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嵌入式系统

浅析ESD防护与ESD防护器件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448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作者:michael

    

    日常生活中,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然而对电子产品而言,esd往往是致命的——它可能导致元器件内部线路受损,直接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产品的损坏。因此,esd防护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师们的工作重点。对于刚开始职业生涯的电子工程师而言,在掌握专业技能之前通常都要接受一些esd相关知识的培训,足见esd防护的地位与重要性。

    

    

     

    图1 电子显微镜下ic内部损毁的照片

    

    一般,esd保护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第一种方法是避免esd的发生;第二种方法则是通过片内或片外集成内部保护电路或专用esd保护器件,从而避免esd发生后将被保护器件损坏。

    

    避免esd的发生

    

    避免esd发生的方法多出现于产品交付客户以前,即研发、生产等过程。因为在这些阶段,ic、电路板等静电敏感器件可能裸露在外(如生产工过程中的smt制程),ic因esd而损坏的可能远大于有外壳保护的成品。

    

    

     

    表1 几种不同类型器件的静电敏感程度

    

    一般而言,避免esd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surround(包围):静电敏感元器件都以抗静电材料包装,或使用有盖的抗静电容器储放;而在静电敏感区域(如smt制程)工作的人员,则还要穿着静电服。

    

    ground(接地):将工作环境中的人员及设备通过不同的地线接地;

    

    impound(排除):排除所有工作区域内的非抗静电材质;此外,可在对静电极为敏感工作站位增加离子风扇以中和产品表面所带静电。

    

    

    

    图2 使用离子风扇并将静电桌布接地以避免esd

    

    另一方面,湿度亦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适宜的湿度可降低esd发生的机率。(见表2)这也是电子制造厂为何多在南方建厂的原因之一。

    

    

    

    表2 湿度对于esd的影响

    

    esd保护器件与保护电路

    

    虽然上述避免esd发生的方法有着很理想的效果,不过对于终端用户显然不太适合——举例来说,我们不可能在使用手机之前先戴上静电手环,通话结束后将手机放到静电袋中以避免esd。事实上,由于用户鲜有机会接触到产品内部的元器件及电路板,因此也不需要如此严格的esd防护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esd的问题不存在——首先,esd可以输入/输出连接器(如usb接口、充电器接口、sim卡插槽等)为路径进入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其次,随着电子产品,特别是消费电子产品向着轻薄化发展,导致内部ic的外形尺寸不断减小,其自身esd防护能力亦不断减弱。所以,工程师在设计时通常加入esd保护器件,而很多ic内部也有片上esd保护电路。

    

    

    

    图3 在用户端,esd可能由电子设备的各种接口进入,并对内部芯片造成损伤

    

    片上esd保护电路

    

    相信所有人都希望esd防护能完全地集成到ic芯片内部,因为这样会节省的板级空间,减少系统成本并降低设计与布线的复杂度。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前景并不乐观。如今,ic制程工艺的进步成了片上esd保护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工艺的进步虽提升ic的性能与集成度并降低功耗与尺寸,但由于栅极氧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作者:michael

    

    日常生活中,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然而对电子产品而言,esd往往是致命的——它可能导致元器件内部线路受损,直接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产品的损坏。因此,esd防护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师们的工作重点。对于刚开始职业生涯的电子工程师而言,在掌握专业技能之前通常都要接受一些esd相关知识的培训,足见esd防护的地位与重要性。

    

    

     

    图1 电子显微镜下ic内部损毁的照片

    

    一般,esd保护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第一种方法是避免esd的发生;第二种方法则是通过片内或片外集成内部保护电路或专用esd保护器件,从而避免esd发生后将被保护器件损坏。

    

    避免esd的发生

    

    避免esd发生的方法多出现于产品交付客户以前,即研发、生产等过程。因为在这些阶段,ic、电路板等静电敏感器件可能裸露在外(如生产工过程中的smt制程),ic因esd而损坏的可能远大于有外壳保护的成品。

    

    

     

    表1 几种不同类型器件的静电敏感程度

    

    一般而言,避免esd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surround(包围):静电敏感元器件都以抗静电材料包装,或使用有盖的抗静电容器储放;而在静电敏感区域(如smt制程)工作的人员,则还要穿着静电服。

    

    ground(接地):将工作环境中的人员及设备通过不同的地线接地;

    

    impound(排除):排除所有工作区域内的非抗静电材质;此外,可在对静电极为敏感工作站位增加离子风扇以中和产品表面所带静电。

    

    

    

    图2 使用离子风扇并将静电桌布接地以避免esd

    

    另一方面,湿度亦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适宜的湿度可降低esd发生的机率。(见表2)这也是电子制造厂为何多在南方建厂的原因之一。

    

    

    

    表2 湿度对于esd的影响

    

    esd保护器件与保护电路

    

    虽然上述避免esd发生的方法有着很理想的效果,不过对于终端用户显然不太适合——举例来说,我们不可能在使用手机之前先戴上静电手环,通话结束后将手机放到静电袋中以避免esd。事实上,由于用户鲜有机会接触到产品内部的元器件及电路板,因此也不需要如此严格的esd防护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esd的问题不存在——首先,esd可以输入/输出连接器(如usb接口、充电器接口、sim卡插槽等)为路径进入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其次,随着电子产品,特别是消费电子产品向着轻薄化发展,导致内部ic的外形尺寸不断减小,其自身esd防护能力亦不断减弱。所以,工程师在设计时通常加入esd保护器件,而很多ic内部也有片上esd保护电路。

    

    

    

    图3 在用户端,esd可能由电子设备的各种接口进入,并对内部芯片造成损伤

    

    片上esd保护电路

    

    相信所有人都希望esd防护能完全地集成到ic芯片内部,因为这样会节省的板级空间,减少系统成本并降低设计与布线的复杂度。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前景并不乐观。如今,ic制程工艺的进步成了片上esd保护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工艺的进步虽提升ic的性能与集成度并降低功耗与尺寸,但由于栅极氧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DFRobot—玩的就是
    如果说新车间的特点是“灵动”,FQPF12N60C那么...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