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要点
发布时间:2008/8/21 0:00:00 访问次数:339
1 引言
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具有高集成度、高性价比、最简外围电路、最佳性能指标等优点,能构成高效率无工频变压器的隔离式开关电源.在 1994 ~ 2001 年,国际上陆续推出了 topswitch 、 topswitch ⅱ 、topswitch fx 、topswitch gx 、tinyswitch 、tinyswitch ⅱ 等多种系列的单片开关电源产品,现已成为开发中、小功率开关电源、精密开关电源及开关电源模块的优选集成电路.
高频变压器是开关电源中进行能量储存与传输的重要部件,单片开关电源中高频变压器性能的优劣,不仅对电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电源的其它技术指标和电磁兼容性( emc ).为此,一个高效率高频变压器应具备直流损耗和交流损耗低、漏感小、绕组本身的分布电容及各绕组之间的耦合电容要小等条件.下面介绍其设计要点.
2 降低高频变压器损耗
2.1 直流损耗
高频变压器的直流损耗是由线圈的铜损耗造成的.为提高效率,应尽量选择较粗的导线,并取电流密度 j=4 ~ 10a / mm2 .
2.2 交流损耗
高频变压器的交流损耗是由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以及磁芯的损耗引起的.高频电流通过导线时总是趋向于从表面流过,这会使导线的有效流通面积减小,并使导线的交流等效阻抗远高于铜电阻.高频电流对导体的穿透能力与开关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为减小交流铜阻抗,导线半径不得超过高频电流可达深度的 2 倍.可供选用的导线线径与开关频率的关系曲线如图 1 所示.举例说明,当 f=100khz 时,导线直径理论上可取 φ 0.4mm .但为了减小趋肤效应,实际可用更细的导线多股并绕,而不用一根粗导线绕制.
高频变压器的磁芯损耗也使得电源效率降低.其交流磁通密度可用下式进行估算:
bac=(0.4π*np*ip*krp)/2δ
式中: bac 为交流磁通密度,单位是 t ;
np 、 ip 分别为初级匝数和初级峰值电流;
krp 为初级脉动电流与峰值电流之比;
δ 为磁芯的气隙宽度,单位是 cm .
欲设计在连续模式下工作的高频变压器, bac 的典型值约为 0.04 ~ 0.075t .铁氧体磁芯在 100khz 时的损耗应低于 50mw/cm3
3 减小高频变压器的漏感
在设计高频变压器时必须把漏感减至最小.因为漏感愈大,产生的尖峰电压幅度愈高,漏极钳位电路的损耗就愈大,这必然导致电源效率降低.对于一个符合绝缘及安全性标准的高频变压器,其漏感量应为次级开路时初级电感量的 1 %~ 3 %.要想达到 1 %以下的指标,在制造工艺上将难于实现.减小漏感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减小初级绕组的匝数 np ;
2 )增大绕组的宽度(例如选 ee 型磁芯,以增加骨架宽度 b );
3 )增加绕组的高、宽比;
4 )减小各绕组之间的绝缘层;
5 )增加绕组之间的耦合程度.
3.1 减小初级绕组匝数并增加高与宽之比
挑选合适的磁芯形状,并且减小初级匝数和增加高与宽之比,能有效地降低漏感.漏感量与初级匝数的平方成正比.所选磁芯尺寸应足够大,使初级绕组能绕成 2 层甚至不到 2 层,这样可将初级漏感与分布电容减至最小.不要使用矮胖窗口的磁芯,因其尺寸大,高与宽比值较小、漏感量大,而不宜采用,它对应于 pot 、 rm 、 pq 型和部分 e 型磁芯.建议采用瘦高型磁芯,这种磁芯具有较大的高、宽比,它对应于 ee 、 etd 、 ei 、 ec 型磁芯.
三重绝缘线( tripleinsulatedwire )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开发的一种高性能绝缘导线.这种导线有三个绝缘层,中间是芯线.其绝缘层是呈金黄色的聚酰胺薄膜,国外称之为 “ 黄金薄膜 ” ,绝缘层的总厚度仅为 20 ~ 100μm ,却可承受数 kv 的脉冲高压;三重绝缘线适用于尖端技术、国防领域,制作微型电机绕组、小型化开关电源的高频变压器绕组.其优点是绝缘强度高(任何两层之间均可承受ac3000v 的安全电压),不需要加阻挡层以保证安全边距,也不用在级间绕绝缘胶带层;电流密度大.用它绕制的高频变压器,比用漆包线绕制的体积可减小一半.高频变压器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案是用普通高强度漆包线绕制初级和反馈级,而用三重绝缘线绕制次级.这样可使漏感量大为减小,高频变压器的体积能减小 1/2 ~ 1/3 .
