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显示光电

TI、Altera合推低成本PCI-E参考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483

  近年来,在picmg协会(pci industrial computer manufactures group)所公布的compactpci标准规范下,系统整合商可充分享受它所提供的坚固性(rugged)、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及可管理性(manageability)等模块化平台所带来的好处。其中在系统管理的部份,picmg协会特别制定了picmg 2.9的工业标准来加以规范。

  picmg 2.9系经由标准系统管理总线,采用了与ipmi(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规格兼容的技术来达成系统管理的目的。它能够让管理人员直接进行系统的监控,透过远程管理,得知系统的健康状况,并且也可达到远程执行控制compactpci板卡,使系统重新开机等管理工作。

  本篇文章将分为两大部份,第一部份将介绍ipmi的基本规格特性;第二部份将介绍如何运用ipmi规格到picmg 2.9规范上。

一、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 (ipmi)

  ipmi规格是在1998年由intel、dell、hp以及nec所共同提出的,它提供了一个可跨平台的标准界面来监控服务器内的一些状态,如温度、电压、风扇等,并且可通过事件发送的形式让系统管理人员得知目前系统状况。在2001年ipmi 从1.0版改成1.5版,内容增加了lan、serial/modem、pci management bus等系统管理的沟通界面,以及提供了alerting的功能。2004年intel于intel开发者论坛(idf,intel developer forum)正式发表了ipmi 2.0版,为it使用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远程服务器主机画面监控(console redirection) 、并支持模块化刀片型服务器(blade server)以及向下兼容1.0及1.5版ipmi规格。

  ipmi让系统管理者能够透过网络或序列的传输形式来监控系统上各种组件的健康状况,如cpu运作、风扇转速、系统温度及电压等。管理者可以将要监控的部份,设定其感应的临界值,在ipmi控制器感应到有不正常的情况时,它将整个系统运作的状态及事件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经由警示形式,如发mail、送snmp trap等来通知相关人员处理问题。另外,通过硬件及软件的配合,ipmi增加了远程管理及系统回复的功能,让系统管理者可以在非机器放置地得知系统目前是处于何种状态,如关机、开机中、os当机等,并且下达开机、关机和重新开机等命令。

以下将通过简单的介绍来了解如何设计一个ipmi的系统。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bmc)

  图1为整个ipmi架构的示意图。位于整个架构中心的部份即为我们所谓的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bmc)。它通过各别的界面来管理整个系统,如系统状态侦测及事件过滤、电源管理、记录事件发生时间及系统回复控制,并且透过网络或串行端口来告知管理人员,另外,它提供了ipmb的总线来和外部的管理控制器互相沟通。

通常一个基本的bmc所提供的界面有以下几种:

  • i2c/ipmb界面:一个bmc通常会有几组i2c和外围的sensor、seeprom沟通,以读取系统侦测值及记录相关数据,另外也可外接一些gpio控制器来扩充系统的侦测功能。ipmb则是必须存在的一组界面,用来和外部控制单位沟通。

    * 系统界面:这组界面用来和系统上的cpu进行沟通,目前主要以lpc界面为主,系统上的cpu可利用固定的传输协议对bmc下达ipmi命令。另外,一些bmc的设计厂商也提供了pci的界面来让cpu下达命令(必须依据bmc的规格来决定)。

  • serial/modem界面:在1.5的规格上定义了serial/modem的界面让管理者直接从串行端口或是从modem机器接收ipmi讯息。它主要有三种连接模式:basic、ppp及terminal,三者即可让管理者通过文字模式解译ipmi平台上的状态或简单地下达ipmi命令。

  • lan界面:经由rmcp(remote management control protocol)的封包格式,bmc可经由lan的界面让管理者接收传送ipmi讯息。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运用这个界面使软件和远程的bmc沟通。另外,在图一中我们知道bmc利用side-band的形式经由i2c/smbus界面传送ipmi讯息,部份bmc设计中也已包含了部份网络功能,以减轻原先系统上的网络传输负载。

  另外,在ipmi 2.0的支持上,不同厂商所提供的bmc会以不同的形式达到console redirection的功能,如新增一组硬件芯片或截取系统vga的rgb讯号等。所以在设计一个ipmi平台时,必须先确认所设计的平台究竟是支持哪种ipmi规格,并且有那些功能是需要特别的界面来实现,以便于另选额外的周边控制组件来辅助。

firmware、bios与system management software(sms)

  一个ipmi除了bmc主要的硬件组件外,相关辅助的软件设计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所呈现的是系统管理者所接触的控制界面,方便与否及强

