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
发布时间:2008/12/3 0:00:00 访问次数:1127
在40gb/s vsr标准中,定义了一个使用了波分复用(wdm)技术的方案,即在1310 nm波长区的4×10 cwdm光技术 方案。cwdm是指信道之间的波长间隔较大的一种波分复用,即人们所称的粗波分复用。
wdm技术是一种在光域进行的多信道复用方案,即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的巨大带宽,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混合 在一起进行传输。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所承载的数字信号可以是相同速率,相同数据格式,也可以是不同速率,不 同数据格式。波分复用技术方案可与时分复用(tdm)和频分复用(fdm)结合使用,即将在电域已复用的tdm和 fdm复用比特流调制多个光载波,然后通过同一根光纤传输,实现多层复用。在接收端依次利用光域和电域解复用 不同的信道,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纤的带宽能力。
目前,wdm技术在光纤通信网中已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根光纤在1 310 nm和1 550 nm处有两个低损耗窗口, 分别有12 thz和15 thz的带宽。最早的波分复用是对已铺设的1 310 nm光波系统,利用1 310/1 550 nmwdm技术, 在1 550 nm增加另一个信道,构成两路复用,信道间隔δλ=250 nm。随着技术的进步,信道间隔不断减小,复 用信道数不断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具有极窄线宽的可调激光器的出现,以及1550 nm窗口掺铒光纤放大 器的商用化,wdm系统的相邻信道间隔可以很窄(一般小于1.6 nm),且工作在一个窗口中,共享edfa光放大器。 为了区别于传统的wdm系统,人们称这种波长间隔更紧密的wdm系统为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wdm)。所谓密集,是 指相邻波长间隔而言,过去wdm系统是几十nm的波长间隔,现在的波长间隔可以只有0.4~2 nm。
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多模光纤局域网中,已经在850 nm窗口定义了间隔25 nm的光波长复用方式,只是那时被 称为“wdm”,而不是现在的cwdm。1996年,为了区分广泛使用的wdm技术,cwdm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但是缺乏统 一的标准。90年代后期,ieee 802.3小组为了解决万兆位以太网中的色散和损耗问题,在已经铺设的多模光纤中 ,建议在850 nm窗口采用基于vcsel的4路cwdm技术,在1 310 nm窗口也采用4路波长间隔25 nm的波分复用技术, 并将这种在1 310 nm窗口的波分复用技术称之为wwdm(widewdm)。
目前,dwdm是长途干线传输的主流技术,它涉及到光放大、色散补偿、非线性效应补偿、前向纠错、光源等复 杂的技术,系统整体造价高。而cwdm技术是一种简化的wdm技术,对光源、色散补偿、非线性效应等要求相对降低 ,系统造价随之降低,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如vsr技术、局域网和城域网技术。
1.cwdm的技术标准
(1)itu-t的cwdm建议。
itu-t面向城域网,2002年制定了g.694.2标准“针对wdm应用的光谱间隔:cwdm波长间隔”。在1 270~1 610 nm范围内,建议了波长间隔20nm的18个可用波长,可以在g.652光纤上使用,如图1所示。
(2)ieee的10gbe系列标准。
该系列主要包括850 nm窗口的10gbasesx-4 cwdm和1 310 nm窗口的10gbaselx-4cwdm两个标准。10gbaselx-4 cwdm同]tu-t建议1 310 nm窗口的标准相似,只是其波长间隔为24.5 nm,即wwdm 。由于仅采用了4个波长,波长间隔较大的信道之间能够容许更大的色散,每个信道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125 gb/s ,传输距离超过10 km。在1 310 nm窗口建议的可选信道波长为:1 275.7 nm(1 269.0~l 282.4 nm);1 300.2 nm(1 293.5~1 306.9 nm);1 324.7 nm (1318.0~1 331.4 nm): 1 349.2 nm (1 342.5~1 355.9 nm)。
图1 itu-tg.694.2建议的cwdm波长可用范围和波长间隔
(3)0if的vsr-5标准。
在40gb/s的vsr5中的4×10cwdm方案中,4路传输速率为10.264 gb/s至11.09 gb/s的并行数据信号,分别驱动4个 波长在1 269.0 nm至1 355.9 nm的激光器。每个激光器的中心波长间隔为24.5 nm,同ieee的标准一致。从这些激 光器发出的光经一个光复用器耦合到一根普通的单模光纤中,复用后的光信号以39.813 gb/s至43.018 gb/s的速 率在光纤链路上传输。
以上几个国际建议标准,趋向于统—采用波长间隔24.5 nm的ieee和0if建议。这样在1 260~1 625 nm的波长范 围内,可用波长数为17个,16个波长可以在城域网或者局域网的范围内分配给用户使用,剩余一个波长用做管理 信道。
2.cwdm系统的关键技术
(i)传输介质。
由于cwdm在1 260~1 625 nm的范围内采用了等间隔的波长信道,因此,推荐的传输介质是无水峰的itu-t的g. 652c光纤。但是对于波长数量较少的情况,可以避开水峰,例如vsr5的4×cwdm方案,采用普通g.652光纤即可。
色散位移g.653光纤由于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对于c波段的dwdm系统不适用。四波混频效应是影响c波段dwdm传输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它主要与光功率密度、
