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通信网络

电信与电话系统原理

发布时间:2009/2/11 0:00:00 访问次数:699

  电信”一词起源于希腊语的“tele”(远距离)和“communicate”(通信)。在现代概念中,电信指使用模拟或数据信令技术的系统之间的声音、数据、传真、图像、语音、视频及其他信息的电子传输。可以通过有线媒体(铜缆和光缆)或无线媒体(无线电、微波和红外线)进行传输。

  话音电话系统通常称为pstu(公共交换电话网)。还有人将其称为pots (普通老式电话系统)。该系统一开始是为话音设计的。它是通过由铜缆和光缆连接的数字交换系统体系建立话音电路的电路交换系统。

  世界上大多数电信系统由政府和国际组织管制。在美国,fcc管制州际电信行业。电信垄断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它几乎对于城域和广域话音和数据联网的所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电信领域现在产生了很多电信公司和服务提供商,其中包括ilec. ixc (长途电信公司)、cap(竞争性接入提供商)、clecs(竞争性lec)、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和icp(综合通信提供商)。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fcc管制美国的电信业。在全球范围内,几个组织机构推荐电信标准及制定鼓励合作的政策。主要的标准组织有itu (国际电信联盟)、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电话网络的结构

  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是向公众提供电话通信服务的一种通信网。电话通信网主要提供电话通信服务,同时还可提供非话音的数据通信服务。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由传输组件、交换组件、维护设备工具、记帐系统和其他内部组件组成。传输组件(链路)确定传输信号的有线或无线基础设施。交换组件(节点)包括建立话音线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

  美国现有的电信系统主要由本地环路的双绞铜线(电话公司到家庭和办公地点的线路)及用于主干中继线和长距离线路的光缆或微波系统组成。本地环路仍然使用模拟传输方式传输话音呼叫。

  图1 所示为服务区域和设备。

  图1所示为服务区域和设备。lec(本地交换电信公司)在特定的授权的服务区域(基本是业务垄断)运作,该区域称为lata(本地接入和传输区域)。lata的边界定义了本地业务终止和长途业务开始的界线。一个lata具有一个或多个电话区号。lec可以是现任电信公司和竞争性接入提供商之一。本地电信公司通常在同一lata中具有若干交换局(称为中心局或co)。

  ixc(长途电信公司)是在任何在lec之间提供业务的长途电信业务提供商,如美国的at&t、mci或us sprint。 ixc要求lec提供ixc入网点(接口)。ixc所使用的通信设备有光缆、地面微波塔和卫星微波系统。大多数长途电话除了需要由长途通信公司的骨干网传输之外,在两端还要使用lec连接(但长途通信量大的一些用户能直接连接他们的ixc入网点)。

  交换体系

  电话系统最初设计为通过co、lata或长距离连接建立呼叫的交换机体系。图2所示为该体系。

  该体系可追溯到最早的电话系统。在19世纪末电话刚出现时,人们需购买一对电话并在这对电话之间敷设一个线路。不久,各城市就处在通向四面八方的电话电缆网络中。于是,一些精明的企业家们就创建了电话公司,这样用户就可以将他们的线路敷设到一个单一的位置并通过手工操作交换系统让接线员将他们与其他电话用户连接起来。起先,用户只能与本交换机中的用户进行连接,但很快,电话公司之间建立了中继线路,每个人都可以呼叫本地同一区域的其他任何人。这种系统逐渐发展为最终扩展到边远地区和其他城市的交换体系。

  请注意,在图2中,同一co中的呼叫不必交换到本地co的体系以外。与同一lata中的另一co连接的呼叫可以直接进入该co(如果线路存在的话),或进入汇接局或长途电信公司。lata间呼叫由ixc进行处理,如at&t或mci。在lata中,呼叫线路设置到ixc入网点,然后经过长途线路外传并进入另一端的入网点。入网点可以在本地电信公司co或就在隔壁的单独建筑物内。

  图2 电话系统的交换结构虽然可以将该系统解释为一个层次结构,但今天几乎所有的交换局都进行了互连以避免拥挤问题。另外,还使用了非层次动态路由选择系统,如后面所述。在图2中,虚线指出了这些中继线的附加部分。不过,层次这一术语仍用于描述交换设备。

  最初的交换机由接线员手动操作,显然效率是很低的。后来,发明了机械式交换机,如绕环形排列的触点旋转的刷片式交换机。20世纪60年代,ess诞生了(电子交换系统)。起先,交换机是机电式的,添加了电子组件以减少机械部件的数目。机电自动交换机属于“直接控制”方式,即用户可以通过话机拨号脉冲直接控制步进接续器做升降和旋转动作。从而自动完成用户间的接续。这种交换机虽然实现了自动接续,但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

