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AZO薄膜工艺参数的优化
发布时间:2008/6/5 0:00:00 访问次数:615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4) | |||
关键词:azo薄膜;溶胶-凝胶;正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tn304.055;tg17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53x(2005)05-0022-02 近年来,具有宽禁带(3.3ev)的n型半导体氧化锌(zno)薄膜成为国内外科技人员的研究热点。zno及zno∶al薄膜在uv、vis和nir范围内的光透性和导电性都显示出非常好的性能,并且因为具有易产生缺陷和进行杂质掺杂,以及价格低、无毒性等优点,使得它在压电转换、光电显示及电子器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 目前制备zno:al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主要有电子束蒸发法[2,3]、磁控溅射法[4-7] 、激光脉冲沉积法[8]、溶胶-凝胶法[9,10] 、化学汽相沉积法[11]和喷雾热分解法[12,13] 。尽管制备方法多,但在制备azo薄膜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为了满足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azo薄膜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正交设计法,推导溶胶浓度、掺杂量、镀膜次数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确定制备azo薄膜的最佳工艺参数。 2 实验方法 2.1 薄膜的制备 2.2 性能测试 3 正交优化设计 3.1 正交试验表及实验数据 正交试验设计[14]是利用规格化的正交表来设计试验方案的科学的多因素优选方法,能正确地、灵活地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就可以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投资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考察的因子有4个及其相对应的3个水平,因此选用相应的正交表头为l9(34),共进行9次试验。实验因素水平表如表1所示,选择l9(34 )正交表安排试验计划,并测试性能指标得出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3.2 实验数据的直观分析 因此,降低电阻率的各因素最优位级组合方案为:a1b3c3d3,即溶胶浓度1.0mol/l、掺杂量3at.%、镀膜层数16层、退火温度600℃。增加透射率的各因素最优位级组合方案为:a2b 1c1d2,即为:溶胶浓度0.5mol/l 、掺杂量1at.%、镀膜层数8层、退火温度500℃。 经过直观分析与综合平衡,azo薄膜的制备工艺参数的各因素最优位级组合方案为:溶胶浓度1 mol/l、掺杂量3at.%、镀膜层数16层、退火温度600℃ 4 结论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导了制备azo薄膜工艺参数中的主、次要影响因素,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溶胶浓度、薄膜厚度和掺杂量对azo薄膜的电阻率和透射率影响显著,退火温度对性能影响较小;溶胶-凝胶方法制备 azo薄膜工艺参数的最优位级组合方案为:溶胶浓度1 mol/l、掺杂量3at.%、镀膜层数16层、退火温度600℃。 |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4) | |||
关键词:azo薄膜;溶胶-凝胶;正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tn304.055;tg17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53x(2005)05-0022-02 近年来,具有宽禁带(3.3ev)的n型半导体氧化锌(zno)薄膜成为国内外科技人员的研究热点。zno及zno∶al薄膜在uv、vis和nir范围内的光透性和导电性都显示出非常好的性能,并且因为具有易产生缺陷和进行杂质掺杂,以及价格低、无毒性等优点,使得它在压电转换、光电显示及电子器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 目前制备zno:al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主要有电子束蒸发法[2,3]、磁控溅射法[4-7] 、激光脉冲沉积法[8]、溶胶-凝胶法[9,10] 、化学汽相沉积法[11]和喷雾热分解法[12,13] 。尽管制备方法多,但在制备azo薄膜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为了满足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azo薄膜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正交设计法,推导溶胶浓度、掺杂量、镀膜次数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确定制备azo薄膜的最佳工艺参数。 2 实验方法 2.1 薄膜的制备 2.2 性能测试 3 正交优化设计 3.1 正交试验表及实验数据 正交试验设计[14]是利用规格化的正交表来设计试验方案的科学的多因素优选方法,能正确地、灵活地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就可以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投资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考察的因子有4个及其相对应的3个水平,因此选用相应的正交表头为l9(34),共进行9次试验。实验因素水平表如表1所示,选择l9(34 )正交表安排试验计划,并测试性能指标得出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3.2 实验数据的直观分析 因此,降低电阻率的各因素最优位级组合方案为:a1b3c3d3,即溶胶浓度1.0mol/l、掺杂量3at.%、镀膜层数16层、退火温度600℃。增加透射率的各因素最优位级组合方案为:a2b 1c1d2,即为:溶胶浓度0.5mol/l 、掺杂量1at.%、镀膜层数8层、退火温度500℃。 经过直观分析与综合平衡,azo薄膜的制备工艺参数的各因素最优位级组合方案为:溶胶浓度1 mol/l、掺杂量3at.%、镀膜层数16层、退火温度600℃ 4 结论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导了制备azo薄膜工艺参数中的主、次要影响因素,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溶胶浓度、薄膜厚度和掺杂量对azo薄膜的电阻率和透射率影响显著,退火温度对性能影响较小;溶胶-凝胶方法制备 azo薄膜工艺参数的最优位级组合方案为:溶胶浓度1 mol/l、掺杂量3at.%、镀膜层数16层、退火温度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