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1922
对外部组件的LB1922功能说明及注意事项
1.速度控制电路
在此集成电路的速度控制与一个速度判别电路和一个PLL电路的组合来实现。该
速度鉴别器电路输出一个错误输出一次利用电荷泵技术每两个的FG周期。该
PLL电路输出的相位误差每隔FG期间,还利用电荷泵技术。相比于
早期仅使用速度鉴别器电路,一个速度鉴别器电路的组合和一个的技术
在大负载变化的情况下使用时, PLL电路能够更好地抑制速度波动
施加到电动机。由于FG伺服频率由下式确定,应用程序必须
通过设置的FG脉冲数与晶体振荡器频率决定电机的速度。
f
FG
(伺服) = F
OSC
/8192
f
OSC
:晶体振荡器的频率
2.直接PWM驱动器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输出功率的损失,该IC采用了直接PWM驱动技术。输出晶体管总是
上时,饱和的,和马达驱动是通过改变与输出晶体管的导通占空比进行调节。自
输出的切换是由下侧的晶体管,肖特基二极管(D1, D2和D3 )或类似的设备来执行
必须连接OUT和V之间
CC
。 (这是因为,如果所使用的设备不具有短的反向恢复
时,通过的电流将流在时刻下侧晶体管导通。 )普通的整流二极管,可用于
之间OUT和接地。
3.限流器电路
限流器电路工作在由公式I = 0.5 /的Rf确定的电流,并作为峰值电流
限制器。它的限流操作包括降低占空比与输出上抑制电流
绘制。没有相位补偿电容。
4.速度锁定范围
速度锁定范围是设定速度的± 6.25 %。当电机转速处于锁定范围LD引脚变低。
(各LD引脚为开路集电极输出的。)如果电动机的转速超出锁定范围时,电机驱动器输出的上
占空比是根据速度误差修正。此控制马达的速度是在锁定范围。
5. PWM频率
PWM的频率是由连接到CR销的电阻(R3 )和电容(C 6)来确定。
如果R3连接到4伏的固定电压:
f
PWM
≈
1/(1.2
×
C
×
R)
如果R3连接到7 -V的固定电压供给:
f
PWM
≈
1/(0.5
×
C
×
R)
不要使用30 kΩ或更小的R3的值。大约15kHz的PWM频率是可取的。如果PWM频率
过低时,电动机可在共振过程中马达约束PWM频率,并且如果所述PWM频率是在
可听范围内产生噪音。相反地,如果将PWM频率太高,在输出晶体管的损耗
开关会增加。
6.地面领先
GND1 (引脚22) ---地面的所有电路比输出模块等
GND2 (引脚11 ) ---输出块地(沉晶体管发射极)
D4, D5和D6必须连接到GND2 。所有其它外部部件必须被连接到GND1 。单一
地面点必须采取GND1和GND2处的连接器。由于GND2承载大电流时, GND2
线必须保持尽可能的短。
在输出端7的寄生效应
当输出引脚电压降至-0.7 V以下GND1和GND2潜在的寄生效应发生。 (注意
实际值可能小于-0.7V的,由于设备的温度特性)。另外,应用程序必须
设计成使输出端子的电压决不超过V
CC
由1伏以上。如果发生了寄生效应,在第一速度
控制将被间歇性地丢失。如果在寄生效应增大,输出晶体管可以被破坏。由于D1 ,
第5679-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