  电信”一词起源于希腊语的“tele”(远距离)和“communicate”(通信)。在现代概念中,电信指使用模拟或数据信令技术的系统之间的声音、数据、传真、图像、语音、视频及其他信息的电子传输。可以通过有线媒体(铜缆和光缆)或无线媒体(无线电、微波和红外线)进行传输。

  话音电话系统通常称为pstu(公共交换电话网)。还有人将其称为pots (普通老式电话系统)。该系统一开始是为话音设计的。它是通过由铜缆和光缆连接的数字交换系统体系建立话音电路的电路交换系统。

  世界上大多数电信系统由政府和国际组织管制。在美国,fcc管制州际电信行业。电信垄断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它几乎对于城域和广域话音和数据联网的所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电信领域现在产生了很多电信公司和服务提供商,其中包括ilec. ixc (长途电信公司)、cap(竞争性接入提供商)、clecs(竞争性lec)、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和icp(综合通信提供商)。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fcc管制美国的电信业。在全球范围内,几个组织机构推荐电信标准及制定鼓励合作的政策。主要的标准组织有itu (国际电信联盟)、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电话网络的结构

  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是向公众提供电话通信服务的一种通信网。电话通信网主要提供电话通信服务,同时还可提供非话音的数据通信服务。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由传输组件、交换组件、维护设备工具、记帐系统和其他内部组件组成。传输组件(链路)确定传输信号的有线或无线基础设施。交换组件(节点)包括建立话音线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

  美国现有的电信系统主要由本地环路的双绞铜线(电话公司到家庭和办公地点的线路)及用于主干中继线和长距离线路的光缆或微波系统组成。本地环路仍然使用模拟传输方式传输话音呼叫。

  图1 所示为服务区域和设备。

  图1所示为服务区域和设备。lec(本地交换电信公司)在特定的授权的服务区域(基本是业务垄断)运作,该区域称为lata(本地接入和传输区域)。lata的边界定义了本地业务终止和长途业务开始的界线。一个lata具有一个或多个电话区号。lec可以是现任电信公司和竞争性接入提供商之一。本地电信公司通常在同一lata中具有若干交换局(称为中心局或co)。

  ixc(长途电信公司)是在任何在lec之间提供业务的长途电信业务提供商,如美国的at&t、mci或us sprint。 ixc要求lec提供ixc入网点(接口)。ixc所使用的通信设备有光缆、地面微波塔和卫星微波系统。大多数长途电话除了需要由长途通信公司的骨干网传输之外,在两端还要使用lec连接(但长途通信量大的一些用户能直接连接他们的ixc入网点)。

  交换体系

  电话系统最初设计为通过co、lata或长距离连接建立呼叫的交换机体系。图2所示为该体系。

  该体系可追溯到最早的电话系统。在19世纪末电话刚出现时,人们需购买一对电话并在这对电话之间敷设一个线路。不久,各城市就处在通向四面八方的电话电缆网络中。于是,一些精明的企业家们就创建了电话公司,这样用户就可以将他们的线路敷设到一个单一的位置并通过手工操作交换系统让接线员将他们与其他电话用户连接起来。起先,用户只能与本交换机中的用户进行连接,但很快,电话公司之间建立了中继线路,每个人都可以呼叫本地同一区域的其他任何人。这种系统逐渐发展为最终扩展到边远地区和其他城市的交换体系。

  请注意,在图2中,同一co中的呼叫不必交换到本地co的体系以外。与同一lata中的另一co连接的呼叫可以直接进入该co(如果线路存在的话),或进入汇接局或长途电信公司。lata间呼叫由ixc进行处理,如at&t或mci。在lata中,呼叫线路设置到ixc入网点,然后经过长途线路外传并进入另一端的入网点。入网点可以在本地电信公司co或就在隔壁的单独建筑物内。

  图2 电话系统的交换结构虽然可以将该系统解释为一个层次结构,但今天几乎所有的交换局都进行了互连以避免拥挤问题。另外,还使用了非层次动态路由选择系统,如后面所述。在图2中,虚线指出了这些中继线的附加部分。不过,层次这一术语仍用于描述交换设备。

  最初的交换机由接线员手动操作,显然效率是很低的。后来,发明了机械式交换机,如绕环形排列的触点旋转的刷片式交换机。20世纪60年代,ess诞生了(电子交换系统)。起先,交换机是机电式的,添加了电子组件以减少机械部件的数目。机电自动交换机属于“直接控制”方式,即用户可以通过话机拨号脉冲直接控制步进接续器做升降和旋转动作。从而自动完成用户间的接续。这种交换机虽然实现了自动接续,但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的焊接
    整机电路简单,用洞洞板搭线比较方便。EM8621实际采...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