  近年来,在picmg协会(pci industrial computer manufactures group)所公布的compactpci标准规范下,系统整合商可充分享受它所提供的坚固性(rugged)、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及可管理性(manageability)等模块化平台所带来的好处。其中在系统管理的部份,picmg协会特别制定了picmg 2.9的工业标准来加以规范。

  picmg 2.9系经由标准系统管理总线,采用了与ipmi(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规格兼容的技术来达成系统管理的目的。它能够让管理人员直接进行系统的监控,透过远程管理,得知系统的健康状况,并且也可达到远程执行控制compactpci板卡,使系统重新开机等管理工作。

  本篇文章将分为两大部份,第一部份将介绍ipmi的基本规格特性;第二部份将介绍如何运用ipmi规格到picmg 2.9规范上。

一、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 (ipmi)

  ipmi规格是在1998年由intel、dell、hp以及nec所共同提出的,它提供了一个可跨平台的标准界面来监控服务器内的一些状态,如温度、电压、风扇等,并且可通过事件发送的形式让系统管理人员得知目前系统状况。在2001年ipmi 从1.0版改成1.5版,内容增加了lan、serial/modem、pci management bus等系统管理的沟通界面,以及提供了alerting的功能。2004年intel于intel开发者论坛(idf,intel developer forum)正式发表了ipmi 2.0版,为it使用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远程服务器主机画面监控(console redirection) 、并支持模块化刀片型服务器(blade server)以及向下兼容1.0及1.5版ipmi规格。

  ipmi让系统管理者能够透过网络或序列的传输形式来监控系统上各种组件的健康状况,如cpu运作、风扇转速、系统温度及电压等。管理者可以将要监控的部份,设定其感应的临界值,在ipmi控制器感应到有不正常的情况时,它将整个系统运作的状态及事件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经由警示形式,如发mail、送snmp trap等来通知相关人员处理问题。另外,通过硬件及软件的配合,ipmi增加了远程管理及系统回复的功能,让系统管理者可以在非机器放置地得知系统目前是处于何种状态,如关机、开机中、os当机等,并且下达开机、关机和重新开机等命令。

以下将通过简单的介绍来了解如何设计一个ipmi的系统。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bmc)

  图1为整个ipmi架构的示意图。位于整个架构中心的部份即为我们所谓的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bmc)。它通过各别的界面来管理整个系统,如系统状态侦测及事件过滤、电源管理、记录事件发生时间及系统回复控制,并且透过网络或串行端口来告知管理人员,另外,它提供了ipmb的总线来和外部的管理控制器互相沟通。

通常一个基本的bmc所提供的界面有以下几种:

  • i2c/ipmb界面:一个bmc通常会有几组i2c和外围的sensor、seeprom沟通,以读取系统侦测值及记录相关数据,另外也可外接一些gpio控制器来扩充系统的侦测功能。ipmb则是必须存在的一组界面,用来和外部控制单位沟通。

    * 系统界面:这组界面用来和系统上的cpu进行沟通,目前主要以lpc界面为主,系统上的cpu可利用固定的传输协议对bmc下达ipmi命令。另外,一些bmc的设计厂商也提供了pci的界面来让cpu下达命令(必须依据bmc的规格来决定)。

  • serial/modem界面:在1.5的规格上定义了serial/modem的界面让管理者直接从串行端口或是从modem机器接收ipmi讯息。它主要有三种连接模式:basic、ppp及terminal,三者即可让管理者通过文字模式解译ipmi平台上的状态或简单地下达ipmi命令。

  • lan界面:经由rmcp(remote management control protocol)的封包格式,bmc可经由lan的界面让管理者接收传送ipmi讯息。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运用这个界面使软件和远程的bmc沟通。另外,在图一中我们知道bmc利用side-band的形式经由i2c/smbus界面传送ipmi讯息,部份bmc设计中也已包含了部份网络功能,以减轻原先系统上的网络传输负载。

  另外,在ipmi 2.0的支持上,不同厂商所提供的bmc会以不同的形式达到console redirection的功能,如新增一组硬件芯片或截取系统vga的rgb讯号等。所以在设计一个ipmi平台时,必须先确认所设计的平台究竟是支持哪种ipmi规格,并且有那些功能是需要特别的界面来实现,以便于另选额外的周边控制组件来辅助。

firmware、bios与system management software(sms)

  一个ipmi除了bmc主要的硬件组件外,相关辅助的软件设计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所呈现的是系统管理者所接触的控制界面,方便与否及强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按钮与灯的互动实例
    现在赶快去看看这个目录卞有什么。FGA15N120AN...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