在40gb/s vsr标准中,定义了一个使用了波分复用(wdm)技术的方案,即在1310 nm波长区的4×10 cwdm光技术 方案。cwdm是指信道之间的波长间隔较大的一种波分复用,即人们所称的粗波分复用。
wdm技术是一种在光域进行的多信道复用方案,即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的巨大带宽,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混合 在一起进行传输。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所承载的数字信号可以是相同速率,相同数据格式,也可以是不同速率,不 同数据格式。波分复用技术方案可与时分复用(tdm)和频分复用(fdm)结合使用,即将在电域已复用的tdm和 fdm复用比特流调制多个光载波,然后通过同一根光纤传输,实现多层复用。在接收端依次利用光域和电域解复用 不同的信道,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纤的带宽能力。
目前,wdm技术在光纤通信网中已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根光纤在1 310 nm和1 550 nm处有两个低损耗窗口, 分别有12 thz和15 thz的带宽。最早的波分复用是对已铺设的1 310 nm光波系统,利用1 310/1 550 nmwdm技术, 在1 550 nm增加另一个信道,构成两路复用,信道间隔δλ=250 nm。随着技术的进步,信道间隔不断减小,复 用信道数不断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具有极窄线宽的可调激光器的出现,以及1550 nm窗口掺铒光纤放大 器的商用化,wdm系统的相邻信道间隔可以很窄(一般小于1.6 nm),且工作在一个窗口中,共享edfa光放大器。 为了区别于传统的wdm系统,人们称这种波长间隔更紧密的wdm系统为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wdm)。所谓密集,是 指相邻波长间隔而言,过去wdm系统是几十nm的波长间隔,现在的波长间隔可以只有0.4~2 nm。
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多模光纤局域网中,已经在850 nm窗口定义了间隔25 nm的光波长复用方式,只是那时被 称为“wdm”,而不是现在的cwdm。1996年,为了区分广泛使用的wdm技术,cwdm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但是缺乏统 一的标准。90年代后期,ieee 802.3小组为了解决万兆位以太网中的色散和损耗问题,在已经铺设的多模光纤中 ,建议在850 nm窗口采用基于vcsel的4路cwdm技术,在1 310 nm窗口也采用4路波长间隔25 nm的波分复用技术, 并将这种在1 310 nm窗口的波分复用技术称之为wwdm(widewdm)。
目前,dwdm是长途干线传输的主流技术,它涉及到光放大、色散补偿、非线性效应补偿、前向纠错、光源等复 杂的技术,系统整体造价高。而cwdm技术是一种简化的wdm技术,对光源、色散补偿、非线性效应等要求相对降低 ,系统造价随之降低,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如vsr技术、局域网和城域网技术。
1.cwdm的技术标准
(1)itu-t的cwdm建议。
itu-t面向城域网,2002年制定了g.694.2标准“针对wdm应用的光谱间隔:cwdm波长间隔”。在1 270~1 610 nm范围内,建议了波长间隔20nm的18个可用波长,可以在g.652光纤上使用,如图1所示。
(2)ieee的10gbe系列标准。
该系列主要包括850 nm窗口的10gbasesx-4 cwdm和1 310 nm窗口的10gbaselx-4cwdm两个标准。10gbaselx-4 cwdm同]tu-t建议1 310 nm窗口的标准相似,只是其波长间隔为24.5 nm,即wwdm 。由于仅采用了4个波长,波长间隔较大的信道之间能够容许更大的色散,每个信道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125 gb/s ,传输距离超过10 km。在1 310 nm窗口建议的可选信道波长为:1 275.7 nm(1 269.0~l 282.4 nm);1 300.2 nm(1 293.5~1 306.9 nm);1 324.7 nm (1318.0~1 331.4 nm): 1 349.2 nm (1 342.5~1 355.9 nm)。
图1 itu-tg.694.2建议的cwdm波长可用范围和波长间隔
(3)0if的vsr-5标准。
在40gb/s的vsr5中的4×10cwdm方案中,4路传输速率为10.264 gb/s至11.09 gb/s的并行数据信号,分别驱动4个 波长在1 269.0 nm至1 355.9 nm的激光器。每个激光器的中心波长间隔为24.5 nm,同ieee的标准一致。从这些激 光器发出的光经一个光复用器耦合到一根普通的单模光纤中,复用后的光信号以39.813 gb/s至43.018 gb/s的速 率在光纤链路上传输。
以上几个国际建议标准,趋向于统—采用波长间隔24.5 nm的ieee和0if建议。这样在1 260~1 625 nm的波长范 围内,可用波长数为17个,16个波长可以在城域网或者局域网的范围内分配给用户使用,剩余一个波长用做管理 信道。
2.cwdm系统的关键技术
(i)传输介质。
由于cwdm在1 260~1 625 nm的范围内采用了等间隔的波长信道,因此,推荐的传输介质是无水峰的itu-t的g. 652c光纤。但是对于波长数量较少的情况,可以避开水峰,例如vsr5的4×cwdm方案,采用普通g.652光纤即可。
色散位移g.653光纤由于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对于c波段的dwdm系统不适用。四波混频效应是影响c波段dwdm传输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它主要与光功率密度、
上一篇:单阱CMOS工艺PN型光电二极管
上一篇:光纤标准和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