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m晶圆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07/8/24 0:00:00 访问次数:1080
摘要:采取300mm晶圆是半导体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300mm晶圆与90nm工艺是互动的。90nm新工艺主要包括193nm光刻技术、铜互连、低k绝缘层、CMP、高k绝缘层、应变硅和SOI等。本文着重讨论300mm晶圆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300mm晶圆;芯片制造技术;90nm工艺
1 前言
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靠两大轮子推动,一是不断缩小芯片特征尺寸的轮子,从1mm→0.8mm →0.5mm→0.35mm→0.25mm→0.18mm→0.13mm→90nm,并向22nm 进军,以满足芯片微型化、高密度化、高速化、高可靠化和系统集成化的要求;二是不断扩大晶圆尺寸的轮子,从100 →125→150→200→300mm,并向400mm 过渡,以提高芯片产量和降低芯片成本,最终获取更大的利润。正因为有了这两大轮子,才能使摩尔定律继续有效(至少在未来10年中仍是可靠的),才能使ITRS(国际半导体技术指南)2001年提前实现,如90nm工艺提前一年完成。芯片制造技术只有不断创新,基础才会扎实和牢靠,才会在半导体产业大道上平稳和快速地奔驰。
2 300mm晶圆与90nm工艺互动
300mm 晶圆尺寸的扩大与芯片特征尺寸的缩小是相应促进和互相推动的。晶圆尺寸每提升一个等级就会伴随着芯片特征尺寸缩小一个等级(见表1),如晶圆尺寸从200mm 扩大到300mm,芯片特征尺寸就从亚微米、深亚微米缩小到纳米尺度(100~0.1nm的范围)。采用300mm晶圆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大势所趋,因为300mm 晶圆与200mm晶圆面积之比为2.25,所以300mm晶圆生产线产能是200mm的3倍以上。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宣称,一旦采用0.13mm工艺的6座300mm晶圆厂起动,到2003年其晶圆生产成本可下降25%。IBM声称,其单片300mm晶圆的成本可望下降30%~40%。TI认为,300mm晶圆生产线可使其成本降低40%,再加上采用更小线宽的特征尺寸,其生产成本可节省近60% [1]。难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顶级半导体厂商肯巨额投资兴建300mm晶圆生产线(建一条300mm晶圆生产线需投资30亿美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建、在建和计划建设的300mm晶圆生产线约有40余条,其中美国10多条,中国台湾10多条和欧洲、日本、韩国及新加坡等10多条。可喜的是中国中芯国际将于2004年在北京兴建中国大陆第一条 300mm晶圆生产线。300mm晶圆常采用90nm工艺,也可采用深亚微米工艺,所以300mm晶圆与90nm 工艺是互动的。世界各大IC公司都看好300mm晶圆和90nm工艺,力争早日量产,占领市场,获取更多的利润,见表2[2]。90nm新工艺主要包括 193nm光刻技术、铜互连、低绝缘层、化学机械抛光(CMP)、高k绝缘层、应变硅和绝缘硅(SOI)等,目前这些新工艺已相当成熟,达到 量产水平。
3 300mm晶圆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芯片线宽加工微细化
表3给出了ITRS2001对特征尺寸、平坦化铜厚度、金属互连层层数和低k绝缘层的要求[3]。要求 2004年特征尺寸达90nm,实际上2003年达标。90nm工艺必须采用193nm ArF Stepper(准分子激光扫描分步投影光刻机),该机价格昂贵,2001年为1200万美元。2003年5月英特尔宣布放弃157nm F2 Stepper,其理由是价格太贵,高达1600万美元,并试图扩展193nm ArF Stepper ,以用于65nm和45nm工艺。最近,该公司表示愿意参加比利时 IMEC联盟的研发项目,如157nm深紫外线(DUV)和13.4nm极深紫外线(EUV)光刻等。
3.2 芯片介质、金属互连层厚度薄型化
2003年英特尔采用90nm工艺生产奔腾4的晶体管,其栅长为50nm,纵向栅极氧化层(高k绝缘层)厚度仅为1.2nm(5个原子层厚),极大地提高晶体管的速度。从表3可知,对于90nm工艺,平坦化铜厚度仅为18nm。
3.3 芯片制造步骤复杂化
随着芯片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芯片制造步骤越来越多,如90nm工艺的铜互连层层数多达8~9层,台联电(UMC)的L90工艺采用9层铜互连。又如CMP工艺包括Cu-CMP、低k-CMP、STI(浅沟隔离)-CMP和W-CMP等,深亚微米DRAM需进行3~6次CMP,深亚微米MPU需进行9~13次[4] 。
3.4 芯片制造新工艺应用组合化
90nm几项新工艺常常组合使用,如铜互连、低k绝缘层和CMP已成为深亚微米、纳米工艺的一组关键性标准工艺,铜互连替代铝互连是300mm晶圆芯片制造技术的唯一选择;低k绝缘层又是用于铜互连层间的绝缘;CMP是当前实施晶圆表面平坦化工艺最成熟、最有效的一种技术,它起着研磨膏对晶圆表面进行机械研磨和化学腐蚀的双重作用;又如SOI与SiGe技术的组合应用等。
3.5 芯片加工所用辅助材料高纯化
300mm晶圆、90nm工艺对环境及所用辅助材料(如化学试剂、去离子水等)的要求更苛刻,如要求控制环境颗粒尺寸为0.01μm、洁净等级为 0.1级,为此必须采用SMIF(标准机械接口)隔