3.2 绕组排列
为减小漏感,绕组应按同心方式排列,如图 2 所示.图 2 ( a )中次级采用三重绝缘线绕制;图 2 ( b )中全部用漆包线绕制,但须留出安全边距,且在次级绕组与反馈绕组之间加上强化绝缘层.对于多路输出的开关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那个次级绕组应靠近初级,以增加耦合,减小磁场泄漏.当次级匝数很少时,为了增加与初级的耦合,宜采用多股线平行并绕方式均匀分布在整个骨架上,以增加覆盖面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箔绕组作为次级也是增加耦合的一种好办法.
在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中,绕组的分布电容反复被充、放电,其上的能量都被吸收掉了.分布电容不仅使电源效率降低,它还与绕组的分布电感构成 lc 振荡器,会产生振铃噪声.初级绕组分布电容的影响尤为显
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具有高集成度、高性价比、最简外围电路、最佳性能指标等优点,能构成高效率无工频变压器的隔离式开关电源.在 1994 ~ 2001 年,国际上陆续推出了 topswitch 、 topswitch ⅱ 、topswitch fx 、topswitch gx 、tinyswitch 、tinyswitch ⅱ 等多种系列的单片开关电源产品,现已成为开发中、小功率开关电源、精密开关电源及开关电源模块的优选集成电路.
高频变压器是开关电源中进行能量储存与传输的重要部件,单片开关电源中高频变压器性能的优劣,不仅对电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电源的其它技术指标和电磁兼容性( emc ).为此,一个高效率高频变压器应具备直流损耗和交流损耗低、漏感小、绕组本身的分布电容及各绕组之间的耦合电容要小等条件.下面介绍其设计要点.
2 降低高频变压器损耗
2.1 直流损耗
高频变压器的直流损耗是由线圈的铜损耗造成的.为提高效率,应尽量选择较粗的导线,并取电流密度 j=4 ~ 10a / mm2 .
2.2 交流损耗
高频变压器的交流损耗是由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以及磁芯的损耗引起的.高频电流通过导线时总是趋向于从表面流过,这会使导线的有效流通面积减小,并使导线的交流等效阻抗远高于铜电阻.高频电流对导体的穿透能力与开关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为减小交流铜阻抗,导线半径不得超过高频电流可达深度的 2 倍.可供选用的导线线径与开关频率的关系曲线如图 1 所示.举例说明,当 f=100khz 时,导线直径理论上可取 φ 0.4mm .但为了减小趋肤效应,实际可用更细的导线多股并绕,而不用一根粗导线绕制.
高频变压器的磁芯损耗也使得电源效率降低.其交流磁通密度可用下式进行估算:
bac=(0.4π*np*ip*krp)/2δ
式中: bac 为交流磁通密度,单位是 t ;
np 、 ip 分别为初级匝数和初级峰值电流;
krp 为初级脉动电流与峰值电流之比;
δ 为磁芯的气隙宽度,单位是 cm .
欲设计在连续模式下工作的高频变压器, bac 的典型值约为 0.04 ~ 0.075t .铁氧体磁芯在 100khz 时的损耗应低于 50mw/cm3
3 减小高频变压器的漏感
在设计高频变压器时必须把漏感减至最小.因为漏感愈大,产生的尖峰电压幅度愈高,漏极钳位电路的损耗就愈大,这必然导致电源效率降低.对于一个符合绝缘及安全性标准的高频变压器,其漏感量应为次级开路时初级电感量的 1 %~ 3 %.要想达到 1 %以下的指标,在制造工艺上将难于实现.减小漏感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减小初级绕组的匝数 np ;
2 )增大绕组的宽度(例如选 ee 型磁芯,以增加骨架宽度 b );
3 )增加绕组的高、宽比;
4 )减小各绕组之间的绝缘层;
5 )增加绕组之间的耦合程度.
