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接口电路

减小尺寸和功耗的隔离式 FET 脉冲驱动器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438

apt40gf120jrd

三相控制整流器和变换器、矩阵循环换流器以及级联功率级一般都含有大量功率晶体管,每支晶体管都有自己的驱动电路。图1中的电路用1khz ~ 200khz频率的全占空比脉冲驱动一个容性输入功率器件,如mosfet或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一只变压器起隔直作用,电路在15v初级电源电压下只消耗少量功率。采用具有输入电容高达5 nf的几只mosfet和igbt,测试满意,该驱动器通过调整驱动器晶体管、耦合变压器以及一些无源元件,可以适应更大电流的功率晶体管。晶体管q1和q2通过耦合变压器t1向晶体管q3和q4传送约1ms持续时间的脉冲,分别为功率晶体管q5的栅源输入电容充、放电。q1产生的充电脉冲开始于驱动控制信号的上升沿,而q2产生的放电脉冲则开始于控制信号的下降沿。微分电路包括c1、r1、电位器p1的一部分、c2、r2以及p1的其余部分,它设定了充、放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必要时,调整p1的设置可以改变 q5栅极上正、负充放电电压的平衡。


  晶体管q3和q4分别为q5的输入电容传输充、放电脉冲,然后关断,在q5输入电容两端产生一个高阻抗,使q5栅极电压不能发生变化,除了由于微小的泄漏
电流而缓慢放电之外。因此,驱动器电路只在栅源充、放电过程的短暂间隔中消耗能量。

  当晶体管q1 ~ q4关断时,电阻器与二极管r3、d3、r4和d4构成变压器t1的消磁电流路径。尽管它们在多数时间是反向偏置的,二极管d5和d6构成了一个峰值振幅鉴别器,成为一个逻辑or电路,以保证q3和q4的栅极电压总是等于或大于q5栅源电容正端上的电压。

  电阻器r5和r6限制了为q5栅源电容的充、放电速率,并可以根据q5的驱动特性而变化。变压器t1采用飞利浦3e5铁氧体材料的rm5/i芯,有一个中央抽头, 20匝初级绕组和12匝次级绕组,两者均使用0.2 mm直径、0.008英寸的awg #32漆包线。

  当晶体管q1导通时,在t1的次级绕组中产生一个正电压,使p沟道mosfet q3接通,并驱动q4的内部二极管进入导通状态,开始为q5的栅源电容充电。q3的导通电阻决定了充电速率。充电结束有两种情况:脉冲结束;或当q5的栅源电压近似于t1的次级电压减去q3的栅极阈值电压。

  然后,q3关断,允许充电电流衰减为零,电容达到其最大正向充电状态。当q1关断时,变压器t1的磁化电流通过r3和d3复位。t1次级绕组的电压略偏负,以补偿磁芯的伏秒特性,此特性会在无电流时正向偏置q3的体二极管,而q4的体二极管会阻止q5的栅源电压放电。

  在q4栅极上施加的负电压不会使q4导通,因为二极管d5的正向压降使q4的栅极电压高于q5的栅极电压。因此,q5的输入电容保持在充电状态,而复位路径对此电容保持高阻状态。当q2导通时,出现在t1初级的负电压使q4导通,开始放电过程。当q4的栅源电压等于其阈值电平,或当脉冲结束时,充电过程终止。然后,q4关断,而q5的栅源电容达到最小负电压。当q2关断时,t1的磁化电流通过d4和r4复位,q4的体二极管导通,q3的体二极管阻止q5的栅源电压。二极管d6在q3和q4的栅极施加一个高电压,以保证t1次级的复位电压不会使q3进入导通状态。于是,所有晶体管都关断,而q5的栅源电容保持在放电状态。当q1再次导通时,重复这个过程。


  图2是与一只1欧元硬币和一支功率晶体管相比较的驱动器原型电路。

apt40gf120jrd

三相控制整流器和变换器、矩阵循环换流器以及级联功率级一般都含有大量功率晶体管,每支晶体管都有自己的驱动电路。图1中的电路用1khz ~ 200khz频率的全占空比脉冲驱动一个容性输入功率器件,如mosfet或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一只变压器起隔直作用,电路在15v初级电源电压下只消耗少量功率。采用具有输入电容高达5 nf的几只mosfet和igbt,测试满意,该驱动器通过调整驱动器晶体管、耦合变压器以及一些无源元件,可以适应更大电流的功率晶体管。晶体管q1和q2通过耦合变压器t1向晶体管q3和q4传送约1ms持续时间的脉冲,分别为功率晶体管q5的栅源输入电容充、放电。q1产生的充电脉冲开始于驱动控制信号的上升沿,而q2产生的放电脉冲则开始于控制信号的下降沿。微分电路包括c1、r1、电位器p1的一部分、c2、r2以及p1的其余部分,它设定了充、放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必要时,调整p1的设置可以改变 q5栅极上正、负充放电电压的平衡。


  晶体管q3和q4分别为q5的输入电容传输充、放电脉冲,然后关断,在q5输入电容两端产生一个高阻抗,使q5栅极电压不能发生变化,除了由于微小的泄漏
电流而缓慢放电之外。因此,驱动器电路只在栅源充、放电过程的短暂间隔中消耗能量。

  当晶体管q1 ~ q4关断时,电阻器与二极管r3、d3、r4和d4构成变压器t1的消磁电流路径。尽管它们在多数时间是反向偏置的,二极管d5和d6构成了一个峰值振幅鉴别器,成为一个逻辑or电路,以保证q3和q4的栅极电压总是等于或大于q5栅源电容正端上的电压。

  电阻器r5和r6限制了为q5栅源电容的充、放电速率,并可以根据q5的驱动特性而变化。变压器t1采用飞利浦3e5铁氧体材料的rm5/i芯,有一个中央抽头, 20匝初级绕组和12匝次级绕组,两者均使用0.2 mm直径、0.008英寸的awg #32漆包线。

  当晶体管q1导通时,在t1的次级绕组中产生一个正电压,使p沟道mosfet q3接通,并驱动q4的内部二极管进入导通状态,开始为q5的栅源电容充电。q3的导通电阻决定了充电速率。充电结束有两种情况:脉冲结束;或当q5的栅源电压近似于t1的次级电压减去q3的栅极阈值电压。

  然后,q3关断,允许充电电流衰减为零,电容达到其最大正向充电状态。当q1关断时,变压器t1的磁化电流通过r3和d3复位。t1次级绕组的电压略偏负,以补偿磁芯的伏秒特性,此特性会在无电流时正向偏置q3的体二极管,而q4的体二极管会阻止q5的栅源电压放电。

  在q4栅极上施加的负电压不会使q4导通,因为二极管d5的正向压降使q4的栅极电压高于q5的栅极电压。因此,q5的输入电容保持在充电状态,而复位路径对此电容保持高阻状态。当q2导通时,出现在t1初级的负电压使q4导通,开始放电过程。当q4的栅源电压等于其阈值电平,或当脉冲结束时,充电过程终止。然后,q4关断,而q5的栅源电容达到最小负电压。当q2关断时,t1的磁化电流通过d4和r4复位,q4的体二极管导通,q3的体二极管阻止q5的栅源电压。二极管d6在q3和q4的栅极施加一个高电压,以保证t1次级的复位电压不会使q3进入导通状态。于是,所有晶体管都关断,而q5的栅源电容保持在放电状态。当q1再次导通时,重复这个过程。


  图2是与一只1欧元硬币和一支功率晶体管相比较的驱动器原型电路。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