摘要:采取300mm晶圆是半导体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300mm晶圆与90nm工艺是互动的。90nm新工艺主要包括193nm光刻技术、铜互连、低k绝缘层、CMP、高k绝缘层、应变硅和SOI等。本文着重讨论300mm晶圆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300mm晶圆;芯片制造技术;90nm工艺
1 前言
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靠两大轮子推动,一是不断缩小芯片特征尺寸的轮子,从1mm→0.8mm →0.5mm→0.35mm→0.25mm→0.18mm→0.13mm→90nm,并向22nm 进军,以满足芯片微型化、高密度化、高速化、高可靠化和系统集成化的要求;二是不断扩大晶圆尺寸的轮子,从100 →125→150→200→300mm,并向400mm 过渡,以提高芯片产量和降低芯片成本,最终获取更大的利润。正因为有了这两大轮子,才能使摩尔定律继续有效(至少在未来10年中仍是可靠的),才能使ITRS(国际半导体技术指南)2001年提前实现,如90nm工艺提前一年完成。芯片制造技术只有不断创新,基础才会扎实和牢靠,才会在半导体产业大道上平稳和快速地奔驰。
2 300mm晶圆与90nm工艺互动
300mm 晶圆尺寸的扩大与芯片特征尺寸的缩小是相应促进和互相推动的。晶圆尺寸每提升一个等级就会伴随着芯片特征尺寸缩小一个等级(见表1),如晶圆尺寸从200mm 扩大到300mm,芯片特征尺寸就从亚微米、深亚微米缩小到纳米尺度(100~0.1nm的范围)。采用300mm晶圆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大势所趋,因为300mm 晶圆与200mm晶圆面积之比为2.25,所以300mm晶圆生产线产能是200mm的3倍以上。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宣称,一旦采用0.13mm工艺的6座300mm晶圆厂起动,到2003年其晶圆生产成本可下降25%。IBM声称,其单片300mm晶圆的成本可望下降30%~40%。TI认为,300mm晶圆生产线可使其成本降低40%,再加上采用更小线宽的特征尺寸,其生产成本可节省近60% [1]。难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顶级半导体厂商肯巨额投资兴建300mm晶圆生产线(建一条300mm晶圆生产线需投资30亿美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建、在建和计划建设的300mm晶圆生产线约有40余条,其中美国10多条,中国台湾10多条和欧洲、日本、韩国及新加坡等10多条。可喜的是中国中芯国际将于2004年在北京兴建中国大陆第一条 300mm晶圆生产线。300mm晶圆常采用90nm工艺,也可采用深亚微米工艺,所以300mm晶圆与90nm 工艺是互动的。世界各大IC公司都看好300mm晶圆和90nm工艺,力争早日量产,占领市场,获取更多的利润,见表2[2]。90nm新工艺主要包括 193nm光刻技术、铜互连、低绝缘层、化学机械抛光(CMP)、高k绝缘层、应变硅和绝缘硅(SOI)等,目前这些新工艺已相当成熟,达到 量产水平。
3 300mm晶圆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芯片线宽加工微细化
表3给出了ITRS2001对特征尺寸、平坦化铜厚度、金属互连层层数和低k绝缘层的要求[3]。要求 2004年特征尺寸达90nm,实际上2003年达标。90nm工艺必须采用193nm ArF Stepper(准分子激光扫描分步投影光刻机),该机价格昂贵,2001年为1200万美元。2003年5月英特尔宣布放弃157nm F2 Stepper,其理由是价格太贵,高达1600万美元,并试图扩展193nm ArF Stepper ,以用于65nm和45nm工艺。最近,该公司表示愿意参加比利时 IMEC联盟的研发项目,如157nm深紫外线(DUV)和13.4nm极深紫外线(EUV)光刻等。
3.2 芯片介质、金属互连层厚度薄型化
2003年英特尔采用90nm工艺生产奔腾4的晶体管,其栅长为50nm,纵向栅极氧化层(高k绝缘层)厚度仅为1.2nm(5个原子层厚),极大地提高晶体管的速度。从表3可知,对于90nm工艺,平坦化铜厚度仅为18nm。
3.3 芯片制造步骤复杂化
随着芯片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芯片制造步骤越来越多,如90nm工艺的铜互连层层数多达8~9层,台联电(UMC)的L90工艺采用9层铜互连。又如CMP工艺包括Cu-CMP、低k-CMP、STI(浅沟隔离)-CMP和W-CMP等,深亚微米DRAM需进行3~6次CMP,深亚微米MPU需进行9~13次[4] 。
3.4 芯片制造新工艺应用组合化
90nm几项新工艺常常组合使用,如铜互连、低k绝缘层和CMP已成为深亚微米、纳米工艺的一组关键性标准工艺,铜互连替代铝互连是300mm晶圆芯片制造技术的唯一选择;低k绝缘层又是用于铜互连层间的绝缘;CMP是当前实施晶圆表面平坦化工艺最成熟、最有效的一种技术,它起着研磨膏对晶圆表面进行机械研磨和化学腐蚀的双重作用;又如SOI与SiGe技术的组合应用等。
3.5 芯片加工所用辅助材料高纯化
300mm晶圆、90nm工艺对环境及所用辅助材料(如化学试剂、去离子水等)的要求更苛刻,如要求控制环境颗粒尺寸为0.01μm、洁净等级为 0.1级,为此必须采用SMIF(标准机械接口)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