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其它综合

汽车无钥匙系统的创新应用

发布时间:2008/6/5 0:00:00 访问次数:463

  是否希望你的汽车为你提供这样的服务:你一靠近就启动发动机;记录所有的服务和诊断信息;记住你钟爱的座椅位置、空调和信息娱乐设置;存储你的停车地点并知道如何引导你到达该地点;扮演有关汽油及类似花费的个人记录器的角色。这份清单要列下去一定永无止境。当 通信与汽车结合时,丰富多彩的创意往往令人惊喜不已。

  “驶向未来的钥匙”不是传统的钥匙,而是一个智能钥匙,或者说智能卡。如果你的车是高端 车型,你打开车门时用的正是这种钥匙。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改变,它在简化你生活的时候发挥着重大作用。

  雷诺、奔驰、宝马等高端汽车制造商已经采用了“无钥匙”系统。当你踏进指定范围时,该系统即可识别出你就是授权的驾驶者并自动开门。一旦上车,你只要按一个按钮即可起动点火开关。如今的智能钥匙还能“锁定”钥匙本身,防止你将自己锁在外面。

  由于该解决方案中涉及通信技术,因此也会涉及包括rfid、nfc(近距离无线通信)和gps。将这些技术的功能集成在智能钥匙中,智能钥匙就可以与你、汽车、甚至与整个世界进行通信,效果将妙不可言。

  主要的通信技术概念

  为了不让你停留在一些通信概念的缩写词的悬念中,下面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上述三种通信技术:

  rfid—射频识别。rfid是继无所不在的条形码之后出现的更为智能的技术。rfid 除了收发器之外,还集成了一些计算机内存芯片,因此接收到查询信号后,它所完成的远远不止指出id号码这一功能。

  gps—全球定位系统。如今,gps已在高端车型中得到应用,驾驶者可以在存储于cd-rom并显示在仪表板的地图上确定自己车辆的位置。gps还应用于汽车后装市场。gps从围绕地球旋转的卫星接收信号,进行三角测量,得出您汽车的位置。商用汽车系统大约可精确到10米,军用系统就更精确了。

  nfc—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是本文讨论的三种通信技术中最新的一种,它是一种近距离的安全无线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个人通信和便携式设备间的连接,恩智浦半导体和索尼等大型企业都支持该标准。2003年11月,nfc已经通过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认证。

  nfc是一种短距离的通讯方式,工作距离仅有几厘米。就其特点而言,nfc的真正价值在于经过优化,无需用户配置即可在各种设备之间进行直观、简便、安全的通信。用户只需将两台设备互相靠近,即可进行通信。

  nfc已经开始应用在相关设备之中,如三星和诺基亚手机。用户可通过nfc手机在进入展会或其它活动时进行注册,这还是早期的一种应用,但十分具有代表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用户无需填写表格,只要在读卡器前晃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所需的用户信息瞬间都会传输到连接读卡器的pc中,相应的入场券即已在旁边打印好。

  rfid在汽车中的应用

  rfid在汽车中最早的应用是1993至1994年的汽车电子引擎防盗技术。在汽车中集成 rfid 的下一个重要应用是“无钥匙进入”,2003年在恩智浦半导体(当时为飞利浦半导体)的领导下进行。“无钥匙进入”要求驾驶者在汽车附近即可,而不必将钥匙链或智能卡从口袋或钱包中取出。

  只要拉动驾驶位的门把手即可激活车内 rfid 收发器中的唤醒模式。此时rfid收发器会扫描周围区域,以识别、寻找钥匙或智能卡中嵌入的rfid芯片的特定id代码。一旦找到,安全算法会确定该芯片是否合法并决定是否打开车门。

  便捷功能由从此开始。一旦车主身份得到确认,系统会验证钥匙是否在车内,如果在的话,只需按一下仪表板上的按钮即可启动车辆。

  用户还可通过嵌入式计算机内存和无线通信的结合,在钥匙或卡中存储服务、维修和客户记录,目前这一功能已经可以使用。

  在修理厂的服务台添加一个发射器即可轻松传输维修、诊断和里程数据。实际上,即使汽车正在远离服务站的地方行使,某些诊断数据也可通过车内系统传输到芯片。进入修理厂后,维修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评估,也可利用这些信息自动订购维修所用的部件。

  rfid也可应用于其他场所。停车场和收费站不再需要通过另外一台设备,而只需通过钥匙即可无缝监视汽车的进、出和付费情况,用户还可通过汽车信息娱乐系统以新的方式访问和传输内容。

  汽车寻找功能

  钥匙将来会利用gps技术来提供所谓的“寻找汽车”的功能。汽车的gps坐标会自动记录在钥匙中。但是,以南北和东西坐标的形式了解汽车的位置还不足以找到车辆,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坐标。

