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发布时间:2011/8/8 10:00:52 访问次数:1752
1.自底向上法( Bottom-Up)
自底向上法是根据要实现的系统功能要求,首先从现有的可用元器件中选出合适的元器件,设计成一个个部件。当一个部件不能直接实现系统的某个功能时,就需要设计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子系统去实现该功能。上述过程一直进行到系统要求的全部功能都实现为止。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继承使用经过验证、成熟的部件与子系统,从而可以实现设计重用,减少设计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其缺点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的思想受限于现有可用的元器件,故不容易实现系统化的、清晰易懂的、可靠性高的和维护性好的设计。一般应用于小规模电子系统设计及组装与测试中。
2.自顶向下法( Top-Down)
该设计方法首先从系统级设计开始。系统级的设计任务是根据原始设计指标或用户的需求,将系统的功能全面、准确地描述出来,即将系统的输入/输出(I/O)芙系全面准确地描述出来,然后进行子系统级的设计。具体地讲,就是根据系统级设计所描述的功能,将系统划分和定义为一个个适当的,能够实现某一功能的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功能(即输入/输出关系)必须全面、准确地描述出来,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必须全面、准确地描述出来。例如,移动电话应有收信和发信的功能,必须分别安排一个接收机子系统和一个发射机子系统,还必须安排一个微处理器作为内务管理和用户操作界面管理子系统,此外天线和电源等子系统也必不可少。子系统的划分定义和互连完成后,从下级部件向上级部件进行设计,即设计或者选用一些部件去组成实现既定功能的子系统。部件级的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最后的元器件级的设计,选用适当的元器件去实现该功能。
自顶向下法是一种概念驱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要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尽量运用概念(即抽象)去描述和分析设计对象,而不要过早地考虑实现该设计的具体电路、元器件和工艺,以便抓住主要矛盾,避开具体细节,这样才能控制住设计的复杂性。整个设计在概念上的演化从顶层到底层应当由概括到展开、由粗略到精细。只有当整个设计在概念上得到了验证与优化后,才能考虑“采用什么电路、元器件和工艺去实现该设讦”这类具体问题。此外,设计人员在运用该方法时还必须遵循下列原则:①正确性和完备性原则;②模块化、结构化原则:⑨问题不下放原则;④高层主导原则;⑤直观性、清晰性原则。
3.以自顶向下法为主导,并结合使用自底向上法(TD&BU Combined)
近代的电子系统设计中,为实现设计可以重复使用并对系统进行模块化测试,通常以自顶向下法为主导,并结合使用自底向上法。这种方法既能保证实现系统化的、清晰易懂的、可靠性高的、可维护性好的设计,又能减少设计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这对于以IP核为基础的VLSI片上系统的设计特别重要,因而得到普遍应用。
进行一项大型的、复杂的系统设计,实际上是一个自顶向下的过程,是一个上下多次反复进行修改的过程。 B14S
1.自底向上法( Bottom-Up)
自底向上法是根据要实现的系统功能要求,首先从现有的可用元器件中选出合适的元器件,设计成一个个部件。当一个部件不能直接实现系统的某个功能时,就需要设计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子系统去实现该功能。上述过程一直进行到系统要求的全部功能都实现为止。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继承使用经过验证、成熟的部件与子系统,从而可以实现设计重用,减少设计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其缺点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的思想受限于现有可用的元器件,故不容易实现系统化的、清晰易懂的、可靠性高的和维护性好的设计。一般应用于小规模电子系统设计及组装与测试中。
2.自顶向下法( Top-Down)
该设计方法首先从系统级设计开始。系统级的设计任务是根据原始设计指标或用户的需求,将系统的功能全面、准确地描述出来,即将系统的输入/输出(I/O)芙系全面准确地描述出来,然后进行子系统级的设计。具体地讲,就是根据系统级设计所描述的功能,将系统划分和定义为一个个适当的,能够实现某一功能的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功能(即输入/输出关系)必须全面、准确地描述出来,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必须全面、准确地描述出来。例如,移动电话应有收信和发信的功能,必须分别安排一个接收机子系统和一个发射机子系统,还必须安排一个微处理器作为内务管理和用户操作界面管理子系统,此外天线和电源等子系统也必不可少。子系统的划分定义和互连完成后,从下级部件向上级部件进行设计,即设计或者选用一些部件去组成实现既定功能的子系统。部件级的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最后的元器件级的设计,选用适当的元器件去实现该功能。
自顶向下法是一种概念驱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要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尽量运用概念(即抽象)去描述和分析设计对象,而不要过早地考虑实现该设计的具体电路、元器件和工艺,以便抓住主要矛盾,避开具体细节,这样才能控制住设计的复杂性。整个设计在概念上的演化从顶层到底层应当由概括到展开、由粗略到精细。只有当整个设计在概念上得到了验证与优化后,才能考虑“采用什么电路、元器件和工艺去实现该设讦”这类具体问题。此外,设计人员在运用该方法时还必须遵循下列原则:①正确性和完备性原则;②模块化、结构化原则:⑨问题不下放原则;④高层主导原则;⑤直观性、清晰性原则。
3.以自顶向下法为主导,并结合使用自底向上法(TD&BU Combined)
近代的电子系统设计中,为实现设计可以重复使用并对系统进行模块化测试,通常以自顶向下法为主导,并结合使用自底向上法。这种方法既能保证实现系统化的、清晰易懂的、可靠性高的、可维护性好的设计,又能减少设计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这对于以IP核为基础的VLSI片上系统的设计特别重要,因而得到普遍应用。
进行一项大型的、复杂的系统设计,实际上是一个自顶向下的过程,是一个上下多次反复进行修改的过程。 B14S
上一篇: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上一篇:模拟电子系统设计流程
热门点击
- MC74VHC374三态输出功能的8路D触发
- 集成霍尔传感器及应用
- NJM2073/NJM2076是双声道低电压
- 在室外如何安装LED灯带?
- LM258/LM358/LM358A双路单供
- MC33077双路低噪声运算放大器
- 模拟电子系统设计流程
- 气体传感器
- PWM调光驱动
- AD1851/AD1861是模转换器吗?
推荐技术资料
- DFRobot—玩的就是
- 如果说新车间的特点是“灵动”,FQPF12N60C那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