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设备器件和芯片的选择
发布时间:2007/8/24 0:00:00 访问次数:424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低功耗,而低功耗是国际上节能和绿色环保的要求,实际上节能是全球化的热潮。现在强调绿色环保便携式的产品越来越多,低功耗是现代电子设备的典型特征。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路中所采用的器件和芯片的选择至关重要,其直接从硬件电路上影响系统功耗的大小。因此,为降低功耗,必须合理选用器件和芯片。
1.尽量选用CMOS器件
在低功耗检测系统中,应该尽量选用CMOS集成电路(即互补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集成电路),他的最大特点是微功耗(静态功耗几乎为零),另外输出逻辑电平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同时其工作温度范围也宽。因此,CMOS电路和低功耗系统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1.1 CMOS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
以图1所示的CMOS非门电路为例,来分析其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CMOS门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是他的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2(a)所示;CMOS门电路的电流传输特性是他的漏极电流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2(b)所示。
当输入电压V6从零开始上升,在没有达到NMOS的开启电压VTN之前,TN管截止,Tp管导通,输出电压Vo=VDD为高电平且幅度基本不变,漏极电流iD。约等于零,对应图2中(a),(b)两图中的AB段;当Vi继续升高达到NMOS管开启电压后,原截止管TN开始导通,原导通管Tp仍处于导通状态,漏极电流iD。逐渐增大,输出电压VO随之下降,对应图2中(a),(b)两图中的BC段;当输入电压增大到0.5VDD时·,电流iD增大到最大值,输出电压VO急剧减小,对应图2中(a),(b)两图中的CD段;当Vi继续增大,TN管导通,TP管由导通并始向截止状态转换,漏极,电流iP逐渐减小,输出电压降低趋近于低电平,对应图2中(a),(b)两图中的DE段;当输入电压Vi增大到使PMOS管的栅一源电压小于其开启电压时,T,管完全截止,T;管导通,漏极电流;。约等于零,输出电压VD约为零,对应图2中(a),(b)两图中的EF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电路不论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子,总有一管导通一管截止,这样从电源到地之间的直流电阻就很大,因此几乎没有电流流过,也就是说静态电流几乎为零,其静态功耗极小近似为零。
1.2 CMOS电路的功耗
在CMOS电路中,理想情况下,I-V转移曲线是一个瞬态函数,当I-V转移曲线跨越门限时,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不消耗功率。但在实际应用中,转移曲线并不是理想的方形,因此每次状态转移时都会有大的(潜在性)开关电流。理论上看,在状态转移过程最坏情况下,具有零内阻的开关器件会在电源与地之间形成直接短路的现象。在CMOS电路中,最大的功耗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电容的充放电,通常用W/Hz来表示每个门电路的功耗。
CMOS电路的动态功耗是指CMOS电路从一个稳定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稳定状态的过程中产生的功耗。其动态功耗一般来自两个方面:
(1)当MOS管TN和TP在状态转换过程中会在短时间内同时导通产生的瞬时导通功耗,转换过程越长,此尖峰导通电流分量的平均值(Dc)也就越大,功耗也就越大,故对于CMOS电路来说,缓慢的上升和下降沿应竭力避免;
(2)对负载电容、寄生电容充放电所产生的功耗。动态功耗的大小与申源电压、信号的工作频率、电容量的大小等有关。一般来说,这些参数的数值越大,其动态功耗就越大。
2 选用低功耗微处理器
现代检测系统,都离不开微处理器芯片。而对于低功耗检测系统,自然应该选用低功耗的微处理器芯片。目前低功耗微处理器品种比较多,有些微处理器的功耗极低,例如德州仪器(TI)公司的MSP430系列单片机。
MSP430系列单片机是一种超低功耗的16位RISC混合信号处理器,其有16个中断源,并且可以任意嵌套,使用灵活方便;用中断请求将CPU唤醒只要6/us,可编制出实时性特别高的源代码;可将CPU置于省电模式,用中断方式唤醒程序;在1.8~3.6V电压、1 MHz的时钟条件下,耗电电流在0.1~400uA之间,因不同的工作模式而不同,其能够在实现液晶显示的情况下只耗电0.8uA。典型情况:在4kHz,2.2V条件下工作消耗电流2.5uA;在1 MHz,2.2V条件下工作消耗电流280uA;在只有RAM数据保持的低功耗模式下耗电0.1uA。可见其功耗特别小,是低功耗微处理器的典型。
3 选用低功耗的外围器件
低功耗检测系统除尽量采用CMOS器件外,还应选用低功耗或微功耗的外围器件,这样才能降低系统的总体的功耗。