3.1 减小初级绕组匝数并增加高与宽之比
挑选合适的磁芯形状,并且减小初级匝数和增加高与宽之比,能有效地降低漏感.漏感量与初级匝数的平方成正比.所选磁芯尺寸应足够大,使初级绕组能绕成 2 层甚至不到 2 层,这样可将初级漏感与分布电容减至最小.不要使用矮胖窗口的磁芯,因其尺寸大,高与宽比值较小、漏感量大,而不宜采用,它对应于 pot 、 rm 、 pq 型和部分 e 型磁芯.建议采用瘦高型磁芯,这种磁芯具有较大的高、宽比,它对应于 ee 、 etd 、 ei 、 ec 型磁芯.
三重绝缘线( tripleinsulatedwire )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开发的一种高性能绝缘导线.这种导线有三个绝缘层,中间是芯线.其绝缘层是呈金黄色的聚酰胺薄膜,国外称之为 “ 黄金薄膜 ” ,绝缘层的总厚度仅为 20 ~ 100μm ,却可承受数 kv 的脉冲高压;三重绝缘线适用于尖端技术、国防领域,制作微型电机绕组、小型化开关电源的高频变压器绕组.其优点是绝缘强度高(任何两层之间均可承受ac3000v 的安全电压),不需要加阻挡层以保证安全边距,也不用在级间绕绝缘胶带层;电流密度大.用它绕制的高频变压器,比用漆包线绕制的体积可减小一半.高频变压器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案是用普通高强度漆包线绕制初级和反馈级,而用三重绝缘线绕制次级.这样可使漏感量大为减小,高频变压器的体积能减小 1/2 ~ 1/3 .
3.2 绕组排列
为减小漏感,绕组应按同心方式排列,如图 2 所示.图 2 ( a )中次级采用三重绝缘线绕制;图 2 ( b )中全部用漆包线绕制,但须留出安全边距,且在次级绕组与反馈绕组之间加上强化绝缘层.对于多路输出的开关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那个次级绕组应靠近初级,以增加耦合,减小磁场泄漏.当次级匝数很少时,为了增加与初级的耦合,宜采用多股线平行并绕方式均匀分布在整个骨架上,以增加覆盖面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箔绕组作为次级也是增加耦合的一种好办法.
在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中,绕组的分布电容反复被充、放电,其上的能量都被吸收掉了.分布电容不仅使电源效率降低,它还与绕组的分布电感构成 lc 振荡器,会产生振铃噪声.初级绕组分布电容的影响尤为显
1 引言
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具有高集成度、高性价比、最简外围电路、最佳性能指标等优点,能构成高效率无工频变压器的隔离式开关电源.在 1994 ~ 2001 年,国际上陆续推出了 topswitch 、 topswitch ⅱ 、topswitch fx 、topswitch gx 、tinyswitch 、tinyswitch ⅱ 等多种系列的单片开关电源产品,现已成为开发中、小功率开关电源、精密开关电源及开关电源模块的优选集成电路.
高频变压器是开关电源中进行能量储存与传输的重要部件,单片开关电源中高频变压器性能的优劣,不仅对电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电源的其它技术指标和电磁兼容性( emc ).为此,一个高效率高频变压器应具备直流损耗和交流损耗低、漏感小、绕组本身的分布电容及各绕组之间的耦合电容要小等条件.下面介绍其设计要点.
2 降低高频变压器损耗
2.1 直流损耗
高频变压器的直流损耗是由线圈的铜损耗造成的.为提高效率,应尽量选择较粗的导线,并取电流密度 j=4 ~ 10a / mm2 .
2.2 交流损耗
高频变压器的交流损耗是由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以及磁芯的损耗引起的.高频电流通过导线时总是趋向于从表面流过,这会使导线的有效流通面积减小,并使导线的交流等效阻抗远高于铜电阻.高频电流对导体的穿透能力与开关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为减小交流铜阻抗,导线半径不得超过高频电流可达深度的 2 倍.可供选用的导线线径与开关频率的关系曲线如图 1 所示.举例说明,当 f=100khz 时,导线直径理论上可取 φ 0.4mm .但为了减小趋肤效应,实际可用更细的导线多股并绕,而不用一根粗导线绕制.
高频变压器的磁芯损耗也使得电源效率降低.其交流磁通密度可用下式进行估算:
bac=(0.4π*np*ip*krp)/2δ
式中: bac 为交流磁通密度,单位是 t ;
np 、 ip 分别为初级匝数和初级峰值电流;
krp 为初级脉动电流与峰值电流之比;
δ 为磁芯的气隙宽度,单位是 cm .