  用户可以选择在钥匙链中集成gps芯片,或者利用手机、pda等其他常用移动设备中集成度不断增长的gps。在这一领域,nfc将带来更优异的解决方案。

  nfc这一距离极短的通信技术还可将手机或pda上的全部信息连接到钥匙,并进一步连接到汽车本身。在“寻找汽车”的方案中,nfc将用来将

  是否希望你的汽车为你提供这样的服务:你一靠近就启动发动机;记录所有的服务和诊断信息;记住你钟爱的座椅位置、空调和信息娱乐设置;存储你的停车地点并知道如何引导你到达该地点;扮演有关汽油及类似花费的个人记录器的角色。这份清单要列下去一定永无止境。当 通信与汽车结合时,丰富多彩的创意往往令人惊喜不已。

  “驶向未来的钥匙”不是传统的钥匙,而是一个智能钥匙,或者说智能卡。如果你的车是高端 车型,你打开车门时用的正是这种钥匙。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改变,它在简化你生活的时候发挥着重大作用。

  雷诺、奔驰、宝马等高端汽车制造商已经采用了“无钥匙”系统。当你踏进指定范围时,该系统即可识别出你就是授权的驾驶者并自动开门。一旦上车,你只要按一个按钮即可起动点火开关。如今的智能钥匙还能“锁定”钥匙本身,防止你将自己锁在外面。

  由于该解决方案中涉及通信技术,因此也会涉及包括rfid、nfc(近距离无线通信)和gps。将这些技术的功能集成在智能钥匙中,智能钥匙就可以与你、汽车、甚至与整个世界进行通信,效果将妙不可言。

  主要的通信技术概念

  为了不让你停留在一些通信概念的缩写词的悬念中,下面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上述三种通信技术:

  rfid—射频识别。rfid是继无所不在的条形码之后出现的更为智能的技术。rfid 除了收发器之外,还集成了一些计算机内存芯片,因此接收到查询信号后,它所完成的远远不止指出id号码这一功能。

  gps—全球定位系统。如今,gps已在高端车型中得到应用,驾驶者可以在存储于cd-rom并显示在仪表板的地图上确定自己车辆的位置。gps还应用于汽车后装市场。gps从围绕地球旋转的卫星接收信号,进行三角测量,得出您汽车的位置。商用汽车系统大约可精确到10米,军用系统就更精确了。

  nfc—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是本文讨论的三种通信技术中最新的一种,它是一种近距离的安全无线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个人通信和便携式设备间的连接,恩智浦半导体和索尼等大型企业都支持该标准。2003年11月,nfc已经通过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认证。

  nfc是一种短距离的通讯方式,工作距离仅有几厘米。就其特点而言,nfc的真正价值在于经过优化,无需用户配置即可在各种设备之间进行直观、简便、安全的通信。用户只需将两台设备互相靠近,即可进行通信。

  nfc已经开始应用在相关设备之中,如三星和诺基亚手机。用户可通过nfc手机在进入展会或其它活动时进行注册,这还是早期的一种应用,但十分具有代表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用户无需填写表格,只要在读卡器前晃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所需的用户信息瞬间都会传输到连接读卡器的pc中,相应的入场券即已在旁边打印好。

  rfid在汽车中的应用

  rfid在汽车中最早的应用是1993至1994年的汽车电子引擎防盗技术。在汽车中集成 rfid 的下一个重要应用是“无钥匙进入”,2003年在恩智浦半导体(当时为飞利浦半导体)的领导下进行。“无钥匙进入”要求驾驶者在汽车附近即可,而不必将钥匙链或智能卡从口袋或钱包中取出。

  只要拉动驾驶位的门把手即可激活车内 rfid 收发器中的唤醒模式。此时rfid收发器会扫描周围区域,以识别、寻找钥匙或智能卡中嵌入的rfid芯片的特定id代码。一旦找到,安全算法会确定该芯片是否合法并决定是否打开车门。

  便捷功能由从此开始。一旦车主身份得到确认,系统会验证钥匙是否在车内,如果在的话,只需按一下仪表板上的按钮即可启动车辆。

  用户还可通过嵌入式计算机内存和无线通信的结合,在钥匙或卡中存储服务、维修和客户记录,目前这一功能已经可以使用。

  在修理厂的服务台添加一个发射器即可轻松传输维修、诊断和里程数据。实际上,即使汽车正在远离服务站的地方行使,某些诊断数据也可通过车内系统传输到芯片。进入修理厂后,维修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评估,也可利用这些信息自动订购维修所用的部件。

  rfid也可应用于其他场所。停车场和收费站不再需要通过另外一台设备,而只需通过钥匙即可无缝监视汽车的进、出和付费情况,用户还可通过汽车信息娱乐系统以新的方式访问和传输内容。

  汽车寻找功能

  钥匙将来会利用gps技术来提供所谓的“寻找汽车”的功能。汽车的gps坐标会自动记录在钥匙中。但是,以南北和东西坐标的形式了解汽车的位置还不足以找到车辆,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坐标。

  用户可以选择在钥匙链中集成gps芯片,或者利用手机、pda等其他常用移动设备中集成度不断增长的gps。在这一领域,nfc将带来更优异的解决方案。

  nfc这一距离极短的通信技术还可将手机或pda上的全部信息连接到钥匙,并进一步连接到汽车本身。在“寻找汽车”的方案中,nfc将用来将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罗盘误差及补偿
    造成罗盘误差的主要因素有传感器误差、其他磁材料干扰等。...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