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电阻
发布时间:2013/7/8 20:18:52 访问次数:1162
发射极设退耦电容,是为了避VS1738免因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而造成电路交流增益的损失。关于负反馈,本章后面还会讲到。
简单来说,如果发射极电阻没有并联退耦电容,那么集电极电流的任何改变(这里相当于发射极电流),将引致发射极电阻压降的交流变化。晶体管的发射极电压也随之而变,Vb。将受到明显影响,使得整个电路的交流增益下降。退耦电容对于交流信号是短路的,因此,可避免上述的交流增益损失。在后面的电子管电路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原理还被运用于阴极( cathode)旁路电容。
输入输出电阻
在电子管放大器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晶体管,作为偏置网络的一部分,或用于电源电路。所以,知道晶体管输入和输出电阻的大小是很重要的。下面讲到的交流电阻,是指从外面朝晶体管看进去的电阻,并不包括任何外部所接的电阻。
朝晶体管集电极看进去的输出电阻l/h。。,其阻值很高,典型值是数lOkQ( ImA时),这也意味着晶体管玎以做成性能良好的恒流源。[办。。:“乃”意为混合模型( hybridmodel,即办参数模型——译注),“o”代表输出导纳(output admittance),“e”表示以发射极( emitter)作为共接端。理论上,如果双极型晶体管的那些集电极特性曲线朝负方向扩展,将相交于一个电压点,此点电压称作厄利电压( Earlyvoltage)。可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作者最近尝试按此确定晶体管的厄利电压,结果是在图纸上得到一串杂乱无章的线条。不管怎么样,厄利效应这一概念是有用的,因为它显示出,输出电阻l/h。。将随着,C的增大而减小,见图1.39。
朝晶体管发射极看进去的电阻甚小,为re=l/gm,因型情况有re~20Q。如果晶体管的基极不是由内阻为零的信号源驱动(即Rb≠0),那么就要加上这一部分的贡献。
式中,风是从晶体管基极看出去的、接到地以及接到电源的所有路径综合后的戴维南电阻。值得指出的是,即使我们明确不再以电池作为电源,仍假定电源输出电阻在直流至很高频率的范围内均为零。
发射极设退耦电容,是为了避VS1738免因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而造成电路交流增益的损失。关于负反馈,本章后面还会讲到。
简单来说,如果发射极电阻没有并联退耦电容,那么集电极电流的任何改变(这里相当于发射极电流),将引致发射极电阻压降的交流变化。晶体管的发射极电压也随之而变,Vb。将受到明显影响,使得整个电路的交流增益下降。退耦电容对于交流信号是短路的,因此,可避免上述的交流增益损失。在后面的电子管电路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原理还被运用于阴极( cathode)旁路电容。
输入输出电阻
在电子管放大器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晶体管,作为偏置网络的一部分,或用于电源电路。所以,知道晶体管输入和输出电阻的大小是很重要的。下面讲到的交流电阻,是指从外面朝晶体管看进去的电阻,并不包括任何外部所接的电阻。
朝晶体管集电极看进去的输出电阻l/h。。,其阻值很高,典型值是数lOkQ( ImA时),这也意味着晶体管玎以做成性能良好的恒流源。[办。。:“乃”意为混合模型( hybridmodel,即办参数模型——译注),“o”代表输出导纳(output admittance),“e”表示以发射极( emitter)作为共接端。理论上,如果双极型晶体管的那些集电极特性曲线朝负方向扩展,将相交于一个电压点,此点电压称作厄利电压( Earlyvoltage)。可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作者最近尝试按此确定晶体管的厄利电压,结果是在图纸上得到一串杂乱无章的线条。不管怎么样,厄利效应这一概念是有用的,因为它显示出,输出电阻l/h。。将随着,C的增大而减小,见图1.39。
朝晶体管发射极看进去的电阻甚小,为re=l/gm,因型情况有re~20Q。如果晶体管的基极不是由内阻为零的信号源驱动(即Rb≠0),那么就要加上这一部分的贡献。
式中,风是从晶体管基极看出去的、接到地以及接到电源的所有路径综合后的戴维南电阻。值得指出的是,即使我们明确不再以电池作为电源,仍假定电源输出电阻在直流至很高频率的范围内均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