欲设计在连续模式下工作的高频变压器, bac 的典型值约为 0.04 ~ 0.075t .铁氧体磁芯在 100khz 时的损耗应低于 50mw/cm3
3 减小高频变压器的漏感
在设计高频变压器时必须把漏感减至最小.因为漏感愈大,产生的尖峰电压幅度愈高,漏极钳位电路的损耗就愈大,这必然导致电源效率降低.对于一个符合绝缘及安全性标准的高频变压器,其漏感量应为次级开路时初级电感量的 1 %~ 3 %.要想达到 1 %以下的指标,在制造工艺上将难于实现.减小漏感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减小初级绕组的匝数 np ;
2 )增大绕组的宽度(例如选 ee 型磁芯,以增加骨架宽度 b );
3 )增加绕组的高、宽比;
4 )减小各绕组之间的绝缘层;
5 )增加绕组之间的耦合程度.
3.1 减小初级绕组匝数并增加高与宽之比
挑选合适的磁芯形状,并且减小初级匝数和增加高与宽之比,能有效地降低漏感.漏感量与初级匝数的平方成正比.所选磁芯尺寸应足够大,使初级绕组能绕成 2 层甚至不到 2 层,这样可将初级漏感与分布电容减至最小.不要使用矮胖窗口的磁芯,因其尺寸大,高与宽比值较小、漏感量大,而不宜采用,它对应于 pot 、 rm 、 pq 型和部分 e 型磁芯.建议采用瘦高型磁芯,这种磁芯具有较大的高、宽比,它对应于 ee 、 etd 、 ei 、 ec 型磁芯.
三重绝缘线( tripleinsulatedwire )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开发的一种高性能绝缘导线.这种导线有三个绝缘层,中间是芯线.其绝缘层是呈金黄色的聚酰胺薄膜,国外称之为 “ 黄金薄膜 ” ,绝缘层的总厚度仅为 20 ~ 100μm ,却可承受数 kv 的脉冲高压;三重绝缘线适用于尖端技术、国防领域,制作微型电机绕组、小型化开关电源的高频变压器绕组.其优点是绝缘强度高(任何两层之间均可承受ac3000v 的安全电压),不需要加阻挡层以保证安全边距,也不用在级间绕绝缘胶带层;电流密度大.用它绕制的高频变压器,比用漆包线绕制的体积可减小一半.高频变压器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案是用普通高强度漆包线绕制初级和反馈级,而用三重绝缘线绕制次级.这样可使漏感量大为减小,高频变压器的体积能减小 1/2 ~ 1/3 .
3.2 绕组排列
为减小漏感,绕组应按同心方式排列,如图 2 所示.图 2 ( a )中次级采用三重绝缘线绕制;图 2 ( b )中全部用漆包线绕制,但须留出安全边距,且在次级绕组与反馈绕组之间加上强化绝缘层.对于多路输出的开关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那个次级绕组应靠近初级,以增加耦合,减小磁场泄漏.当次级匝数很少时,为了增加与初级的耦合,宜采用多股线平行并绕方式均匀分布在整个骨架上,以增加覆盖面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箔绕组作为次级也是增加耦合的一种好办法.
在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中,绕组的分布电容反复被充、放电,其上的能量都被吸收掉了.分布电容不仅使电源效率降低,它还与绕组的分布电感构成 lc 振荡器,会产生振铃噪声.初级绕组分布电容的影响尤为显
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具有高集成度、高性价比、最简外围电路、最佳性能指标等优点,能构成高效率无工频变压器的隔离式开关电源.在 1994 ~ 2001 年,国际上陆续推出了 topswitch 、 topswitch ⅱ 、topswitch fx 、topswitch gx 、tinyswitch 、tinyswitch ⅱ 等多种系列的单片开关电源产品,现已成为开发中、小功率开关电源、精密开关电源及开关电源模块的优选集成电路.
高频变压器是开关电源中进行能量储存与传输的重要部件,单片开关电源中高频变压器性能的优劣,不仅对电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电源的其它技术指标和电磁兼容性( emc ).为此,一个高效率高频变压器应具备直流损耗和交流损耗低、漏感小、绕组本身的分布电容及各绕组之间的耦合电容要小等条件.下面介绍其设计要点.
2 降低高频变压器损耗
2.1 直流损耗
高频变压器的直流损耗是由线圈的铜损耗造成的.为提高效率,应尽量选择较粗的导线,并取电流密度 j=4 ~ 10a / mm2 .
