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显示光电

最新总线技术在仪器控制与连接方面的前景

发布时间:2007/8/24 0:00:00 访问次数:415


                                             吴康

    过去二十多年间,科学家与工程师己在自动化仪器系统中广泛使用EEE 488和通用接口总线GPIB。当大众化电脑技术进入测试与测量领域,并在连接仪器时应用USB、以太网路、与IEEE1394等总线技术时,GPIB接口是否能够在将来成为仪器控制总线接口的首选就成了问题。由于GPIB拥有强大功能与广大的使用者基础,GPIB在未来的许多年仍会继续存在。但是,仪器控制工业很可能将开始进入全球范围内的混合I/O系统的领域。值此,有必要探讨的是GPIB与其他总线组合使用时仪器系统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仪器控制中软件“向上兼容”的重要性。

    GPIB基础

    GPIB是专为仪器控制应用而设计的。在七十年代,IEEE 488标准的诞生致使 1975年产生了GPIB在电气、机械与功能规格方面的标准;在 1987年ANSI/IEEE标准控制器与仪器通过GPIB通讯的方法,使先前的规格更加完备。GPIB是一数字的8位平行通讯界面,传输速率达8Mbyte/S。总线提供的一个控制器在20米的排线长度内最多可连结14个仪器。但使用者若使用GPIB扩增器与延长器便可以突破这两个限制,而GPIB排线与连接器是一种多方面适用并符合工业标准的产品,可在任何环境内使用。

    新总线技术的优势

    过去的电脑仅提供包括串口(RS-232)与并口,近年来,电脑配备均提供以方网络、    USB随用序列总线)、有时甚至提供 IEEE I394(Firewire)接口。这些新的总线具有许多吸引人的特性一易于使用(USB)、易于连结(以太网络)以及高速(IEEE1394)。

    USB

    USB的设计主要是用来连结外围设备如键盘、扫瞄仪、与磁盘机之类的电脑。苹果电脑率先于1998年使用USB做为其唯一的串口, 在过去数年中电脑工业使用USB连结的装置数目已大大的增加。

    以目前的USB1.1规格而言,资料传输速率已高达1.5 M byte/s,而下一代的USB产品会使用USB2.0规格,更将总线资料传输速率提升至60 Mbyte/S.USB2.0规格能与 USB1.1装置兼容,甚至可使用相同的连接器。由于通用串口总线是一种即插即用技术,每当加入一新装置时,USB主机会自动测试并辨识其身分,然后适当地调整其配置,且一个接口能同时控制127个装置。对于Wndows操作系统而言,USB连结目前只能在Wndows 2000/XP/98执行。

    USB具有价格低廉及容易连结仪器与电脑的优点。此外,USB提供更方便的串口功能如拔、内置操作系统微调功能、高弹性等,来改善传统串口的技术。

    虽然USB有许多吸引人的优点,在仪器控制方面亦有一些缺点。首先,USB排线没有工业标准规格,在嘈杂的环境下,可能造成资料的遗失;另外,USB排线没有闭锁机制一排线可能很容易的从电脑或仪器中拔除。排线长度(包括使用线上中继器)最大可至30米;最后,在仪器控制方面USB没有工业传输标准的规定,需由仪器制造商自行设计。

    尽管USB有一些缺点,但由于目前电脑上的广泛使用和USB2.0的高速,使其成为未来仪器控制的领导先趋。虽然目前很少仪器提供USB的控制选项,但使用者可以通过桥接器与USB连结他们仪器控制的应用.桥接器提供了使用者一个连结USB与GPIB之间的桥梁。桥接器将于本文稍后再讨论。

    以太网络

    最近,仪器厂商己经开始将以太网络做为单独仪器的另一个通讯界面选择。虽然以太网络在仪器控制中仍属新的应用技术,但它已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测量系统的其他方面。世界上有超过一亿台电脑具有以太网络功能,使得以太网络做为仪器控制已是必然的趋势。基于以太网的仪器控制的应用可以利用总线技术的特性,包括仪器远程控制,企业内的资源共享和方便的报告生成等。另外,使用者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以太网络。但是,此优势亦可能对一些公司产生回执,因为这会迫使网络管理员涉入传统的工程应用。

    以方网络要用于仪器控制方面,尚需考虑以下回素:传输速率、决定性与安全性。最常见的以太网络传输速率为10BaseT或100BaseTX,分别达到传输速10Mb/s与100Mb/s。但是,这些传输速率因为其他网络的流量、固定用途、与不足的资料流量而很少达到。传输速率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以太网络上的通讯无法确认。最后,面对敏感数据使用者,必须有更进一步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


