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C有线电视网的指标分析与应用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477
摘要: 本文讨论hfc有线电视系统的指标构成情况,得出不同于通常认为的hfc系统指标紧张的观点。对于进一步认识光链路的指标及其在有线电视中的建设应用有所帮助。
一、引言
由于光纤传输具有频带宽、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利用光缆作为超干线、主干线传送有线电视信号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光缆与光设备价格的大幅度下降,hfc(光/电混合)网的建设成为经济可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急剧地增长,有线电视丰富的频率资源的开发不再限于单向提供广播电视的基本功能上。hfc网的建设成本低、易于升级改造、频率资源丰富,将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也使得hfc网的建设势在必行。在城市与县城、乡镇与农村的有线电视联网中,已有很多城市采用两级星型拓扑的hfc网有线电视系统,效果良好。
目前大部分的有线电视系统传送的频道数在30套左右,频道数较少,所以对链路的指标要求不严格,光链路及同轴网线路调试比较容易,并且能够联多级的线路放大器。信号到达用户终端时,质量令人满意。有的技术人员担心,将来随着系统频道的增多,比如达到50、60套,光链路传输质量将下降一倍或者更多,电缆网络的传输质量也将下降,电缆网络的传输距离将受限制。究竟hfc系统的传输性能如何,将来是否会遇到这个问题,到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以下我们结合这几年的hfc网建设实践,对hfc网的主要指标c/n、ctb、cso进行具体的分析(为方便起见,本文以ctb、cso代表c/ctb、c/cso)。
二、hfc系统的组成
hfc有线电视系统由前端、光链路(光发射→光纤→光接收)与电缆网络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经过几年的技术改进,有线电视前端设备的性能已大大提高。目前,性能良好的前端系统的信号指标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c/n≥54db cso≥70db ctb≥75db)。由于光设备的成功运用,使有线电视的发展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在光链路方面,特别是1550nm波长设备的开发使用,使中长距离的市县乡村有线电视的联网不难实现。大多数厂家生产的性能良好的1310nm的dfb光链路设备在传送60/59套电视节目时,均能达到如下指标:c/n52db ctb65db cso63db、0dbm接收光功率。而1550nm的外调制的光链路的指标更优良。
了解前端与光链路的性能指标之后,以下我们就具体地分析hfc系统的传输性能。
三、hfc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
以下分别讨论具有一级光链路和二级光链路的hfc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性能,着重分析广泛运用的具有两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1.具有一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目前城市有线电视的建设、改造常用此系统。如图1所示。将市区及市郊的有线电视网络按户数、地域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分阶段由疏而密地建设光节点。前端信号经一级光链路送到各个光节点。根据以上列举的各项指标,以dfb光链路为例,我们来讨论一级光链路的hfc网系统的主要指标。根据gy/y131-1997标准,dfb光链路与射频部分的c/n的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为10,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为15。这与纯电缆网络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指标与分配比例的关系为:
c/n=44+10lg(1/δ) ctb=55+15lg(1/δ’)
cso=55+15lg(1/δ”)
根据以上公式,可算出前端及光链路占用系统指标的比例,然后把系统指标剩余的部分分配给电缆网络。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前端及光链路只消耗了系统指标的小部分,系统留给电缆网络的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富裕的,这已超过了原来的纯电缆网络的超干线之后的指标。在hfc网建设的前期,光节点分布比较稀疏,未考虑反向传输技术要求对覆盖用户数的限制时,电缆网络传输较长的距离(可超过8级)还容易达到指标要求。具有电缆网络传输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地看到这一点。这里不做具体的计算。
2.具有两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在城市与县城、乡镇及农村的联网中,常用这种系统。如图2所示,第一级光链路距离较远(个别还需中继),通常采用1550nm的外调制方式光设备,第二级光链路多采用1330nm的dfb光设备,在第一级接收点通常还加入部分信号。
以上各部分的指标级联加算比较复杂。根据gy/y131-1997标准,射频部分与外调制光链路、外调制光链路与dfb光链路的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都为10,射频部分与dfb光链路的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分别为10、15、15。为了简化计算,并且合乎要求,我们先计算两个光链路的合成指标,再计算光链路与射频部分的合成指标。以外调制的光链路指(c/n≥52db ctb≥68db cso≥65db0dbm接收光功率)与上面所列的dfb指标为例,先计算两个光链路的合成指标。根据以下的计算公式