2.2 交流损耗
高频变压器的交流损耗是由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以及磁芯的损耗引起的.高频电流通过导线时总是趋向于从表面流过,这会使导线的有效流通面积减小,并使导线的交流等效阻抗远高于铜电阻.高频电流对导体的穿透能力与开关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为减小交流铜阻抗,导线半径不得超过高频电流可达深度的 2 倍.可供选用的导线线径与开关频率的关系曲线如图 1 所示.举例说明,当 f=100khz 时,导线直径理论上可取 φ 0.4mm .但为了减小趋肤效应,实际可用更细的导线多股并绕,而不用一根粗导线绕制.
高频变压器的磁芯损耗也使得电源效率降低.其交流磁通密度可用下式进行估算:
bac=(0.4π*np*ip*krp)/2δ
式中: bac 为交流磁通密度,单位是 t ;
np 、 ip 分别为初级匝数和初级峰值电流;
krp 为初级脉动电流与峰值电流之比;
δ 为磁芯的气隙宽度,单位是 cm .
欲设计在连续模式下工作的高频变压器, bac 的典型值约为 0.04 ~ 0.075t .铁氧体磁芯在 100khz 时的损耗应低于 50mw/cm3
3 减小高频变压器的漏感
在设计高频变压器时必须把漏感减至最小.因为漏感愈大,产生的尖峰电压幅度愈高,漏极钳位电路的损耗就愈大,这必然导致电源效率降低.对于一个符合绝缘及安全性标准的高频变压器,其漏感量应为次级开路时初级电感量的 1 %~ 3 %.要想达到 1 %以下的指标,在制造工艺上将难于实现.减小漏感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减小初级绕组的匝数 np ;
2 )增大绕组的宽度(例如选 ee 型磁芯,以增加骨架宽度 b );
3 )增加绕组的高、宽比;
4 )减小各绕组之间的绝缘层;
5 )增加绕组之间的耦合程度.
3.1 减小初级绕组匝数并增加高与宽之比
挑选合适的磁芯形状,并且减小初级匝数和增加高与宽之比,能有效地降低漏感.漏感量与初级匝数的平方成正比.所选磁芯尺寸应足够大,使初级绕组能绕成 2 层甚至不到 2 层,这样可将初级漏感与分布电容减至最小.不要使用矮胖窗口的磁芯,因其尺寸大,高与宽比值较小、漏感量大,而不宜采用,它对应于 pot 、 rm 、 pq 型和部分 e 型磁芯.建议采用瘦高型磁芯,这种磁芯具有较大的高、宽比,它对应于 ee 、 etd 、 ei 、 ec 型磁芯.
三重绝缘线( tripleinsulatedwire )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开发的一种高性能绝缘导线.这种导线有三个绝缘层,中间是芯线.其绝缘层是呈金黄色的聚酰胺薄膜,国外称之为 “ 黄金薄膜 ” ,绝缘层的总厚度仅为 20 ~ 100μm ,却可承受数 kv 的脉冲高压;三重绝缘线适用于尖端技术、国防领域,制作微型电机绕组、小型化开关电源的高频变压器绕组.其优点是绝缘强度高(任何两层之间均可承受ac3000v 的安全电压),不需要加阻挡层以保证安全边距,也不用在级间绕绝缘胶带层;电流密度大.用它绕制的高频变压器,比用漆包线绕制的体积可减小一半.高频变压器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案是用普通高强度漆包线绕制初级和反馈级,而用三重绝缘线绕制次级.这样可使漏感量大为减小,高频变压器的体积能减小 1/2 ~ 1/3 .
3.2 绕组排列
为减小漏感,绕组应按同心方式排列,如图 2 所示.图 2 ( a )中次级采用三重绝缘线绕制;图 2 ( b )中全部用漆包线绕制,但须留出安全边距,且在次级绕组与反馈绕组之间加上强化绝缘层.对于多路输出的开关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那个次级绕组应靠近初级,以增加耦合,减小磁场泄漏.当次级匝数很少时,为了增加与初级的耦合,宜采用多股线平行并绕方式均匀分布在整个骨架上,以增加覆盖面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箔绕组作为次级也是增加耦合的一种好办法.
在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中,绕组的分布电容反复被充、放电,其上的能量都被吸收掉了.分布电容不仅使电源效率降低,它还与绕组的分布电感构成 lc 振荡器,会产生振铃噪声.初级绕组分布电容的影响尤为显
上一篇:变压器原理
上一篇:DC-DC变换器的基本形式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