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434
摘 要: 就多媒体通信技术目前的应用作了阐述,并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较深刻的论述;最后简要说明了多媒体通信技术所遵循的国际标准及其用途。 关键词: 多媒体通信 应用及发展 标准
|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多媒体通信综合了多种媒体信息间的通信,它是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网来传输、转储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所有范畴,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综合处理和应用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多媒体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互处理。
|
1 多媒体通信的目前应用 多媒体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按通讯网来分,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电话网(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上。目前在以电话网为主导的通讯网上,由于终端到话局之间物理媒质采用的是双绞线,其特点是以语音通信的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在其上实现多媒体业务技术难度较大。在90年代中期,国际电信联盟(itu)专门颁布了以低比特率实现多媒体通信的相关协议h.324。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视电话的研究成功就是其一。可视电话就是完全在pstn上不依赖任何其它设备进行多媒体通信,实现了"即闻其声,又见其人"的通信效果,满足了人们所向往的亲情交流感。它采用h.263标准对图像数据进行运动矢量估计及其它算法的压缩编码,使运动图像能够在26kbit/s的带宽内比较好的以30帧/秒的qcif传输,使声音能够以6kbit/s的带宽内不失真的传输。如果pots与计算机等其它设备相配合使用,则可以更好地完成多媒体通信,具体详细阐述见下面有关计算机网部分。
近几年来,随着有线电视的蓬勃发展,广电网以其覆盖面广,传输信道带宽较宽,布线方便等优势,在广电网内开始大幅度开展多媒体通信业务。我们知道,同轴传输线带宽高达750~1000mhz,除传输有线电视节目外,仍有近200 mhz的富裕量。因此,如果再采取适当的压缩方式和传输机制,利用有线电视网实现多媒体通信业务是完全可能的。例如,视频点播vod,电视购物等已在许多有线电视网得以实现。另外目前许多地区正在准备实现的广电网公用数据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和话音通信系统就是利用这部分富裕频带来实现的。这比现在已经使用的单纯利用电视信号帧的逆程扫描所进行的粗浅的图文服务,无论在信息量还是收视效果上都要好得多。
计算机网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以电话网或其他介质为物理介质,以计算机作为交流终端网络的一种新兴网络。它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工作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连接起来,按照某种协议工作,实现资源共享的多媒体网络系统。主要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国际互连网。目前internet的应用无处不在,只要有普通电话的地方都可以使用internet。internet使用的是tcp/ip协议,它是一种开放系统互连结构的标准协议。基于tcp/ip协议的ip网以及ip网上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的兴起,推动了ip网数据业务乃至多媒体业务的蓬勃发展。其中的例子不胜枚举,ip电话、计算机可视电话、远程监控以及ie上的多媒体应用软件等。民航、铁路、交通、银行、各大单位、国家机关的计算机网也完全普及,其中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更是不计其数。现行的多媒体会议电视系统、银行的票据交换与安全监控系统等都是典型的多媒体通信应用。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
2 多媒体通信的末来发展
虽然,目前多媒体通信应用已经很普及,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越来越要求网络服务商(并非专指计算机网的服务商)提供服务更好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从目前来看,多媒体通信技术主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三网合一。在全球信息化浪潮和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三大网络正在不断地跨越各自的传统业务划分,逐步趋于融合。总的趋势是:在保护各自现有网络资源投资、主营目前业务的前提下,逐步地向社会提供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统一网络数据平台。 (2) 从信道上来看,光纤直接入户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这种选择前几年被吵得沸沸扬扬。因为就一根光纤完全可以解决图像、声音和数据的传输问题。但是仅从国内来看,如果采取光纤直接入户,其改造成本高得惊人,改造时间更是不可预计,工程量很大。因此,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对现有的网络进行改造,如利用isdn、ddn技术和adsl技术,isdn技术是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其带宽为2b+d,传输速率为128kbit/s,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一线通",这种技术只是一种过渡性方案,因为虽其改造成本较低,但仍需单独拉线,因此仍不方便,且带宽仍较低。即使出现isdn交换机(
