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馈和负反馈
发布时间:2012/7/8 15:53:35 访问次数:3235
由于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MAX809-2.63V号共同控制放大电路,因此必然使输出信号受到影响,其放大倍数也将改变。根据反馈影响(即反馈极性)的不同,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类。如果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号,即在输入信号不变时输出信号比没有反馈时变小,导致放大倍数减小,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反之,称为正反馈。正反馈虽然使放大倍数增大,但却使电路的工作稳定性变差,甚至产生自激振荡而破坏其正常的放大作用,所以在放大电路中很少采用,而振荡器却是利用正反馈的作用来产生信号的;负反馈虽然降低了放大倍数,却使放大电路的性能得到改善,应用极为广泛,因此常把负反馈简称为反馈。
判别反馈的性质可采用瞬时极性法:首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值对地有一个正向的变化,即瞬时电位升高(用“十”表示),瞬时极性用“(+)”表示;然后按照信号先放大后反馈的传输途径,根据放大电路在中频区有关电压的相位关
系,依次得到各级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瞬时电位是升高还是降低,即瞬时极性是(+)还是(一);最后推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从而判断反馈信号是加强还是削弱输入信号,加强的(即净输入信号增犬的)为正反馈,削弱的(即净输入信号减小的)为负反馈。
在图2-58中,设UI的瞬时极性为(+),则UB1的瞬时极性也为(+),经VTi反相放大,UC1(即UB2)的瞬时极性(一),UE2的瞬时极性也为(一),该电压经Rf加至VTi的发射极,则UE1的瞬极性为(一),由于UBEl-UBl-UE1,则净输入电压增大,故为正反馈。上述过程可表示为:
注意:(1)分析信号瞬时极性的变化是在中频区进行的,所以不考虑耦合元件产生的附加效应,即大电容视为短路,小电容视为开路等;(2)引入反馈(正反馈或负反馈)并没有改变放大电路本身的特性,故反相输入端仍与本级的输出反相,同相则相反。
由于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MAX809-2.63V号共同控制放大电路,因此必然使输出信号受到影响,其放大倍数也将改变。根据反馈影响(即反馈极性)的不同,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类。如果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号,即在输入信号不变时输出信号比没有反馈时变小,导致放大倍数减小,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反之,称为正反馈。正反馈虽然使放大倍数增大,但却使电路的工作稳定性变差,甚至产生自激振荡而破坏其正常的放大作用,所以在放大电路中很少采用,而振荡器却是利用正反馈的作用来产生信号的;负反馈虽然降低了放大倍数,却使放大电路的性能得到改善,应用极为广泛,因此常把负反馈简称为反馈。
判别反馈的性质可采用瞬时极性法:首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值对地有一个正向的变化,即瞬时电位升高(用“十”表示),瞬时极性用“(+)”表示;然后按照信号先放大后反馈的传输途径,根据放大电路在中频区有关电压的相位关
系,依次得到各级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瞬时电位是升高还是降低,即瞬时极性是(+)还是(一);最后推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从而判断反馈信号是加强还是削弱输入信号,加强的(即净输入信号增犬的)为正反馈,削弱的(即净输入信号减小的)为负反馈。
在图2-58中,设UI的瞬时极性为(+),则UB1的瞬时极性也为(+),经VTi反相放大,UC1(即UB2)的瞬时极性(一),UE2的瞬时极性也为(一),该电压经Rf加至VTi的发射极,则UE1的瞬极性为(一),由于UBEl-UBl-UE1,则净输入电压增大,故为正反馈。上述过程可表示为:
注意:(1)分析信号瞬时极性的变化是在中频区进行的,所以不考虑耦合元件产生的附加效应,即大电容视为短路,小电容视为开路等;(2)引入反馈(正反馈或负反馈)并没有改变放大电路本身的特性,故反相输入端仍与本级的输出反相,同相则相反。
热门点击
- 电容反馈三点式LC振荡器的优缺点
- 输出变压器的绕制数据
- 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
- 瑞典RIFA电解电容
-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及电路符号
- 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器的优缺点
- 脉冲式充电芯片
- PL-660收音机试用手记
-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测试与分析
- 用闲置SiM卡作单片机EEPROM扩展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