW
B
CNVST
控制
逻辑
产量
CODE
06396-025
AD7951
最低位
SW
A
开关
控制
图25. ADC原理示意图
概观
该AD7951是一个非常快速,低功耗,精密, 14位模拟 -
使用逐次逼近的电容数字转换器(ADC)的
数字 - 模拟( CDAC )转换器架构。
的AD7951可以在任何时候被配置为四个输入中的一个
范围和转换模式,在并行和串行输入
硬件模式或仅一个专门的写, SPI兼容
通过在串行软件模式配置寄存器接口。
在AD7951采用ADI公司的专利
iCMOS工艺
高
电压工艺,以适应0 5 V, 0 10 V, ± 5 V和
± 10 V输入范围,无需使用传统的薄膜。
只有一个采集周期,T
8
,需要对输入到锁存器
正确的配置。复位或电源循环不
需要重新配置ADC。
在AD7951拥有不同的模式,以优化性能
根据该应用程序。它是能够转换的
每秒百万采样( 1 MSPS )的经线模式, 800 kSPS时
在正常模式下,和670 kSPS时在脉冲模式。
该AD7951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片内采样和保持,
逐次逼近型ADC,没有表现出任何用户喉─
线或延迟,使得它非常适合多个复用的信道
应用程序。
对于单极输入范围内, AD7951通常需要3个
用品; VCC , AVDD (可提供DVDD )和OVDD
其可以连接到任意5伏, 3.3伏或2.5伏数字
逻辑。对于双极性输入范围内, AD7951需要使用
额外的VEE电源。
该器件采用无铅, 48引脚LQFP封装或微型LFCSP
7毫米× 7毫米封装,既节省空间
灵活性。此外, AD7951可以配置为一个
并行或串行SPI兼容接口。
转换器操作
该AD7951是基于一个逐次逼近型ADC
电荷再分配DAC 。图25显示了简化的
原理图的ADC 。在华助由两个相同的
的16个二进制加权电容器,它们被连接到阵列
两个比较器输入。
在采集阶段,阵列的接线端连接到所述
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通过SW +和SW-连接到AGND 。
所有独立开关都连接到模拟输入端。
因此,电容器阵列用作采样电容器和
收购对IN +和IN-输入的模拟信号。 A转换
阶段开始一次采集阶段完成,并且
CNVST输入变为低电平。当转换阶段开始时,
SW +和SW-首先断开。这两个电容阵列
然后从输入端断开,并连接到REFGND
输入。因此,在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
(IN +和IN- )抓获,在年底的收购阶段
施加到比较器输入端,导致比较器
变得不平衡。通过切换电容器的各元件
REFGND和REF之间阵列,比较器的输入而变化
通过二进制加权电压步进(V
REF
/2, V
REF
/ 4到V
REF
/
16,384 ) 。控制逻辑切换这些开关,从
MSB优先,以使比较器恢复到
平衡状态。
在完成此过程后,控制逻辑产生
ADC输出码,使BUSY输出低电平。
版本A |第17页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