c/n=44+101g(1/δ) ctb=55+101g(1/δ’)
cso=55+101g(1/δ”)
可得出两级光链路级联后的合成指标,并把它与电缆系统按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分别为10、15、15进行计
一、引言
由于光纤传输具有频带宽、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利用光缆作为超干线、主干线传送有线电视信号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光缆与光设备价格的大幅度下降,hfc(光/电混合)网的建设成为经济可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急剧地增长,有线电视丰富的频率资源的开发不再限于单向提供广播电视的基本功能上。hfc网的建设成本低、易于升级改造、频率资源丰富,将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也使得hfc网的建设势在必行。在城市与县城、乡镇与农村的有线电视联网中,已有很多城市采用两级星型拓扑的hfc网有线电视系统,效果良好。
目前大部分的有线电视系统传送的频道数在30套左右,频道数较少,所以对链路的指标要求不严格,光链路及同轴网线路调试比较容易,并且能够联多级的线路放大器。信号到达用户终端时,质量令人满意。有的技术人员担心,将来随着系统频道的增多,比如达到50、60套,光链路传输质量将下降一倍或者更多,电缆网络的传输质量也将下降,电缆网络的传输距离将受限制。究竟hfc系统的传输性能如何,将来是否会遇到这个问题,到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以下我们结合这几年的hfc网建设实践,对hfc网的主要指标c/n、ctb、cso进行具体的分析(为方便起见,本文以ctb、cso代表c/ctb、c/cso)。
二、hfc系统的组成
hfc有线电视系统由前端、光链路(光发射→光纤→光接收)与电缆网络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经过几年的技术改进,有线电视前端设备的性能已大大提高。目前,性能良好的前端系统的信号指标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c/n≥54db cso≥70db ctb≥75db)。由于光设备的成功运用,使有线电视的发展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在光链路方面,特别是1550nm波长设备的开发使用,使中长距离的市县乡村有线电视的联网不难实现。大多数厂家生产的性能良好的1310nm的dfb光链路设备在传送60/59套电视节目时,均能达到如下指标:c/n52db ctb65db cso63db、0dbm接收光功率。而1550nm的外调制的光链路的指标更优良。
了解前端与光链路的性能指标之后,以下我们就具体地分析hfc系统的传输性能。
三、hfc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
以下分别讨论具有一级光链路和二级光链路的hfc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性能,着重分析广泛运用的具有两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1.具有一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目前城市有线电视的建设、改造常用此系统。如图1所示。将市区及市郊的有线电视网络按户数、地域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分阶段由疏而密地建设光节点。前端信号经一级光链路送到各个光节点。根据以上列举的各项指标,以dfb光链路为例,我们来讨论一级光链路的hfc网系统的主要指标。根据gy/y131-1997标准,dfb光链路与射频部分的c/n的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为10,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为15。这与纯电缆网络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指标与分配比例的关系为:
c/n=44+10lg(1/δ) ctb=55+15lg(1/δ’)
cso=55+15lg(1/δ”)
根据以上公式,可算出前端及光链路占用系统指标的比例,然后把系统指标剩余的部分分配给电缆网络。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前端及光链路只消耗了系统指标的小部分,系统留给电缆网络的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富裕的,这已超过了原来的纯电缆网络的超干线之后的指标。在hfc网建设的前期,光节点分布比较稀疏,未考虑反向传输技术要求对覆盖用户数的限制时,电缆网络传输较长的距离(可超过8级)还容易达到指标要求。具有电缆网络传输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地看到这一点。这里不做具体的计算。
2.具有两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在城市与县城、乡镇及农村的联网中,常用这种系统。如图2所示,第一级光链路距离较远(个别还需中继),通常采用1550nm的外调制方式光设备,第二级光链路多采用1330nm的dfb光设备,在第一级接收点通常还加入部分信号。
以上各部分的指标级联加算比较复杂。根据gy/y131-1997标准,射频部分与外调制光链路、外调制光链路与dfb光链路的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都为10,射频部分与dfb光链路的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分别为10、15、15。为了简化计算,并且合乎要求,我们先计算两个光链路的合成指标,再计算光链路与射频部分的合成指标。以外调制的光链路指(c/n≥52db ctb≥68db cso≥65db0dbm接收光功率)与上面所列的dfb指标为例,先计算两个光链路的合成指标。根据以下的计算公式
c/n=44+101g(1/δ) ctb=55+101g(1/δ’)
cso=55+101g(1/δ”)
