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现代物流技术领域的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325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美国《商业周刊》等知名媒体列为21世纪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重要技术之一,不仅技术本身具有非常好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同时其应用将对整个世界的物流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该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其物流成本占20%,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仅为10%,因此rfid技术的应用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具有价值。
rfid技术及优势
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的无接触式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当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在读写器的可读范围时,读写器发出的查询信号将会激活标签,标签根据接收到的查询信号要求反射信号,读写器接收到标签反射回的信号后,经过内部电路的解码处理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然后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目前广泛应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摄像、条码、磁卡、ic、射频等,这些识别技术都有各自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条码成本最低,适用于大量需求并且数据不必更改的场合。例如商品包装上就很适宜,但是较易磨损,并且数据量很小;磁卡的价格也很便宜,但也很容易磨损,数据量小;ic卡的价格稍高些,数据存储量很大,数据安全性好,但是由于它的触点暴露在外面,有可能因静电或人为的原因损坏。
射频识别卡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非接触,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短距离射频识别卡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环境,因此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于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等;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消费者最终受益
供应商和零售商都面临降低生产成本的压力,多数采用rfid技术的零售商认为使用该项技术后,类似dvd、时装等高迟滞数目商品的迟滞数目明显减少。信息资源公司(iri)和保洁公司联合调查指出,在被统计的600多家商店中,无论任何时候都会有超过2%的高库存商品缺货。而有调查显示,15%的顾客会因为买不到所需商品而放弃购买,50%的顾客则会选择购买同类产品中的另一品牌。
如果商店能更好地跟踪产品的行踪,那么顾客便能够得到更优良的售后服务。使用了rfid产品级标签后,如果某种商品在商店内,店员便可以立即通过标签来跟踪。当某种产品缺货时,店员通过扫描仪器扫描货架上的epc标签便可得知,并且还可算出替代该商品的相关产品。有了这种智能货架,rfid标签便可以被其自动识别,顾客也将从中受益匪浅。2003年,英国零售商marks&spencer公司展示了他们使用rfid标签来替代食品上条码标签的试验。rfid标签能够被自动扫描,并以每次30个的数量被自动识读。经过一年的尝试期后,公司所节省的资金(如雇佣查点人员和结帐人员所用的资金)便能够用来降低产品价格,使消费者收益。并且,使用rfid技术还能够增强商店的安全性、环境监测能力、交通路况监测能力及顾客行为监视等。所有这些都为顾客轻松快捷的购物创造了条件。
提高产品追踪效率
沃尔玛rfid战略部经理simonlangford曾说过:“每个员工每次将一个条码扫描到仓库中的货盘或货箱上就要花费5美分,如果使这项工作自动化将会为我们带来几百万的好处。”而ean的erwindespielgelere的预测更让人吃惊,使用rfid技术每年能够为沃尔玛节省83.5亿美元。其中免除了将条码逐个扫描到供应链的货箱上的工序,节省劳力费用67亿美元,减少产品脱销而节约6亿美元,防止员工盗窃和管理失误节约5.75亿美元,提高了追踪效率节省3亿美元以及减少库存节省1.8亿美元。另外,处于供应链不同位置的商家获益也会有所不同。
采用rfi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美国《商业周刊》等知名媒体列为21世纪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重要技术之一,不仅技术本身具有非常好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同时其应用将对整个世界的物流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该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其物流成本占20%,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仅为10%,因此rfid技术的应用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具有价值。
rfid技术及优势
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的无接触式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当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在读写器的可读范围时,读写器发出的查询信号将会激活标签,标签根据接收到的查询信号要求反射信号,读写器接收到标签反射回的信号后,经过内部电路的解码处理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然后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目前广泛应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摄像、条码、磁卡、ic、射频等,这些识别技术都有各自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条码成本最低,适用于大量需求并且数据不必更改的场合。例如商品包装上就很适宜,但是较易磨损,并且数据量很小;磁卡的价格也很便宜,但也很容易磨损,数据量小;ic卡的价格稍高些,数据存储量很大,数据安全性好,但是由于它的触点暴露在外面,有可能因静电或人为的原因损坏。
射频识别卡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非接触,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短距离射频识别卡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环境,因此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于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等;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消费者最终受益
供应商和零售商都面临降低生产成本的压力,多数采用rfid技术的零售商认为使用该项技术后,类似dvd、时装等高迟滞数目商品的迟滞数目明显减少。信息资源公司(iri)和保洁公司联合调查指出,在被统计的600多家商店中,无论任何时候都会有超过2%的高库存商品缺货。而有调查显示,15%的顾客会因为买不到所需商品而放弃购买,50%的顾客则会选择购买同类产品中的另一品牌。
如果商店能更好地跟踪产品的行踪,那么顾客便能够得到更优良的售后服务。使用了rfid产品级标签后,如果某种商品在商店内,店员便可以立即通过标签来跟踪。当某种产品缺货时,店员通过扫描仪器扫描货架上的epc标签便可得知,并且还可算出替代该商品的相关产品。有了这种智能货架,rfid标签便可以被其自动识别,顾客也将从中受益匪浅。2003年,英国零售商marks&spencer公司展示了他们使用rfid标签来替代食品上条码标签的试验。rfid标签能够被自动扫描,并以每次30个的数量被自动识读。经过一年的尝试期后,公司所节省的资金(如雇佣查点人员和结帐人员所用的资金)便能够用来降低产品价格,使消费者收益。并且,使用rfid技术还能够增强商店的安全性、环境监测能力、交通路况监测能力及顾客行为监视等。所有这些都为顾客轻松快捷的购物创造了条件。
提高产品追踪效率
沃尔玛rfid战略部经理simonlangford曾说过:“每个员工每次将一个条码扫描到仓库中的货盘或货箱上就要花费5美分,如果使这项工作自动化将会为我们带来几百万的好处。”而ean的erwindespielgelere的预测更让人吃惊,使用rfid技术每年能够为沃尔玛节省83.5亿美元。其中免除了将条码逐个扫描到供应链的货箱上的工序,节省劳力费用67亿美元,减少产品脱销而节约6亿美元,防止员工盗窃和管理失误节约5.75亿美元,提高了追踪效率节省3亿美元以及减少库存节省1.8亿美元。另外,处于供应链不同位置的商家获益也会有所不同。
采用r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