                                             吴康

    过去二十多年间,科学家与工程师己在自动化仪器系统中广泛使用EEE 488和通用接口总线GPIB。当大众化电脑技术进入测试与测量领域,并在连接仪器时应用USB、以太网路、与IEEE1394等总线技术时,GPIB接口是否能够在将来成为仪器控制总线接口的首选就成了问题。由于GPIB拥有强大功能与广大的使用者基础,GPIB在未来的许多年仍会继续存在。但是,仪器控制工业很可能将开始进入全球范围内的混合I/O系统的领域。值此,有必要探讨的是GPIB与其他总线组合使用时仪器系统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仪器控制中软件“向上兼容”的重要性。

    GPIB基础

    GPIB是专为仪器控制应用而设计的。在七十年代,IEEE 488标准的诞生致使 1975年产生了GPIB在电气、机械与功能规格方面的标准;在 1987年ANSI/IEEE标准控制器与仪器通过GPIB通讯的方法,使先前的规格更加完备。GPIB是一数字的8位平行通讯界面,传输速率达8Mbyte/S。总线提供的一个控制器在20米的排线长度内最多可连结14个仪器。但使用者若使用GPIB扩增器与延长器便可以突破这两个限制,而GPIB排线与连接器是一种多方面适用并符合工业标准的产品,可在任何环境内使用。

    新总线技术的优势

    过去的电脑仅提供包括串口(RS-232)与并口,近年来,电脑配备均提供以方网络、    USB随用序列总线)、有时甚至提供 IEEE I394(Firewire)接口。这些新的总线具有许多吸引人的特性一易于使用(USB)、易于连结(以太网络)以及高速(IEEE1394)。

    USB

    USB的设计主要是用来连结外围设备如键盘、扫瞄仪、与磁盘机之类的电脑。苹果电脑率先于1998年使用USB做为其唯一的串口, 在过去数年中电脑工业使用USB连结的装置数目已大大的增加。

    以目前的USB1.1规格而言,资料传输速率已高达1.5 M byte/s,而下一代的USB产品会使用USB2.0规格,更将总线资料传输速率提升至60 Mbyte/S.USB2.0规格能与 USB1.1装置兼容,甚至可使用相同的连接器。由于通用串口总线是一种即插即用技术,每当加入一新装置时,USB主机会自动测试并辨识其身分,然后适当地调整其配置,且一个接口能同时控制127个装置。对于Wndows操作系统而言,USB连结目前只能在Wndows 2000/XP/98执行。

    USB具有价格低廉及容易连结仪器与电脑的优点。此外,USB提供更方便的串口功能如拔、内置操作系统微调功能、高弹性等,来改善传统串口的技术。

    虽然USB有许多吸引人的优点,在仪器控制方面亦有一些缺点。首先,USB排线没有工业标准规格,在嘈杂的环境下,可能造成资料的遗失;另外,USB排线没有闭锁机制一排线可能很容易的从电脑或仪器中拔除。排线长度(包括使用线上中继器)最大可至30米;最后,在仪器控制方面USB没有工业传输标准的规定,需由仪器制造商自行设计。

    尽管USB有一些缺点,但由于目前电脑上的广泛使用和USB2.0的高速,使其成为未来仪器控制的领导先趋。虽然目前很少仪器提供USB的控制选项,但使用者可以通过桥接器与USB连结他们仪器控制的应用.桥接器提供了使用者一个连结USB与GPIB之间的桥梁。桥接器将于本文稍后再讨论。

    以太网络

    最近,仪器厂商己经开始将以太网络做为单独仪器的另一个通讯界面选择。虽然以太网络在仪器控制中仍属新的应用技术,但它已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测量系统的其他方面。世界上有超过一亿台电脑具有以太网络功能,使得以太网络做为仪器控制已是必然的趋势。基于以太网的仪器控制的应用可以利用总线技术的特性,包括仪器远程控制,企业内的资源共享和方便的报告生成等。另外,使用者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以太网络。但是,此优势亦可能对一些公司产生回执,因为这会迫使网络管理员涉入传统的工程应用。

    以方网络要用于仪器控制方面,尚需考虑以下回素:传输速率、决定性与安全性。最常见的以太网络传输速率为10BaseT或100BaseTX,分别达到传输速10Mb/s与100Mb/s。但是,这些传输速率因为其他网络的流量、固定用途、与不足的资料流量而很少达到。传输速率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以太网络上的通讯无法确认。最后,面对敏感数据使用者,必须有更进一步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按钮与灯的互动实例
    现在赶快去看看这个目录卞有什么。FGA15N120AN...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