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EDA/PLD

VC++实现混合静态分裂视窗的方法

发布时间:2008/8/23 0:00:00 访问次数:558

  摘要:本文以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的csplitterwnd类别为基础,通过对单文档视窗的静态分裂原理进行分析,介绍混合静态分裂视窗的实现方法,并深入阐述子视窗的视图动态切换技术。

前言

  在许多视窗应用软件中,通常要在屏幕上同时显示若干个子视窗,以显示同一个文档的不同部分,或者是在每个视窗中分别显示不同文档的内容。为了实现多视窗界面,可以采用mdi(multiple document interface)的多文档模式进行处理,但是多文档的应用程序设计与维护相对于单文档的应用程序而言比较复杂。而且,如果要在屏幕上同时显示多个子视窗,通常要利用视窗重叠函数进行管理,每个子视窗的位置往往需要用鼠标人为设定,过多的人为干预降低了程序使用的效率。因此,如果能对单文档视窗做适当的分裂,无疑程序使用者将可以得到更易于操作的接口,数据的显示也更加直观和方便。本文通过对单文档视窗的静态分裂原理进行分析,实现上述要求。

二分裂视窗的类型

  视窗的分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动态分裂,二是静态分裂。动态分裂可以让使用者通过拖曳分裂方块的使用,将视窗分裂。但是,动态分裂最多只可以将视窗分裂为2×2个子视窗,不能进行混合分裂视窗,所有子视窗的属性和父视窗都是一样的,而且子视窗的数据通常来源于同一处。而静态分裂,使用者除了可以调整子视窗的大小和进行混合分裂视窗外,最多可将视窗分裂为16×16个子视窗,每个子视窗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视图类(cview),各个子视窗显示的数据可以来自于不同的数据源。不论是要创建动态分裂视窗还是静态分裂视窗,都必须要利用mfc的csplitterwnd类别来完成视窗的分裂。

混合静态分裂视窗的实现


  混合分裂视窗是指在子视窗中进行视窗的再分裂。在mfc的框架下,混合分裂视窗必须完成三件工作:

  ⑴在视窗框架类别中定义csplitterwnd控件为其属性(数据成员)。

  ⑵重载视窗框架类别中的oncreateclient函数(cframewnd::oncreateclient),建立静态分裂子视窗,为静态分裂子视窗填充视图。

  ⑶建立维持各子视窗同步更新的机制。

  首先,利用mfc appwizard生成一个单文档应用程序,在应用程序的cmainframe类别中声明csplitterwnd类别的数据成员。

  其次,重载cmainframe类别中的oncreateclient(lpcreatestruct,ccreatecontext* pcontext)函数。在该函数中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构造函数create static(cwnd *pparentwnd,int nrows,int ncols,dword dwstyle,uint nid) 创建混合静态分裂子视窗,即在create static分裂出的子视窗中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控件再一次分裂视窗。

  create static函数的参数含义为:

  pparentwnd是准备建立静态分裂视窗的视窗框架控件的指针;

  nrows和ncols是准备建立静态分裂视窗行数(nrows)与列数(ncols)

  因此,创建的静态分裂子视窗个数为nrows × ncols个,这两个参数最小不得小于0,最大不可超过16;dwstyle是设定子视窗的形式;nid静态分裂的代号(id),此代号预设为afx_idw_pane_first,若静态分裂视窗位于另一个分裂视窗内时,不可以使用默认值,可以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idfromrowcol(int row,int col)获得。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create view (int row,int col,cruntimeclass* pviewclass,size sizeinit,ccreatecontext* pcontext) 为静态分裂子视窗填充视图,在将视图与子视窗关联时必须先完成子视窗的创建。

create view函数的参数含义为:

  row和col是指定准备建立view控件的子视窗,其指定的方式是以表示该子视窗所在的行列位置;

  pviewclass是指定用于建立子视窗view控件的view类别,该类别需要被声明为run-time类别;

  sizeini是view控件的起始大小;pcontext是一个指向记录应用程序所使用的视窗框架控件、document控件,以及view控件之变量的指针,此参数在cmainframe::oncreateclient函数被调用时传入,再由该函数传递给此函数。

  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setcolumninfo(int col,int cxideal,int cxmin)和setrowinfo(int row,int cyideal,cymin)为设置子视窗的宽度和高度,参数cxideal和cxmin是指定子视窗的宽度和最小宽度,cyideal和cymin是指定子视窗的高度和最小高度,在使用这两个函数调整子视窗的大小后还应该使用该类别的成员函数recallayout()重新调整视窗框架的布局。如果要设定视窗框架里的活动子视窗,可以通过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setactivepane(int row,int col,cwnd* pwnd=null)来完成,该函数指定子视窗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指出子视窗所在的行列,二是传入指向该子视窗的控件指针。