可得出两级光链路级联后的合成指标,并把它与电缆系统按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分别为10、15、15进行计
摘要: 本文讨论hfc有线电视系统的指标构成情况,得出不同于通常认为的hfc系统指标紧张的观点。对于进一步认识光链路的指标及其在有线电视中的建设应用有所帮助。
一、引言
由于光纤传输具有频带宽、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利用光缆作为超干线、主干线传送有线电视信号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光缆与光设备价格的大幅度下降,hfc(光/电混合)网的建设成为经济可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急剧地增长,有线电视丰富的频率资源的开发不再限于单向提供广播电视的基本功能上。hfc网的建设成本低、易于升级改造、频率资源丰富,将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也使得hfc网的建设势在必行。在城市与县城、乡镇与农村的有线电视联网中,已有很多城市采用两级星型拓扑的hfc网有线电视系统,效果良好。
目前大部分的有线电视系统传送的频道数在30套左右,频道数较少,所以对链路的指标要求不严格,光链路及同轴网线路调试比较容易,并且能够联多级的线路放大器。信号到达用户终端时,质量令人满意。有的技术人员担心,将来随着系统频道的增多,比如达到50、60套,光链路传输质量将下降一倍或者更多,电缆网络的传输质量也将下降,电缆网络的传输距离将受限制。究竟hfc系统的传输性能如何,将来是否会遇到这个问题,到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以下我们结合这几年的hfc网建设实践,对hfc网的主要指标c/n、ctb、cso进行具体的分析(为方便起见,本文以ctb、cso代表c/ctb、c/cso)。
二、hfc系统的组成
hfc有线电视系统由前端、光链路(光发射→光纤→光接收)与电缆网络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经过几年的技术改进,有线电视前端设备的性能已大大提高。目前,性能良好的前端系统的信号指标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c/n≥54db cso≥70db ctb≥75db)。由于光设备的成功运用,使有线电视的发展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在光链路方面,特别是1550nm波长设备的开发使用,使中长距离的市县乡村有线电视的联网不难实现。大多数厂家生产的性能良好的1310nm的dfb光链路设备在传送60/59套电视节目时,均能达到如下指标:c/n52db ctb65db cso63db、0dbm接收光功率。而1550nm的外调制的光链路的指标更优良。
了解前端与光链路的性能指标之后,以下我们就具体地分析hfc系统的传输性能。
三、hfc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
以下分别讨论具有一级光链路和二级光链路的hfc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性能,着重分析广泛运用的具有两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1.具有一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目前城市有线电视的建设、改造常用此系统。如图1所示。将市区及市郊的有线电视网络按户数、地域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分阶段由疏而密地建设光节点。前端信号经一级光链路送到各个光节点。根据以上列举的各项指标,以dfb光链路为例,我们来讨论一级光链路的hfc网系统的主要指标。根据gy/y131-1997标准,dfb光链路与射频部分的c/n的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为10,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为15。这与纯电缆网络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指标与分配比例的关系为:
c/n=44+10lg(1/δ) ctb=55+15lg(1/δ’)
cso=55+15lg(1/δ”)
根据以上公式,可算出前端及光链路占用系统指标的比例,然后把系统指标剩余的部分分配给电缆网络。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前端及光链路只消耗了系统指标的小部分,系统留给电缆网络的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富裕的,这已超过了原来的纯电缆网络的超干线之后的指标。在hfc网建设的前期,光节点分布比较稀疏,未考虑反向传输技术要求对覆盖用户数的限制时,电缆网络传输较长的距离(可超过8级)还容易达到指标要求。具有电缆网络传输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地看到这一点。这里不做具体的计算。
2.具有两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在城市与县城、乡镇及农村的联网中,常用这种系统。如图2所示,第一级光链路距离较远(个别还需中继),通常采用1550nm的外调制方式光设备,第二级光链路多采用1330nm的dfb光设备,在第一级接收点通常还加入部分信号。
以上各部分的指标级联加算比较复杂。根据gy/y131-1997标准,射频部分与外调制光链路、外调制光链路与dfb光链路的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都为10,射频部分与dfb光链路的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分别为10、15、15。为了简化计算,并且合乎要求,我们先计算两个光链路的合成指标,再计算光链路与射频部分的合成指标。以外调制的光链路指(c/n≥52db ctb≥68db cso≥65db0dbm接收光功率)与上面所列的dfb指标为例,先计算两个光链路的合成指标。根据以下的计算公式
c/n=44+101g(1/δ) ctb=55+101g(1/δ’)
cso=55+101g(1/δ”)
