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卡与其他卡之间的差异
发布时间:2008/11/22 0:00:00 访问次数:508
非接触智能卡和卡终端之间在短距离范围内传送电能和数据,而不需要有任何电气连接。在此,我们只是关注非接触卡的工作原理。由于非接触卡的技术并不是新的,它们作为成熟的知识在射频识别reid(radio ftieqt】ency dentification)系统中已使用多年了,它们已被用于各种应用系统中,诸如植入动物体内的脉冲应答器以及车辆的电子防启动系统等。对于在短距离或长距离时识别个人或物体,基于射频技术或特别是雷达技术,已有大量的各种方法。在这些大量的可行的技术之中,只有少量的适用于d-1格式的智能卡,因为所有的功能元件都必须封装在只有0.76mm厚的柔韧卡中,还没有适用于这种厚度的给卡内电子电路供电的电池。
正如在接触式智能卡中那样,使用非接触卡的系统至少包含着两个部分:卡本身和相配的终端,根据终端所使用的技术可以起到阅读器或读写器的功能。作为一条规律,终端包含有一个另外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和后台系统通信。
如果非接触卡要与终端通信就必须满足如图1 所示的四条:
·把电源的电能传送到集成电路;
·传送时钟信号;
·数据传送到智能卡;
·从智能卡送出数据。
图1 终端与非接触智能卡之间所必需的电能和数据传送
根据reid系统的经验,已经开发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它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针对专门应用的设计。例如,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卡与终端之间的距离要么只有几毫米,要么大约为1m,这是有差别的。那些针对实际应用而专门设计和优化开发出来的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兼容的问题。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非接触智能卡和卡终端之间在短距离范围内传送电能和数据,而不需要有任何电气连接。在此,我们只是关注非接触卡的工作原理。由于非接触卡的技术并不是新的,它们作为成熟的知识在射频识别reid(radio ftieqt】ency dentification)系统中已使用多年了,它们已被用于各种应用系统中,诸如植入动物体内的脉冲应答器以及车辆的电子防启动系统等。对于在短距离或长距离时识别个人或物体,基于射频技术或特别是雷达技术,已有大量的各种方法。在这些大量的可行的技术之中,只有少量的适用于d-1格式的智能卡,因为所有的功能元件都必须封装在只有0.76mm厚的柔韧卡中,还没有适用于这种厚度的给卡内电子电路供电的电池。
正如在接触式智能卡中那样,使用非接触卡的系统至少包含着两个部分:卡本身和相配的终端,根据终端所使用的技术可以起到阅读器或读写器的功能。作为一条规律,终端包含有一个另外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和后台系统通信。
如果非接触卡要与终端通信就必须满足如图1 所示的四条:
·把电源的电能传送到集成电路;
·传送时钟信号;
·数据传送到智能卡;
·从智能卡送出数据。
图1 终端与非接触智能卡之间所必需的电能和数据传送
根据reid系统的经验,已经开发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它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针对专门应用的设计。例如,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卡与终端之间的距离要么只有几毫米,要么大约为1m,这是有差别的。那些针对实际应用而专门设计和优化开发出来的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兼容的问题。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上一篇:智能卡的电感耦合
上一篇:接触卡与其他卡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