最后,将视窗分裂成多个子视窗后,整个视窗程序中将存在多个view控件。当在其中一个view控件执行更新操作时

  摘要:本文以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的csplitterwnd类别为基础,通过对单文档视窗的静态分裂原理进行分析,介绍混合静态分裂视窗的实现方法,并深入阐述子视窗的视图动态切换技术。

前言

  在许多视窗应用软件中,通常要在屏幕上同时显示若干个子视窗,以显示同一个文档的不同部分,或者是在每个视窗中分别显示不同文档的内容。为了实现多视窗界面,可以采用mdi(multiple document interface)的多文档模式进行处理,但是多文档的应用程序设计与维护相对于单文档的应用程序而言比较复杂。而且,如果要在屏幕上同时显示多个子视窗,通常要利用视窗重叠函数进行管理,每个子视窗的位置往往需要用鼠标人为设定,过多的人为干预降低了程序使用的效率。因此,如果能对单文档视窗做适当的分裂,无疑程序使用者将可以得到更易于操作的接口,数据的显示也更加直观和方便。本文通过对单文档视窗的静态分裂原理进行分析,实现上述要求。

二分裂视窗的类型

  视窗的分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动态分裂,二是静态分裂。动态分裂可以让使用者通过拖曳分裂方块的使用,将视窗分裂。但是,动态分裂最多只可以将视窗分裂为2×2个子视窗,不能进行混合分裂视窗,所有子视窗的属性和父视窗都是一样的,而且子视窗的数据通常来源于同一处。而静态分裂,使用者除了可以调整子视窗的大小和进行混合分裂视窗外,最多可将视窗分裂为16×16个子视窗,每个子视窗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视图类(cview),各个子视窗显示的数据可以来自于不同的数据源。不论是要创建动态分裂视窗还是静态分裂视窗,都必须要利用mfc的csplitterwnd类别来完成视窗的分裂。

混合静态分裂视窗的实现


  混合分裂视窗是指在子视窗中进行视窗的再分裂。在mfc的框架下,混合分裂视窗必须完成三件工作:

  ⑴在视窗框架类别中定义csplitterwnd控件为其属性(数据成员)。

  ⑵重载视窗框架类别中的oncreateclient函数(cframewnd::oncreateclient),建立静态分裂子视窗,为静态分裂子视窗填充视图。

  ⑶建立维持各子视窗同步更新的机制。

  首先,利用mfc appwizard生成一个单文档应用程序,在应用程序的cmainframe类别中声明csplitterwnd类别的数据成员。

  其次,重载cmainframe类别中的oncreateclient(lpcreatestruct,ccreatecontext* pcontext)函数。在该函数中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构造函数create static(cwnd *pparentwnd,int nrows,int ncols,dword dwstyle,uint nid) 创建混合静态分裂子视窗,即在create static分裂出的子视窗中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控件再一次分裂视窗。

  create static函数的参数含义为:

  pparentwnd是准备建立静态分裂视窗的视窗框架控件的指针;

  nrows和ncols是准备建立静态分裂视窗行数(nrows)与列数(ncols)

  因此,创建的静态分裂子视窗个数为nrows × ncols个,这两个参数最小不得小于0,最大不可超过16;dwstyle是设定子视窗的形式;nid静态分裂的代号(id),此代号预设为afx_idw_pane_first,若静态分裂视窗位于另一个分裂视窗内时,不可以使用默认值,可以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idfromrowcol(int row,int col)获得。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create view (int row,int col,cruntimeclass* pviewclass,size sizeinit,ccreatecontext* pcontext) 为静态分裂子视窗填充视图,在将视图与子视窗关联时必须先完成子视窗的创建。

create view函数的参数含义为:

  row和col是指定准备建立view控件的子视窗,其指定的方式是以表示该子视窗所在的行列位置;

  pviewclass是指定用于建立子视窗view控件的view类别,该类别需要被声明为run-time类别;

  sizeini是view控件的起始大小;pcontext是一个指向记录应用程序所使用的视窗框架控件、document控件,以及view控件之变量的指针,此参数在cmainframe::oncreateclient函数被调用时传入,再由该函数传递给此函数。

  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setcolumninfo(int col,int cxideal,int cxmin)和setrowinfo(int row,int cyideal,cymin)为设置子视窗的宽度和高度,参数cxideal和cxmin是指定子视窗的宽度和最小宽度,cyideal和cymin是指定子视窗的高度和最小高度,在使用这两个函数调整子视窗的大小后还应该使用该类别的成员函数recallayout()重新调整视窗框架的布局。如果要设定视窗框架里的活动子视窗,可以通过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setactivepane(int row,int col,cwnd* pwnd=null)来完成,该函数指定子视窗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指出子视窗所在的行列,二是传入指向该子视窗的控件指针。

最后,将视窗分裂成多个子视窗后,整个视窗程序中将存在多个view控件。当在其中一个view控件执行更新操作时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声道前级设计特点
    与通常的Hi-Fi前级不同,EP9307-CRZ这台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