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通信网络

热释电红外探测防盗报警器 (二)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598

  热释电红外防盗报警器采用多普勒技术,以微波遥测感受移动人体所发出的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该探测报警器广泛应用于防盗报警及感应开关等方面。
  电路工作原理
  该热释电红外探测防盗报警器电路由热释电传感器ic1、信号放大器ic2(ic2a、ic2b)、比较放大器ic3(1c3b、ic3b)和继电器驱动电路等组成,如图6-23所示。


  当有人在热释电传感器ic1的监控区域内移动时,ic1的2脚将输出0.3~10hz的检测电信号。该信号经电容器c2藕合至ic2的3脚,经ic2两级放大后从7脚输出,再经二极管vd1整流、c8滤波后分成两路:一路经ic3a此较放大后,通过,二极管vd2加至驱动管v1的基极;另一路经ic3b缓冲隔离后,经二极管vd5加至v1的基极。当v1的基极电压大于2v时,v1和v2将导通,使继电器k动作,其受控电路 (报警器或照明灯等,图中未画出)通电工作。
  电阻器r1o和电容器的数值大小及ic3的2脚电压高低,决定控制继电器的动作灵敏度。
  电位器rp2和电容器c10起延时作用,调节rp2的阻值,可改变延时时间。
  调节电位器rp1的阻值,改变ic3第1脚输出电压的高低,使发光二极管vl处于临界发光状态。
  元器件选择
  r1选用l/2w碳膜电阻器;r2~r1o选用1/4w或1/8w碳膜电阻器。
  rp1和rp2选用小型碳膜电位器或密封式可变电阻器。
  c1、c2 c4、c6和c8~c1o均选用耐压值为16v的铝电解电容器;c3、c5和c7选用涤纶电容器或cbb电容器。
  vd1~vd6均选用1n4001或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
  v1选用s9013型硅npn型晶体管;v2选用s9012型硅pnp型晶体管。
  ic1选用ln074型热释电传感器专用电路;ic2和1c3均选用lm358型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热释电红外防盗报警器采用多普勒技术,以微波遥测感受移动人体所发出的红外线,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该探测报警器广泛应用于防盗报警及感应开关等方面。
  电路工作原理
  该热释电红外探测防盗报警器电路由热释电传感器ic1、信号放大器ic2(ic2a、ic2b)、比较放大器ic3(1c3b、ic3b)和继电器驱动电路等组成,如图6-23所示。


  当有人在热释电传感器ic1的监控区域内移动时,ic1的2脚将输出0.3~10hz的检测电信号。该信号经电容器c2藕合至ic2的3脚,经ic2两级放大后从7脚输出,再经二极管vd1整流、c8滤波后分成两路:一路经ic3a此较放大后,通过,二极管vd2加至驱动管v1的基极;另一路经ic3b缓冲隔离后,经二极管vd5加至v1的基极。当v1的基极电压大于2v时,v1和v2将导通,使继电器k动作,其受控电路 (报警器或照明灯等,图中未画出)通电工作。
  电阻器r1o和电容器的数值大小及ic3的2脚电压高低,决定控制继电器的动作灵敏度。
  电位器rp2和电容器c10起延时作用,调节rp2的阻值,可改变延时时间。
  调节电位器rp1的阻值,改变ic3第1脚输出电压的高低,使发光二极管vl处于临界发光状态。
  元器件选择
  r1选用l/2w碳膜电阻器;r2~r1o选用1/4w或1/8w碳膜电阻器。
  rp1和rp2选用小型碳膜电位器或密封式可变电阻器。
  c1、c2 c4、c6和c8~c1o均选用耐压值为16v的铝电解电容器;c3、c5和c7选用涤纶电容器或cbb电容器。
  vd1~vd6均选用1n4001或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
  v1选用s9013型硅npn型晶体管;v2选用s9012型硅pnp型晶体管。
  ic1选用ln074型热释电传感器专用电路;ic2和1c3均选用lm358型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的焊接
    整机电路简单,用洞洞板搭线比较方便。EM8621实际采...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