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EZ6.8~2EZ51
硅稳压二极管
电压
特点
薄型封装
1.0(25.4)MIN.
6.8 51伏特
动力
2.0瓦
DO-15
单位:英寸(毫米)
.034(.86)
.028(.71)
内置应变救灾
低电感
塑料包装有保险商实验室可燃性
分类94V -O
高温焊接: 260℃ / 10秒码头
在符合欧盟RoHS指令2002/95 / EC指令
.300(7.6)
.230(5.8)
.140(3.6)
1.0(25.4)MIN.
机械数据
案例: JEDEC DO-15 ,模压塑料多钝化结
码头:焊接镀,每MIL -STD- 750 ,方法2026
极性:色环表示正端(阴极)
标准包装:52毫米胶带
重量: 0.014盎司, 0.0397克
.104(2.6)
最大额定值和电气特性
在25 ° C环境温度额定值除非另有规定。
参数
最大稳态功耗@T
L
<80
O
C(注一)
减免上述牛逼
A
=25
O
C
峰值正向浪涌电流8.3ms单一正弦半波
soperimposed在额定负荷( JEDEC mehod )
热阻结到环境
交界处领导
工作结存储温度范围
S YMB 0 1
P
D
I
FSM
R
θJA
R
θJL
T
J
, T
英镑
魏利
2
15
60
32
-55到+ 150
UNI吨
瓦
安培
o
C / W
o
C
注意事项:
A.Mounted与L = 2毫米无限散热器
B.Measured on8.3ms和单一正弦半波或等效方波,占空比= 4个脉冲每分钟最高
REV.0.2-FEB.26.2010
STAD-MAR.22.2010
PAGE 。 1
2EZ6.8~2EZ51
2.5
500
P
D
,最大功耗(W )
P
PK
,峰值浪涌功率(瓦特)
2
L=2mm
250
100
100
50
25
15
10
5
0.1 0.20.3 0.5
RECTAN GULAR
非 - REPETIT IVE
T
J
=25
O
C状态
TOINTIA L PULSE
1.5
1
L
L
0.5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
2 3
5
10 20 30 50
100
T
L
,焊接温度(
℃
)
P.W.PULSE宽度( ms)的
图1电源温度降额曲线
图2.最大浪涌电源
图3.典型的热RESPONSEL ,
应用指南:
因为从一个给定的齐纳二极管可用的实际电压是依赖于温度的,有必要determinejunction
为了计算其值根据任何一组的操作条件下的温度。下面的步骤建议:
铅的温度,T
L
,应当从确定:
T
L
=
q
L
A
P
D
+ T
A
O
q
L
A
是导入到环境的热阻(℃ / W )和Pd是功耗。对于价值
q
L
A
会变化,并取决于
在装置的安装方法。
q
L
A
一般是30-40
O
对于各种片段的C / W,并在普通用途和用于印刷扎点
电路板布线。
引线的温度,也可以使用热电偶放置在上述引线尽可能接近的连接点进行测量。
连接到所述连接点的热质量通常是足够大的,以便它不会显著响应热浪涌
在二极管作为脉冲操作的一次稳态条件下得以实现的结果而产生。使用的测定值
TL时,结点温度可以由下式确定:
T
J
= T
L
+
D
T
JL
D
T
JL
高于铅温度的增加结点温度,并且可以发现,从图3为功率脉冲串
或者从图10为直流电源。
D
T
JL
=
q
J
L
P
D
对于最坏情况设计,预计使用我的限制
Z
,将P限制
D
和T的极端
J
(
D
T
J
)可以被估计。的电压变化,
V
Z
然后,可以得到:
D
V =
q
V
Z
D
T
J
q
V
Z
中,齐纳电压的温度系数,从图5和6中。
在高功率脉冲操作中,齐纳电压会随时间而变化,并且也可以由齐纳电阻显著影响。
为了获得最佳的调节,保持目前的游览尽可能低。
图3中的数据不应被用于计算浪涌卡帕-相容性。浪涌限制是在图2中给出它们比将低
只考虑结温可以预料的,因为电流拥挤效应引起的温度是非常高的小
导致器件退化斑点应的图2的极限被超出。
REV.0.2-FEB.26.2010
STAD-MAR.22.2010
PAGE 。 3
2EZ6.8~2EZ51
温度系数(毫伏/
o
C) @I
ZT
6
图4.单位6.8至12伏
温度系数(毫伏/
o
C) @I
ZT
图5单元10 51伏
图6: VZ = 6.8 THRU 10伏
图7. VZ = 12 THRU 51伏
2.50
P
D
,最大功耗(W )
2.00
L=2mm
L=10mm
1.50
1.00
L
L
0.50
0.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T
A
,环境温度
(°C
)
图8.TYPICAL热阻
REV.0.2-FEB.26.2010
STAD-MAR.22.2010
PAGE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