3.1 选用低功耗存储器
低功耗检测系统设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低功耗,而低功耗是国际上节能和绿色环保的要求,实际上节能是全球化的热潮。现在强调绿色环保便携式的产品越来越多,低功耗是现代电子设备的典型特征。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路中所采用的器件和芯片的选择至关重要,其直接从硬件电路上影响系统功耗的大小。因此,为降低功耗,必须合理选用器件和芯片。
1.尽量选用CMOS器件
在低功耗检测系统中,应该尽量选用CMOS集成电路(即互补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集成电路),他的最大特点是微功耗(静态功耗几乎为零),另外输出逻辑电平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同时其工作温度范围也宽。因此,CMOS电路和低功耗系统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1.1 CMOS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
以图1所示的CMOS非门电路为例,来分析其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CMOS门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是他的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2(a)所示;CMOS门电路的电流传输特性是他的漏极电流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2(b)所示。
当输入电压V6从零开始上升,在没有达到NMOS的开启电压VTN之前,TN管截止,Tp管导通,输出电压Vo=VDD为高电平且幅度基本不变,漏极电流iD。约等于零,对应图2中(a),(b)两图中的AB段;当Vi继续升高达到NMOS管开启电压后,原截止管TN开始导通,原导通管Tp仍处于导通状态,漏极电流iD。逐渐增大,输出电压VO随之下降,对应图2中(a),(b)两图中的BC段;当输入电压增大到0.5VDD时·,电流iD增大到最大值,输出电压VO急剧减小,对应图2中(a),(b)两图中的CD段;当Vi继续增大,TN管导通,TP管由导通并始向截止状态转换,漏极,电流iP逐渐减小,输出电压降低趋近于低电平,对应图2中(a),(b)两图中的DE段;当输入电压Vi增大到使PMOS管的栅一源电压小于其开启电压时,T,管完全截止,T;管导通,漏极电流;。约等于零,输出电压VD约为零,对应图2中(a),(b)两图中的EF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电路不论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子,总有一管导通一管截止,这样从电源到地之间的直流电阻就很大,因此几乎没有电流流过,也就是说静态电流几乎为零,其静态功耗极小近似为零。
1.2 CMOS电路的功耗
在CMOS电路中,理想情况下,I-V转移曲线是一个瞬态函数,当I-V转移曲线跨越门限时,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不消耗功率。但在实际应用中,转移曲线并不是理想的方形,因此每次状态转移时都会有大的(潜在性)开关电流。理论上看,在状态转移过程最坏情况下,具有零内阻的开关器件会在电源与地之间形成直接短路的现象。在CMOS电路中,最大的功耗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电容的充放电,通常用W/Hz来表示每个门电路的功耗。
CMOS电路的动态功耗是指CMOS电路从一个稳定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稳定状态的过程中产生的功耗。其动态功耗一般来自两个方面:
(1)当MOS管TN和TP在状态转换过程中会在短时间内同时导通产生的瞬时导通功耗,转换过程越长,此尖峰导通电流分量的平均值(Dc)也就越大,功耗也就越大,故对于CMOS电路来说,缓慢的上升和下降沿应竭力避免;
(2)对负载电容、寄生电容充放电所产生的功耗。动态功耗的大小与申源电压、信号的工作频率、电容量的大小等有关。一般来说,这些参数的数值越大,其动态功耗就越大。
2 选用低功耗微处理器
现代检测系统,都离不开微处理器芯片。而对于低功耗检测系统,自然应该选用低功耗的微处理器芯片。目前低功耗微处理器品种比较多,有些微处理器的功耗极低,例如德州仪器(TI)公司的MSP430系列单片机。
MSP430系列单片机是一种超低功耗的16位RISC混合信号处理器,其有16个中断源,并且可以任意嵌套,使用灵活方便;用中断请求将CPU唤醒只要6/us,可编制出实时性特别高的源代码;可将CPU置于省电模式,用中断方式唤醒程序;在1.8~3.6V电压、1 MHz的时钟条件下,耗电电流在0.1~400uA之间,因不同的工作模式而不同,其能够在实现液晶显示的情况下只耗电0.8uA。典型情况:在4kHz,2.2V条件下工作消耗电流2.5uA;在1 MHz,2.2V条件下工作消耗电流280uA;在只有RAM数据保持的低功耗模式下耗电0.1uA。可见其功耗特别小,是低功耗微处理器的典型。
3 选用低功耗的外围器件
低功耗检测系统除尽量采用CMOS器件外,还应选用低功耗或微功耗的外围器件,这样才能降低系统的总体的功耗。
3.1 选用低功耗存储器
低功耗检测系统设
上一篇: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