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2201
非易失性SRAM控制器单元
特点
电源监控和切换
3伏电池备份应用
系统蒸发散
写保护控制
3伏原代细胞输入
L E S S小个的10 ns的芯片级é é NABL
传播延迟
5 %或10 %电源供电
概述
该CMOS bq2201非易失性SRAM
控制单元提供了所有必要的
用于将一个标准的函数
CMOS SRAM到非易失
读/写存储器。
精密比较器监视
5V V
CC
输入一个彻头彻尾的容忍
条件。当出公差为
检测到的,一个空调芯片使能
输出被强制处于非活动状态,以直写
保护任何标准CMOS SRAM 。
在电源故障期间,外部
SRAM被从V切换
CC
供应两个3V备用1支持
层数。在随后的加电时,该
SRAM处于写保护状态,直到
电源的有效条件存在。
该bq2201是footprint-和timing-
与行业标兼容
dards具有一个附加的好处
芯片使能的传播延迟
比为10ns以内。
引脚连接
引脚名称
V
OUT
BC
1
? BC
2
NC
V
OUT
1
2
3
4
5
6
7
8
16
15
14
13
12
11
10
9
NC
电源输出
3伏的主备份电池输入
阈值的选择输入
芯片使能有效低输入
空调的芯片使能输出
+ 5V的电源输入
地
无连接
THS
V
CC
NC
BC
1
NC
CE
CON
NC
CE
VOUT
BC2
THS
VSS
1
2
3
4
8
7
6
5
VCC
BC1
CECON
CE
NC
BC
2
NC
THS
NC
CE
CE
CON
V
CC
V
SS
NC
8引脚窄DIP或SOIC
PN220101.eps
VSS
16引脚SOIC
PN2201E.eps
功能说明
外部CMOS静态RAM可以由电池供电
用V
OUT
和经调节的芯片使能输出
引脚从bq2201 。由于V
CC
电源时上下剧烈变化
出现故障时,空调芯片使能输出的CE
CON
is
强制的芯片使能输入端的CE的非活动无关。
本次活动无条件写保护外
SRAM为V
CC
下降到超出容限的阈值V
PFD
.
V
PFD
选择由阈值选择输入, THS 。
如果THS被连接到V
SS
,掉电检测发生在4.62V
典型的5 %电源供电。如果THS被连接到V
CC
,
掉电检测发生在4.37V典型的10 %支持
层的操作。对THS引脚必须连接到V
SS
或V
CC
为
正确的操作。
如果内存访问是在过程中掉电探测器
化,即存储周期继续完成之前的
内存为写保护。如果存储器的周期不是三 -
在时间t及时停止
WPT
,行政长官
CON
输出是无条件
倚重驱动为高电平,写保护的内存。
1998年10月
1
bq2201
绝对最大额定值
符号
V
CC
V
T
T
OPR
T
英镑
T
BIAS
T
SOLDER
I
OUT
注意:
参数
直流电压施加于V
CC
相对于V
SS
直流电压施加在任意引脚不包括V
CC
相对于V
SS
工作温度
-40至+85
储存温度
在偏置温度
焊接温度
V
OUT
当前
-55到+125
-40至+85
260
200
°C
°C
°C
°C
mA
10秒
工业“N”
价值
-0.3 7.0
-0.3 7.0
0至+70
单位
V
V
°C
V
T
≤
V
CC
+ 0.3
广告
条件
如果可能会出现永久性设备损坏
绝对最大额定值
被超过。功能操作
化应仅限于本数据手册详细介绍了建议的直流工作条件。曝光
一定要超过操作限制时间会影响器件的可靠性长时间条件。
建议的直流工作条件
( TA = TOPR )
符号
V
CC
V
SS
V
IL
V
IH
V
BC1
,
V
BC2
THS
注意:
参数
电源电压
4.50
电源电压
输入低电压
输入高电压
备份电池电压
阈值的选择
0
-0.3
2.2
2.0
-0.3
5.0
0
-
-
-
-
5.5
0
0.8
V
CC
+ 0.3
4.0
V
CC
+ 0.3
V
V
V
V
V
V
最低
4.75
典型
5.0
最大
5.5
单位
V
THS = V
SS
THS = V
CC
笔记
典型值指示器件的工作在T
A
= 25 ° C,V
CC
= 5V或V
BC
.
1998年10月
3
bq2201
电容
( TA = 25°C , F = 1MHz时, VCC = 5.0V )
符号
C
IN
C
OUT
注意:
参数
输入电容
输出电容
最低
-
-
典型
-
-
最大
8
10
单位
pF
pF
条件
输入电压= 0V
输出电压= 0V
这个参数进行采样,而不是100 %测试。
AC测试条件
参数
输入脉冲电平
输入上升和下降时间
输入和输出时序参考电平
输出负载(包括范围和夹具)
测试条件
0V至3.0V
5ns
1.5V (除非另有规定)
见图3
5V
960
CECON
510
100pF
FG220102.eps
图3.输出负载
1998年10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