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切换时延和通信中断问题的快速切换技术
发布时间:2008/11/28 0:00:00 访问次数:496
快速切换技术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切换时延并保证在切换过程中通信不中断,也没有数据包的丢失。快速切换技术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切换前建立lsp机制,还有就是基于组播的快速切换机制。切换前建立lsp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在mh(移动主机)移动到新的外地子网或外地域之前建立新的lsp。这样,切换发生时仅需通过一条消息就可完成lsp的切换,大大减小了mh从一个子网移动到另一个子网的切换时延。而基于组播的快速切换机制是在fda和当前mh所在子网的fa(外地代理)之间以及所有与该子网相邻的子网fa之间均建立lsp,当fda(外地域代理)收到mh进行切换的请求后,将所有来自通信节点的数据包通过事先建立好的lsp向所有相邻子网的fa进行组播。这样当mh移动到新的子网时,就可以立即收到来自通信节点的数据包。由于采用了高移动性和高速交换特性的结合,mpls交换比按传统的ip路由协议传输分组速度明显提高:传输时延和数据包处理时间也明显降低。mpls架构下的移动ip技术集成了移动ip的高移动性和mpls高速交换特性,允许这些技术协调工作在将来的核心网中,并为mpls提供移动性支持。
欢迎转载,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欢迎转载,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快速切换技术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切换时延并保证在切换过程中通信不中断,也没有数据包的丢失。快速切换技术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切换前建立lsp机制,还有就是基于组播的快速切换机制。切换前建立lsp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在mh(移动主机)移动到新的外地子网或外地域之前建立新的lsp。这样,切换发生时仅需通过一条消息就可完成lsp的切换,大大减小了mh从一个子网移动到另一个子网的切换时延。而基于组播的快速切换机制是在fda和当前mh所在子网的fa(外地代理)之间以及所有与该子网相邻的子网fa之间均建立lsp,当fda(外地域代理)收到mh进行切换的请求后,将所有来自通信节点的数据包通过事先建立好的lsp向所有相邻子网的fa进行组播。这样当mh移动到新的子网时,就可以立即收到来自通信节点的数据包。由于采用了高移动性和高速交换特性的结合,mpls交换比按传统的ip路由协议传输分组速度明显提高:传输时延和数据包处理时间也明显降低。mpls架构下的移动ip技术集成了移动ip的高移动性和mpls高速交换特性,允许这些技术协调工作在将来的核心网中,并为mpls提供移动性支持。
欢迎转载,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欢迎转载,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