摘 要: 就多媒体通信技术目前的应用作了阐述,并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较深刻的论述;最后简要说明了多媒体通信技术所遵循的国际标准及其用途。 关键词: 多媒体通信 应用及发展 标准
|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多媒体通信综合了多种媒体信息间的通信,它是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网来传输、转储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所有范畴,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综合处理和应用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多媒体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互处理。
|
1 多媒体通信的目前应用 多媒体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按通讯网来分,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电话网(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上。目前在以电话网为主导的通讯网上,由于终端到话局之间物理媒质采用的是双绞线,其特点是以语音通信的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在其上实现多媒体业务技术难度较大。在90年代中期,国际电信联盟(itu)专门颁布了以低比特率实现多媒体通信的相关协议h.324。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视电话的研究成功就是其一。可视电话就是完全在pstn上不依赖任何其它设备进行多媒体通信,实现了"即闻其声,又见其人"的通信效果,满足了人们所向往的亲情交流感。它采用h.263标准对图像数据进行运动矢量估计及其它算法的压缩编码,使运动图像能够在26kbit/s的带宽内比较好的以30帧/秒的qcif传输,使声音能够以6kbit/s的带宽内不失真的传输。如果pots与计算机等其它设备相配合使用,则可以更好地完成多媒体通信,具体详细阐述见下面有关计算机网部分。
近几年来,随着有线电视的蓬勃发展,广电网以其覆盖面广,传输信道带宽较宽,布线方便等优势,在广电网内开始大幅度开展多媒体通信业务。我们知道,同轴传输线带宽高达750~1000mhz,除传输有线电视节目外,仍有近200 mhz的富裕量。因此,如果再采取适当的压缩方式和传输机制,利用有线电视网实现多媒体通信业务是完全可能的。例如,视频点播vod,电视购物等已在许多有线电视网得以实现。另外目前许多地区正在准备实现的广电网公用数据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和话音通信系统就是利用这部分富裕频带来实现的。这比现在已经使用的单纯利用电视信号帧的逆程扫描所进行的粗浅的图文服务,无论在信息量还是收视效果上都要好得多。
计算机网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以电话网或其他介质为物理介质,以计算机作为交流终端网络的一种新兴网络。它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工作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连接起来,按照某种协议工作,实现资源共享的多媒体网络系统。主要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国际互连网。目前internet的应用无处不在,只要有普通电话的地方都可以使用internet。internet使用的是tcp/ip协议,它是一种开放系统互连结构的标准协议。基于tcp/ip协议的ip网以及ip网上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的兴起,推动了ip网数据业务乃至多媒体业务的蓬勃发展。其中的例子不胜枚举,ip电话、计算机可视电话、远程监控以及ie上的多媒体应用软件等。民航、铁路、交通、银行、各大单位、国家机关的计算机网也完全普及,其中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更是不计其数。现行的多媒体会议电视系统、银行的票据交换与安全监控系统等都是典型的多媒体通信应用。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
2 多媒体通信的末来发展
虽然,目前多媒体通信应用已经很普及,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越来越要求网络服务商(并非专指计算机网的服务商)提供服务更好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从目前来看,多媒体通信技术主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三网合一。在全球信息化浪潮和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三大网络正在不断地跨越各自的传统业务划分,逐步趋于融合。总的趋势是:在保护各自现有网络资源投资、主营目前业务的前提下,逐步地向社会提供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统一网络数据平台。 (2) 从信道上来看,光纤直接入户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这种选择前几年被吵得沸沸扬扬。因为就一根光纤完全可以解决图像、声音和数据的传输问题。但是仅从国内来看,如果采取光纤直接入户,其改造成本高得惊人,改造时间更是不可预计,工程量很大。因此,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对现有的网络进行改造,如利用isdn、ddn技术和adsl技术,isdn技术是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其带宽为2b+d,传输速率为128kbit/s,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一线通",这种技术只是一种过渡性方案,因为虽其改造成本较低,但仍需单独拉线,因此仍不方便,且带宽仍较低。即使出现isdn交换机(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