可得出两级光链路级联后的合成指标,并把它与电缆系统按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分别为10、15、15进行计
一、引言
由于光纤传输具有频带宽、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利用光缆作为超干线、主干线传送有线电视信号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光缆与光设备价格的大幅度下降,hfc(光/电混合)网的建设成为经济可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急剧地增长,有线电视丰富的频率资源的开发不再限于单向提供广播电视的基本功能上。hfc网的建设成本低、易于升级改造、频率资源丰富,将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也使得hfc网的建设势在必行。在城市与县城、乡镇与农村的有线电视联网中,已有很多城市采用两级星型拓扑的hfc网有线电视系统,效果良好。
目前大部分的有线电视系统传送的频道数在30套左右,频道数较少,所以对链路的指标要求不严格,光链路及同轴网线路调试比较容易,并且能够联多级的线路放大器。信号到达用户终端时,质量令人满意。有的技术人员担心,将来随着系统频道的增多,比如达到50、60套,光链路传输质量将下降一倍或者更多,电缆网络的传输质量也将下降,电缆网络的传输距离将受限制。究竟hfc系统的传输性能如何,将来是否会遇到这个问题,到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以下我们结合这几年的hfc网建设实践,对hfc网的主要指标c/n、ctb、cso进行具体的分析(为方便起见,本文以ctb、cso代表c/ctb、c/cso)。
二、hfc系统的组成
hfc有线电视系统由前端、光链路(光发射→光纤→光接收)与电缆网络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经过几年的技术改进,有线电视前端设备的性能已大大提高。目前,性能良好的前端系统的信号指标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c/n≥54db cso≥70db ctb≥75db)。由于光设备的成功运用,使有线电视的发展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在光链路方面,特别是1550nm波长设备的开发使用,使中长距离的市县乡村有线电视的联网不难实现。大多数厂家生产的性能良好的1310nm的dfb光链路设备在传送60/59套电视节目时,均能达到如下指标:c/n52db ctb65db cso63db、0dbm接收光功率。而1550nm的外调制的光链路的指标更优良。
了解前端与光链路的性能指标之后,以下我们就具体地分析hfc系统的传输性能。
三、hfc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
以下分别讨论具有一级光链路和二级光链路的hfc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性能,着重分析广泛运用的具有两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1.具有一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目前城市有线电视的建设、改造常用此系统。如图1所示。将市区及市郊的有线电视网络按户数、地域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分阶段由疏而密地建设光节点。前端信号经一级光链路送到各个光节点。根据以上列举的各项指标,以dfb光链路为例,我们来讨论一级光链路的hfc网系统的主要指标。根据gy/y131-1997标准,dfb光链路与射频部分的c/n的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为10,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为15。这与纯电缆网络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指标与分配比例的关系为:
c/n=44+10lg(1/δ) ctb=55+15lg(1/δ’)
cso=55+15lg(1/δ”)
根据以上公式,可算出前端及光链路占用系统指标的比例,然后把系统指标剩余的部分分配给电缆网络。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前端及光链路只消耗了系统指标的小部分,系统留给电缆网络的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富裕的,这已超过了原来的纯电缆网络的超干线之后的指标。在hfc网建设的前期,光节点分布比较稀疏,未考虑反向传输技术要求对覆盖用户数的限制时,电缆网络传输较长的距离(可超过8级)还容易达到指标要求。具有电缆网络传输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地看到这一点。这里不做具体的计算。
2.具有两级光链路的hfc系统
在城市与县城、乡镇及农村的联网中,常用这种系统。如图2所示,第一级光链路距离较远(个别还需中继),通常采用1550nm的外调制方式光设备,第二级光链路多采用1330nm的dfb光设备,在第一级接收点通常还加入部分信号。
以上各部分的指标级联加算比较复杂。根据gy/y131-1997标准,射频部分与外调制光链路、外调制光链路与dfb光链路的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都为10,射频部分与dfb光链路的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分别为10、15、15。为了简化计算,并且合乎要求,我们先计算两个光链路的合成指标,再计算光链路与射频部分的合成指标。以外调制的光链路指(c/n≥52db ctb≥68db cso≥65db0dbm接收光功率)与上面所列的dfb指标为例,先计算两个光链路的合成指标。根据以下的计算公式
c/n=44+101g(1/δ) ctb=55+101g(1/δ’)
cso=55+101g(1/δ”)
可得出两级光链路级联后的合成指标,并把它与电缆系统按c/n、cso、ctb指标的级联加算系数k分别为10、15、15进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